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中国死了一个欧洲的人口,我们还要再走这条不归路?

钧儒说古代 2024-08-01 22:44:43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之后,清朝似乎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迎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

这一时期,国家一度呈现出繁荣景象,让人误以为清朝即将重振雄风。

然而,这个看似美好的假象,却在不久的将来被列强的枪炮无情地撕裂。

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那就是发生在光绪二年到光绪五年的丁戊奇荒。

这场饥荒如同一把利刃,加速了清朝衰败的进程。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尤其是北方中原地区的诸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在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上,却上演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剧。

那么,这场骇人听闻的丁戊奇荒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人们在这场灾难中,又是如何艰难求生的呢?

出现大饥荒的原因

在各类历史研究文章中,人们对于连年大旱是造成丁戊奇荒的根本原因一事并无太多争议,但在历史上中原地区并非没有遭遇过严重的旱情。

但丁戊奇荒中的受灾和死亡人数要远远多于此前的旱灾,这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深入分析了。

首先是人口数量的上升,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中期时中国基本到达了小农社会的生产力极限,各地的人口数量也达到了历史巅峰。

但在人口飞速上涨的同时,清朝的可耕作土地面积却没有明显的增长,因为相对适宜耕种的土地在此前几千年的历史中几乎已经被开发殆尽了,这就导致清朝百姓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同光时期已经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让清政府背负上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为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增加苛捐杂税的方法盘剥百姓,这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面对大灾时的抗风险能力也大不如前。

而且清朝时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类也完成了从粟到麦的转变。

相对于粟,小麦的营养更加丰富,经济价值也更高,但其对水资源需求量更大的缺点也成为了引爆丁戊奇荒的重要因素。

在丁戊奇荒发生时,我国山西,河南等省份的小麦几乎绝收,这也令饥荒的影响变得比之前的旱灾更为严重。

更重要的是,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后,清政府无力禁绝西方国家鸦片的输入,这导致大量白银外流,给清朝的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面对这一情况,清政府居然做出了解除鸦片种植禁令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让白银留在国内,但也让我国本就不富裕的粮食种植面积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在丁戊奇荒发生前的一次统计中,人们惊讶的发现山西省内有一半左右的耕地都被种上了罂粟!

一些州县的耕地上更是连一株作物都看不到,虽然这些鸦片曾经给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也让当地的粮食产量严重下跌,最终导致丁戊奇荒的发生。

地狱般的生活

基于前面分析的种种原因,丁戊奇荒发生后,重灾区所在的中原诸省份便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光绪二年干旱的残酷打击下,小麦产量锐减,到了光绪三年,更是颗粒无收,一片荒凉。

而当时清政府的无情搜刮,使得百姓们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手中没有余粮,也没有余财,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一切可以换得粮食的财物。

起初,人们还能卖点首饰换口饭吃,但随着饥荒的加剧,他们开始拆掉屋顶的瓦片,甚至砍倒房梁,只为了换取那救命的粮食。

然而,灾民众多,粮食稀缺,粮价飞涨,那些曾经的家财换来的铜板,如今连一个馍馍都买不起了。

在绝望的逼迫下,大量百姓开始卖掉房子和土地,但土地的价值也在迅速贬值,最终一亩地只能换回几两白面。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卖光了所有的资产,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在逃荒的路上,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吃草根树皮。

饥民们虚弱的身体难以消化这些粗糙的食物,许多人因此身体浮肿,行动不便,只能在路边等待死神的降临。

慢慢的这些省份沿途的树皮和草根也都被吃光了,饥肠辘辘的灾民们只能食用观音土来果腹,这种东西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饥饿感,但由于其无法被排出,最终导致大量百姓腹胀而亡。

后来找不到食物的灾民们开始食用死者的尸体,当地也出现了贩卖人肉的商贩。

灾情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有些人肉屠户会捉未死的小孩子来宰杀,因为这种“嫩肉”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没有钱的百姓则再次上演了历史上易子而食的悲剧,而在孩子吃光了之后,在山西、河南等地,更是发生了子食父、女食母的人间悲剧,这些场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充分揭示了灾情的极端严重性。

在生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灾民们也逐渐舍弃了道德底线。

彼时灾区的年轻女子,为了食物可以轻易出卖自己的身体。

而且人群中一旦有人获得了食物,其便很容易成为其他人抢劫的目标。

据县志记载那段时间里,人们上厕所的时候都会随身带着武器,以免有人从背后袭击,歹人即使抢不到财物,也能够食用受害者的尸体。

这样的恐怖景象一直持续到光绪四年的四月,久违的雨水终于降临中原大地,田间的瓜果蔬菜开始生长,饥饿的百姓如获至宝,贪婪地食用这些久违的食物。

然而,由于太久没有正常进食,许多人在暴饮暴食后不幸患病,最终未能挺过这场饥荒的最后一击,丁戊奇荒的悲剧至此才缓缓落下帷幕。

丁戊奇荒的影响

在丁戊奇荒持续的四年时间里,中国当时十八个省份中有接近一半受到了灾情的影响。

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从死亡人数上就可见一斑。

据统计,这场灾难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人之间,这个数目和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数量几乎是相同的。

在灾情最为严重的山西和河南情况更加惨烈,在光绪三年,两省境内近八成州县遭遇了严重灾情,多地粮食更是绝收。

从现存的统计资料来看,很多村庄在这次大灾后人口数只剩下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令人触目惊心。

而且这些幸存的百姓也大多受到了灾情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疾病和心理问题,这对当地的农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古代医疗防治水平较为落后,因此在丁戊奇荒结束后,中原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瘟疫,这也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令这些地区的状况雪上加霜。

在灾情发生之后,清廷也多次派出官员前往灾区赈灾,但由于当时灾区面积实在太大,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十分紧张,因此最终的赈灾效果并不理想。

但与此同时,部分江南地区的士绅商人和西方的传教士却借此机会在灾区大搞慈善,并将自己的赈灾义行刊登在报纸上。

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彼时清政府对于这种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还不太看重,这就导致清政府赈灾无能的问题,被媒体持续放大,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怀疑朝廷的能力,直接动摇了清廷的统治根基。

写在最后

丁戊奇荒作为中国近代史乃至整个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其不但给受灾百姓造成了巨大伤害,同时也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丁戊奇荒加速了清政府统治基础的瓦解,也让清廷陷入了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同光中兴的虚幻泡沫也被无情戳破。

丁戊奇荒虽然主要由天灾引起,但其中的人祸也十分引人深思,清政府放开罂粟种植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忽视更是让旱灾变成了劫难。

而如今有些人质疑我国力保耕地红线的做法,认为这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但笔者要说的是,万一天灾降临,昔日的良田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大家难道可以躲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中不吃不喝吗?

试问为了眼前利益不断触碰耕地红线的做法,和那些短视的满清大臣又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资料:

王国棉:《“丁戊奇荒”的社会应对与传统救灾模式的近代化转型》,东岳论丛,2021年第42期。

孙荣芳:《河津光绪丁戊奇荒灾情考》,沧桑,2014年第2期。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