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拓最后有米芾二十世裔孙米澍的跋。记载米公祠旧址所在,(康熙)辛丑年米澍重建新祠,求良匠张源奕一并摹勒米芾的书法二十八块条石,黄蔡赵的七块。庚戍菊月告成。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湖北襄阳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康熙六十年(1721年),永爵之子米澍带领族人对米公祠进行了重建,刻石。
米公祠是襄阳米氏族裔祭祀米芾、米友仁和米立祖孙三代的祠宇。
元代大德年间始建米家庵,至明万历时兴工扩建,命名为米家祠,并栽植银杏等林木,后江西按察使米万钟来襄阳谒祖,为之撰写《米氏宗谱序》和《米氏祠宗序》并刻石,至清代康熙朝,十八世孙米璜父子又筹募重建,订立族规,每年农历5月15日族裔齐集祭祀,沿袭数百年。时襄阳太守祥符高茂选,慨然捐赠收藏的米芾及黄庭坚、蔡襄墨迹35件,嘱二十世孙米澍刻石,康熙辛丑始,历18年告竣。至清同治年间,祠宇破坏严重,族人与官府募集资助,维修门楼、拜殿、宝晋斋等,置祠产,计祭田38亩,公房十数间,祠外房宅四大间,规模、名声极盛,《襄阳县志》录入条目和图形,光绪元年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题匾额"米公祠"沿用至今。
20世纪初,战乱频繁,日寇侵扰,祠宇破坏殆尽,二十七世孙米高秦将石刻藏于私宅,解放后于1951年捐献人民政府。80年代逐步恢复旧貌,使千年墨宝嵌于祠内,供人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