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遗作《马伯乐》:一个人怎样活,才算过好这一生

皓然一文化 2024-04-15 08:54:37

谈起中国文坛上的遗憾之作,民国才女萧红的长篇小说《马伯乐》必定榜上有名。

萧红于1940年开始创作《马伯乐》,1941年因病重辍笔,不久后,她便在病痛的折磨中匆匆离世,这部小说也因此成为一部未竟之作。

小说虽未完成,但主人翁马伯乐在事业、婚姻以及子女教育上的全方位溃败,已毋庸置疑:

事业上一事无成,终日靠啃老过活;婚内出轨,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养而不育,子女最终凶横成性。

马伯乐虽是虚构人物,但却折射出了当下许多人的现状:在生活中挣扎着、徘徊着,浑浑噩噩,虚度半生。

到底一个人怎样活,才算是过好这一生?或许读完《马伯乐》,你我能从中找到答案。

1

眼高手低,万事成空

马伯乐喜爱文学,爱读小说,可他总觉得别人写得不够好,常常在和朋友吐槽的同时,还吹嘘自己能写得更好。

抗战开始后,他便发誓要当作家,相信自己能写出唤醒人民心灵的佳作,领导人民抗日。

于是他买回大量稿纸,窝在家里写稿。可他连坐七天,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作家梦因此作罢。

逃难期间,生活困难,他便打算做点小生意,挣钱养家。他有着众多想法与打算,卖包子、修皮鞋、卖报纸、参加剧团……

但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对于这些想法,他都只停留在“想”的层面,并不付诸行动。

最终他什么也没做成,依旧靠啃老和妻子变卖嫁妆生活,被父亲和妻子看不起。

其实马伯乐的头脑十分灵活,他总能根据不同的生存环境想到不同的谋生方式。

若他能真正付出行动,哪怕是开始写第一个字,开始做第一个包子,并坚持下去,或许他便能获得成功,至少不用再靠啃老过活。

不怕山高路远,就怕眼高手低。

稻盛和夫说: “秉持坚定的意志,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踏实实努力的人,不管路程多么遥远和艰难,到时他一定能够登上人生的山顶。”

一个人只有直面生活抛过来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才能看到人生的诸多可能。

2

爱而不忠,婚姻绝路

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马伯乐,并不知道什么叫做“责任心”,因此在婚姻中,他连最基本的忠诚都无法做到。

已为人父的他,不仅不想着如何为妻子分担家庭重任,竟还婚内出轨,一门心思只想与女友花前月下。

他一面与女友在外地纵情享乐,一面却哄骗妻子变卖嫁妆,以供他与女友肆意挥霍。

一旦手头拮据,他便极力讨好妻子,频繁催促妻子寄钱救急;钱到手后,他却对妻子百般挑剔,嫌弃不已。

妻子知道后,考虑到孩子,虽然选择了忍气吞声,但这件事终究在她心里埋下了一根刺:自那以后,但凡马伯乐只要行为稍有异常,她便疑神疑鬼;俩人只要稍有拌嘴,她便旧事重提,哭闹不止。

在一家人逃难时,她则背着马伯乐偷藏了私房钱,以备自己的不时之需。

时间一久,她越来越觉得马伯乐不可信任,马伯乐也愈发觉得她不可理喻。

貌合神离的俩人要么冷漠相向,要么争吵不断,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忠诚,是婚姻里最基本的底线,信任、期待、支持,婚姻里所需的一切经营都必须建立在忠诚的基础之上。

好的婚姻取决于两个人的努力,而失败的婚姻,只要一个人的背刺就够了。爱而不忠,就把婚姻逼上了绝路。

3

养而不育,枉为父母

马伯乐的二儿子约瑟,从小被全家人像对待皇帝一般溺爱着,因此年仅五岁的他就变得野蛮、凶横、粗暴。

拿刀随意破坏东西,看见钟意的东西就抢,抢不到就打,得不到满足就撒泼打滚……

哥哥只是想看一眼他手里的玩具,他便一巴掌打在哥哥脸上;妹妹不把玩具借他玩,他便一脚踹过去;

在幼儿园里,他亦是“霸王”,完全不服从老师的管制,常把小朋友打得鼻青脸肿。

在逃难时,约瑟将一个与他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打得哇哇大哭,马伯乐问其原因,竟是因为对方盯着他看,他不乐意,便挥拳相向。

对于约瑟的这些行为,马伯乐夫妻俩不仅不严厉制止,反而夸他胆子大,有气魄。终于,约瑟连自己的父母也不放在眼里:

肆意破坏父亲珍藏的书,骑到父亲头上拔头发、拔胡子,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稍不如意,便对父母拳打脚踢。

此时,约瑟已犹如脱缰的野马,马伯乐夫妇想管,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倍感困难。

孩子行为模式的养成,跟父母脱不了关系。马伯乐看似给予了孩子无限的关爱,但实际上是一步步将孩子推向了放纵的深渊。

育儿如植树,光提供土壤和营养是不够的,还要修剪枝叶,牵引扶正。

孩子的成长路,也是父母的修行路。有所护有所不护,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4

萧红笔下的马伯乐,为人子,啃老而不拼搏;为人夫,出轨而不忠诚;为人父,生养而不教育,妥妥的一个“反面教材”。

万果皆有因,一直逃避问题、推卸责任的马伯乐最终不得不咽下自己酿下的苦果,而这一切对我们何尝不是一种警醒?

人这一生,会拥有很多身份。好的人生无非就是经营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生而为人,不愧对自己,为自己想做的事全力以赴;情有所止,不愧对家人,全力守护身后的一方温暖;为人父母,不怠慢孩子,尽己所能把孩子往远方多送一程。

人活一辈子,图什么?无非是三餐四季,生生不息。有事做,有家回,有希望,此生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 |木公羽,爱读书爱写作的宝妈,希望我的文字能为你带去力量。

0 阅读:1
评论列表
  • 2024-04-15 22:26

    不用你教的,假砖家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