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拾荒老人沉迷绘画40年,妻子携子绝望离开,专家:水平一般!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1-16 13:24:14

2008年,网络上突然爆出一个“疯子画家”的新闻。

一位名叫徐荣发的68岁拾荒老人凭借左手创作的一幅幅精湛画作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赞誉为“当代梵高”“中国的毕加索”。

然而,就在赞誉之声沸腾时,一位专家评价道,徐荣发的作品画功虽然不错,但技巧比较单一,水平上只能算一般,远远达不到被冠以“国毕加索之名”中的高度。

那么,“疯子画家”徐荣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际遇?他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却依然执着于绘画?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精神寄托·】——

2008年的一个普通早晨,一位网友在街头偶遇了一位身着褴衣、蓬头垢面的流浪汉,正用左手在一块陈旧的木板上作画。

尽管装扮出格,但这个人的绘画手法十分专业熟练,每一笔都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细看之下,网友才认出这个人竟是徐荣发,一位沉迷画作的疯狂老人!

这个偶遇很快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被徐荣发作为乞丐却拥有如此高超技艺的事实所震惊。

大家纷纷感叹这位默默无闻的“疯子画家”其实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评价他的作品堪比现代艺术大师梵高或毕加索。

更有热心网友极力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并大力支持徐荣发,不让这位“毕加索”就此埋没在贫困的泥潭中。

尽管一无所有,但徐荣发内心深处的艺术灵魂并未枯萎。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他依然矢志不渺地沉浸于绘画之中,用各种随手可及的材料进行创作。

昂贵的画布画架早已不在家徒四壁的生活中,他只能在捡来的木板、废纸板上勾勒出自己的理想世界。有时,连颜料也买不起,只能用被他捡拾来的木炭、粉笔凭空作画。

正是如此决绝的坚持,才让徐荣发在机缘巧合下被外界所发现。虽然此时的他却已麻木,但只要还有绘画,他便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专家质疑·】——

随着徐荣发走红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他也不再无人问津。曾呼吁关注他的热心网友纷纷前来采访,希望帮助他摆脱困境;有商人更是直接开出高价,想要购买他的画作赚个暴利。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就徐荣发的生活状况发表声明,称这位“疯子画家”一直都是属于长期救助的对象之一。

每个月,他都能按时领取到一笔残疾人低保金,勉强维持温饱;而在住房方面,他也拥有自己的家园。政府方面并没有对徐荣发置之不理。

然而,就在所有人为徐荣发的艺术生涯而欢欣鼓舞时,一记当头棒重重砸来:有专家称,徐荣发的画作虽然不差,但其水准终究只能算作平平,并不值得过多的关注与吹嘘。

这位疯子画家岂能传世,仅仅是因为媒体对他的热炒而已,并非有什么真本事。

这一评价犹如一把冷水,狠狠浇熄了徐荣发“艺术家”的光环。网友们对此无不大失所望,更有愤慨者直斥专家缺乏人文情怀,根本看不透事物真相。

面对众人的噪嘘与质疑,徐荣发显得格外淡定。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至于外界如何评头论足,早已于他而言毫不重要。

如今的他只专注于自己手下的作品,怀揣绘画的热爱,疯狂创作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人生。

殊不知,曾经的他可谓是“人生赢家”!

——【·孩童时代·】——

徐荣发出生于1956年,家境虽然贫寒,但父母对他无微不至。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尽快为家里分担经济重担,而徐荣发的父母却坚持让他好好求学。

小小年纪的徐荣发就展现出了过人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上课时,别的孩子在操场上嬉戏打闹,只有他一个人专注地在本子上创作。

课间休息时,他会默默坐在教室里,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各种肖像和风景画。一开始是用简笔画,后来慢慢过渡到写实风格,丝毫不输于成年人的作品。

尽管性格孤僻内向,但优秀的徐荣发还是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他们都惊叹于这个孩子的绘画天赋,有人说他简直就是个“画家苗子”。

老师们更是殷切希望,徐荣发能将来好好发展绘画事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绘画的荣耀。徐荣发的父母见他如此喜爱绘画,又不舍得扼杀孩子的梦想,便满怀憧憬地支持着他。

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只要有余钱都会为儿子购买画笔、颜料等绘画用具。徐荣发的绘画技艺就在众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日益精进。

自小就注定要走艺术道路的徐荣发,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恢复高考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少有的大学行列,成为家乡引以为豪的“金凤凰”。

——【·人生巅峰·】——

进入大学后,徐荣发所学的并非艺术专业,但他依旧对绘画充满狂热。课余时间,无论日夜,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抱起画架、捧起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

后来,学校注意到了他的绘画天赋,便成立了美术专门辅导班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大学毕业后,徐荣发被分配到南方冶金学院(今江西理工大学)任教美术课。

作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师,他的教学水平和热情都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高度赞誉,还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单位领导对这位年轻有为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教师更是寄予厚望,认为他定能在美术教育事业上崭露头角。

就这样,徐荣发一路坦荡走进了人生的高光时刻。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他带来幸福美满的婚姻,他与妻子结合数年后更喜添了爱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在许多人眼中,徐荣发堪称是一位“天之骄子”,一位集才华、理想和幸福于一身的完美男人。

——【·人生低谷·】——

可就在事业腾飞、家庭和睦的日子里,徐荣发却越发感到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他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反复讲授同一教材,生活单调乏味,自己的创作天赋也被日渐淹没。他梦想有朝一日能挥斥方遒、潇洒自在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大作。

正当徐荣发对现状愈发感到窝火之际,全国掀起了一股“下海潮”。无数人离开铁饭碗,前往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谋求发展机遇。

徐荣发受此影响,也萌生了出走的想法。尽管家人和学校都极力反对,但他决心要为梦想一搏,在一年的缓冲期内暂时离开安逸的工作岗位。

徐荣发来到广州,开始了他的“自由艺术家”生涯。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经济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也逐渐模糊。他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在街头为路人画像维持生计。

好在一所学校看中他的才华,开出高薪聘他为美术教师。谁知由于教学理念分歧,徐荣发离开了这所学校,梦想彷徨无助。

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原来的学校继续当老师。然而,由于长期没有回到学校任职,他被正式辞退,从此成为一个人在外流浪。

失去稳定工作,妻子忍无可忍,最终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从此,徐荣发踏上了孤身一人的艰难之路。

众多打击接连降临,徐荣发的身心也随之跌落低谷。他中风后更是右半身瘫痪,引以为豪的右手也无法再作画,生活一片黑暗。

虽然再也无法用右手绘画创作,但他依旧矢志不渺,运用惟一可用的左手开始临摹写生。正是这份顽强的生命力,让徐荣发暂时摆脱了生活的囹圄,在潦倒的环境中找到了自我救赎。

——【·深层思考·】——

艺术从来都是一个富有争议和解释空间的领域。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正是艺术魅力所在。

对于徐荣发的作品,网友们着迷于其生动传神、独特创新的风格,赞不绝口地将其比作梵高、毕加索等大师。但专家则更看重技巧、风格的系统性和持久影响力。

这种分歧并非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审美观念的不同体现。

正是由于这种观点的多元化,艺术界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艺术只有一种评判标准,那将是多么令人乏味。

艺术之所以永恒,正因为人们在欣赏中会有不同解读,这使艺术作品永远有新的表现面向被发掘。

因此,专家与网友之间的分歧折射出了艺术鉴赏的多元性。这种分歧不应被简单等同于对错高下的判断,而是来自于不同群体的不同审美趣味和视角所致。

专家代表了专业严谨的评判角度,网友则更多地基于个人感受和喜好;两者都是合理存在的审美方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结语·】——

在68岁高龄的徐荣发身上,我们看到一代疯狂艺术家对梦想不懈追求的执著。

尽管生活一路坎坷,但他始终相信自己,坚持艺术的初心。即便现实的生活困顿潦倒,但只要拿起画笔,在精神世界里他依然是昂首阔步的“毕加索”,高唱自己的人生挽歌。

对于徐荣发来说,绘画不只是一种爱好或事业,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命。他付出了事业、家庭乃至身心的代价,可在内心深处,他却矢志不渺,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那些将徐荣发奉为画界泰斗的网友或许有些过于夸张,但他们赞叹徐荣发绘画追求的确是名至实归。

于艺术家而言,梦想永远比艺术技巧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执著追求,才能把平凡蜕变为不朽传奇。

参考资料: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