邓小平人格魅力赏析: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论史近现代 2024-08-26 00:14:36

邓小平他既有一般政治家所共有的思想品格,更具有别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他光辉的一生,宛如一篇辉煌绚丽的史诗、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部高亢激昂的乐章。

伟人邓小平

邓小平首先是一位伟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业绩,我们永志不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屡膺重任,不畏艰险,英勇奋斗,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论,我们永志不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的伟大风格,我们永志不忘。他无限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想,我们永志不忘。他把远大理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设计了振兴中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引自1997年2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

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四个伟大”(伟大业绩、伟大理论、伟大风格、伟大理想)无疑是他一生的最好写照。囿于题目和篇幅,本文不打算亦不可能将“四个伟大”具体展开,只选择其中的“伟大风格”略加论述,借此对小平同志那令人神往的人格魅力管窥一二。

图1.1921年3月邓小平在法国求学时留影

第一,对党无限忠诚。1920年,年仅十六的邓小平离乡赴法勤工俭学,就再没有回过家。1922年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邓小平同志就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为之奋斗终身的党的事业。1926年,邓小平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他在当时的自传中写道:“我能留俄一天,需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参见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19-20页) 邓小平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大半个世纪,“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是邓小平对党无限忠诚的生动表白。有了这样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对共产党的一片忠心始终不渝。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在决定恢复他职务的中央全会上讲过一段话,他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的这段话,是1977年讲的,和他50多年前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自白”如出一辙。可以说,当共产党人,“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就要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党,交给本阶级”,这是贯穿于邓小平七十多年政治生涯一条主线。

第二,对人民无比热爱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这句感人肺腑的名言,早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每当读起这段话,都会唤起人们对小平同志无尽的思念之情,他的音容笑貌便会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实,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身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就说过类似的话。他时常教导战士们:“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陈继安《邓小平谈邓小平》,第101页)

图2.1937年,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时期的邓小平

从“人民是一切的母亲”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数十年来,邓小平一直在用他的生命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从大处着想:他总是以“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是否高兴”、“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相信”、“人民是否拥护”、“人民是否赞成”、“人民是否答应”和“人民是否心安”等一系列的人民观,作为他制定决策的准绳。从小处着眼:他经常南察北访,深入基层,体恤民情,为早日实现小康而辛勤奔波;他还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当他得知太行山老区人民受灾时,又让夫人卓林给老区寄去慰问款……

始终视人民为母亲,把人民的利益当作最高利益,充分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情怀。他的光辉一生充分表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情地爱着他、念着他。

超人邓小平

邓小平又是一位超人。“一个民族的义务就是找寻到超人。”(尼采)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便是中华民族所找寻到的超人。所谓超人,意即卓然超群、最强最优者,是创造历史的领袖人物,品格风范亦超凡入圣。邓小平就是这样的超人。他超越前人(智慧才能)、超越自我(无私无畏)、超越时空(影响程度)。具体来说,表现于以下九个方面:

1、智慧。大凡杰出的政治家,首先是一个超群的智者。1951年,邓小平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著名学者梁漱溟从四川考察回京后同毛泽东主席谈起邓小平年轻、能干、治政有方、深得人心时,毛主席随口说道:“梁先生看得蛮准,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汪东林《梁漱溟与毛泽东》,第18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多次率中共代表团去苏联谈判,他的大智大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赫鲁晓夫曾在毛泽东面前评价邓小平:“这个人可厉害,你可别看他个子低一点,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88页)邓小平的智慧,最突出的表现,是他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诸如,冲破“两个凡是”的樊篱,实现全党工作重点大转移,确立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创办经济特区,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等,都是邓小平超群的智慧结晶。

图3.1956年,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2、胆略。敢想敢说、敢做敢为、敢闯敢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邓小平最具魅力的性格特征。1975年,邓小平东山再起,便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着手整治混乱局面。他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子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 邓小平的胆略,还难能可贵的表现在敢于同“女皇”江青的多次面对面的较量,“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有效地打击了“四人帮”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然而,邓小平非凡的政治胆略,最突出的,还是在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途中所显示出来的勇于探索、大胆试验、敢冒风险的精神。

3、创新意识。邓小平的创新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之所以把邓小平理论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的创新之处。“创新”是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可贵品格。而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敢超越前人的政治家,是不会有大作为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赞扬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天才创造,是行得通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费彝民先生也说,“我特别欣赏‘一国两制’的创意。这是一个破天荒的解决办法,不但对香港适用,对台湾适用,将来国际间慢慢地也要作为榜样,在历史上有地位。”(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246-247页)“一国两制”是创新,办经济特区是创新,搞市场经济更是创新。

4、辩证思维。邓小平虽然没有像马列毛那样专门写过辩证法的著作,但他却是最善于运用辩证法的大师。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刘伯承带领129师转战太行山区时,就讲过“要按辩证法办事”的名言。毛泽东对此给予很高的赞誉。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怎样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时讲道:“总而言之,就是如同太行山同志所说的,要按辩证法办事。”(转引自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下册,第72页)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旧话重提”,他说:“要按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辅导材料》,第95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坚持用两点论和辩证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辩证思维的基本范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和四个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稳定协调和加速发展,独立自主和吸引外资,先富和共富,“一国两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

图4.1963年7月,邓小平率代表团访苏归来在首都机场受到毛泽东等人的迎接

5、战略眼光。众所周知,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到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人们可以尽情地领略到他那高屋建瓴、举重若轻、一般政治家所不具有的战略家风采。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搞建设,邓小平同志总是习惯于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全局,思考和解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些重要讲话中,“战略”是个常用词汇。诸如,“战略布局”、“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问题”、“战略方针”和“战略考虑”等,展现出了邓小平总揽全局的大政治家的恢宏气势和总设计师的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6、决断能力。办事果断、有魄力、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善于处置突发事件和棘手问题,是邓小平个性魅力的又一突出表现。在邓小平七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无论是战争年代、建国后,还是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有不少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事例。

图5.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

7、实干精神。邓小平力戒空谈、崇尚实干,是独树一帜的实干型的政治家。他的关于“不争论”、“要埋头苦干”、“不能空喊口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系列凸显其实干精神的思想,早已家喻户晓,为世人所称道。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说,“我觉得中国很幸福,有(邓小平)这一个人,很实际, PRACTICAL就是说非常实际。”(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125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90年与邓小平会见时,盛赞邓小平“您是做的比说的多的少数几个政治家之一。您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上,第257页)见多识广,曾在世界政坛举足轻重的基辛格博士,如此这般地赞美邓小平,说明小平同志的实干精神“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超群拔类的。

8、体能条件(健康的体魄和敏捷的思维)。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共第二代的领导核心,与他所具有的超越常人的体能条件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看到了这样几组耐人寻味的镜头:一是75岁的邓小平1979年上黄山,徒步攀登光明顶。下山后,小平同志高兴地说,“黄山这一课,证明了我完全合格。”二是85岁的邓小平在北戴河游泳。他每天游一个多小时。他说他不喜欢游泳池而喜欢大海,喜欢大自然的气势(正是高山、大海的气势锤炼了邓小平顽强拼搏的精神、敢闯敢试的勇气、不畏艰难的决心和气吞山河的魄力)。三是退休后邓小平仍喜欢打桥牌,水平没有下降。他跟聂卫平说,“我能游泳,说明我身体还行;我能打桥牌呢,说明我脑子还行。”正因为他的“身体还行”、“脑子还行”,才能够在88岁的高龄风尘仆仆地赴南方视察,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讲话。

图6.1979年7月12日,邓小平登黄山途中小憩

9、深远影响。邓小平的深远影响,和他的崇高威望是连在一起的。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几十年的政治影响并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邓小平在全国人民心中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威望。这种威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已经超越了权力的时空而不受其制约,以至于邓小平在宣布彻底退休(1989年)后的第三年所发表的南方讲话,依然能够如其在位时一样,在中华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还不受时间所限,即使他的生命终止了,他的思想仍在延续。他生前所制定的宏伟决策仍在继续实行;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已被党的十五大写进党章,规范为行动的指南。邓小平的业绩还“走出国门”,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去世后,联合国下半旗致哀(对一位退休政治家下半旗致哀,在联合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邓小平这位超人政治家,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和敬意!

奇人邓小平

邓小平更是一位奇人。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不平凡的特殊经历和坎坷的政治磨难,皆属举世罕见。小平同志那不平凡的政治经历,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1、时间跨度长。自1922年参加中共旅欧支部起,邓小平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至1997年2月去世,漫漫七十余年。如果从邓小平最早登上政治舞台扮演政治家的角色算起,其上限可追溯到1929年底中央派邓小平领导广西百色起义,下限到1992 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方讲话,时间跨度也长达63年。像邓小平这样的“政坛长青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处于政治家的地位,邓小平不仅活跃在政治舞台的时间相当长,而且所产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他不仅是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辅佐毛泽东决策);更重要的,他还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决策,给以明确的指导和重要的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人的政治影响力,能够波及三代领导集体,实乃罕见!

图7.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着手全面整顿

2、涉及领域广。邓小平生前曾多次跟外国友人说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49页)此话不假。大家知道,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未授勋的元帅。他1929年开始戎马生涯,领导百色起义、创立红七军;参加长征;1938年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改任我军三大主力之一的一二九师政委,与刘伯承一起领导这支英雄部队(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之后,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为新中国的诞生创下了不朽的功勋。

邓小平会打仗,是事实。然而他又岂止会打仗?建国后,邓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与刘伯承、贺龙一道,开创了西南地区稳定发展、政通人和的新局面。1952年,邓小平被调到北京升任中央政务院副总理,后兼任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长,1954 年又担任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长等职。他于多方面施展自己的领导才华,并取得了骄人的政绩。1956年起,邓小平担任中央总书记的重要职务,主持书记处的工作达十年之久。其间,邓小平多次率团去苏联谈判,表现了杰出的外交才能。1973年,经受“文革”十年迫害的邓小平重新工作。上任不久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使得国民经济转危为安。1977年他再度复出,首先抓了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久,他又主管科技、教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点。以后便是抓改革,搞开放,规划发展前景……

如此这般蜻蜓点水、快速跳跃式的枚举,于邓小平的成就,无疑是挂一漏万。但仅此也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邓小平“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他不仅集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于一身,也不仅仅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战略家,他在科技、教育、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堪称行家里手。像邓小平这样的通才型的决策者,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实在是难以寻觅!

图8. 1981年9月19日,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演习部队

3、经受挫折多。适才,我们分别从纵(时间跨度)、横(涉及领域)两个向度,对邓小平不平凡的经历,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小平同志的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最富有魅力的当数“三落三起”。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序集的结束语对此概括得非常之好:邓小平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又富有传奇色彩。他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

尤其是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已是古稀之年。大凡政治家到了晚年,总没有原先那般辉煌。有的平庸、保守,政绩暗淡;有的屡屡失误,酿成悲剧。73岁的邓小平,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终于“天降大任于斯人”: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从1977年到1992年的15年,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好戏连台、最为光彩夺目的15年;也是人民走向富裕,祖国走向强大,最为全世界所瞩目的15年。

图9.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国庆35周年典礼上讲话

邓小平同志愈挫愈奋的品格、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他的崇高品格的风范,体现在他全部革命实践活动中,体现在他‘三落三起’的经历和他勇敢的开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路的进程中。当他受到错误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和人民无限坚贞,对我们事业的未来报乐观主义。正因为这样,他才能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毅然决然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引自《求是》1997年第5期)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早已成为中国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美谈,同时也成为世界政坛交口赞誉的奇迹。1972年4月12日,重返政治舞台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亮相时,各国媒体争相报道,国外一家杂志送给他一个雅号:“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芬兰前总理索尔萨说,“我们芬兰语中有个特别的词汇:忍耐。含义是拥有崇高的信仰,对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这个忍耐与信仰便是邓小平的财产。”(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第102页)邓小平在1979年1月访问美国时,一位记者曾问及他坎坷的个人经历时,他幽默地说,“如果给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牌的话,我有希望获得该奖的奖牌。”(同上)

图10.1992年1月,邓小平在深圳特区

毋庸置疑,在政治上创造奇迹、东山再起的“奥林匹克奖牌”非邓小平莫属。不仅仅如此。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还以他那“四个伟大”(伟大业绩、伟大理论、伟大风格、伟大理想)的雄姿,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当之无愧地成为20 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伟人;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还以他那卓越的智慧、非凡的胆略、强烈的创新意识、独到的辩证思维、宏大的战略眼光、果敢的决断能力、可敬的实干精神、坚强的体魄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在当代中国塑造了一个卓然不群的超人形象,立起了一座让子孙后代永远景仰的巍巍丰碑!

诚然,如上所述,邓小平是一位伟人、超人、奇人,他的伟大人格将彪炳千秋,他的不朽魅力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然而,邓小平却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称自己是“老党员”、“老公民”,中国的老百姓则亲切地叫他“小平”、“小平同志”。他少年时期便从四川农村走上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之路。征途漫漫,上下求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胸中还装着人民:捐献角膜、解剖遗体,甚至连骨灰都没给自己留下,全部撒落在祖国的海洋。邓小平他来自人民,最终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伟人,超人,奇人,这就是一代天骄——邓小平那令人赞叹不已的人格魅力!

谨以此文献给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注:该文首发于南通市社科联内刊《江海纵横》1998年第1期(原题为《邓小平人格魅力探析》,副标题后加,文字稍有改动);部分内容和主要观点曾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邓小平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与彭漪涟先生合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图片后配,取自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邓小平画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