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授衔仪式上,共有5位女性被授予“少将”,她们分别是谁?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8-07 22:25:02

1955年,中国在苏联的影响下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然而,十年后,中央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因为它引发了军中攀比的风气。

然而,这一决定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尤其是在对越作战期间,没有军衔的指挥体系使部队在战斗中频频出现混乱。邓小平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他说:“军衔必须要恢复,不然我们以后打仗也不方便。”于是,在1988年,时隔三十三年后,第二次大规模授衔仪式在中国举行,其中五位女性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一位是聂力,她是聂荣臻元帅的独女,出生在1930年那个上海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1931年,因顾顺章的变节,上海的党组织面临灭顶之灾,聂荣臻紧急带领周恩来等人前往苏区避难,而年幼的聂力则与母亲张瑞华留在上海。1935年,张瑞华在组织的帮助下前往苏区与聂荣臻会合,但因带着孩子不便,只能将年仅五岁的聂力寄养在上海的老乡家中。

聂力懂事早熟,她意识到寄养家庭的艰难,为减轻负担,她在嘉丰纱厂做起了童工。作为元帅的女儿,她在工厂里进行着与底层穷苦人家儿女相同的超负荷劳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她才终于被送到父母身边,与分别十五年的父亲团聚。

聂力后来被送入学校学习,并在建国后以优异成绩被送到苏联留学,专攻机械和精密仪器。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回在华专家,国防科研事业出现了人才短缺。聂力正是此时归国,邓小平劝她留在中国,“现在祖国急需你这种人才,你还回去干嘛?” 聂力被打动,投身于导弹研究工作。凭借努力,她从基层一路攀升到领导层。1988年,因其在国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她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二位是廖文海,她于1934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早逝,母亲靠做杂工维持家计。廖文海中学时成绩优异,年年获得奖学金。1950年,她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并进入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医科大学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重庆第七军医大学,以28岁的年龄成为最年轻的主治军医。

廖文海以工作狂闻名,曾连续20多天没回家,专注抢救七个重症病人。她后来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再到院长。然而,即便升任院长,她仍拒绝评高级职称,将机会让给他人。她说:“大不了下次再评嘛,这次就先让别人评吧。”1988年,她凭借在军医岗位上的卓越贡献,获授少将军衔。

第三位是李希楷,她于1932年出生。李希楷从小在战乱中辗转,最终在江西安顿下来。高中毕业后,她本想考入清华大学学习工程,但家中经济拮据,她选择了费用较低的华中医学院。受父亲影响,她学成后被分配到北京行医。尽管医学不是她的初衷,但她在医途中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她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当我亲手解除了病人痛苦的时候。”

李希楷在三医大附属二院的院长任上,以从严治院闻名。她成立事故鉴定委员会,调查医疗事故,即便因此得罪许多同事,她仍坚定不移。她诙谐地说:“我的乌纱帽就放在办公桌上,各位随时可以拿走。”1988年,李希楷凭借她的努力和成就,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四位是胡斐佩,她1931年出生在美国,因父母留学在外。胡斐佩4岁时随父母回国。因只会说英语,她不得不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汉语。抗战爆发后,胡斐佩一家加入逃难大军,直到战后在上海定居。胡斐佩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考入复旦大学外语系,随后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她加入军队,为国防事业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她的贡献,使她在1988年成为少将。

最后一位是吴晓恒,她1932年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喜欢音乐,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她报名哈尔滨医科大学,志愿上战场救死扶伤。毕业后,她在齐齐哈尔医学院任职,婚后却因家庭出身而遭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被降职为护士,甚至沦为清洁工。尽管如此,吴晓恒仍然顽强地工作,并在一次医疗救援中力挽狂澜,挽救了一名垂危的患者。1970年,她终于被平反,恢复了名誉。改革开放后,她带领第一军医大学取得了多项科研成就,并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