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常常被人诟病,淄博一个村庄的大锅饭村民如今可是越吃越香

清风挽明月 2024-11-25 21:14:36
“大锅饭” 的历史记忆

“大锅饭” 在我国五十年代后期公社时期曾普遍存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的一项重大决策,“吃饭不要钱,大办集体食堂” 成为当时的口号之一。那时,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公社吃饭,场面十分壮观。村民们排队打饭,厨师将炒好的菜盛出,大家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墙上的标语 “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 格外醒目。

在新中国前三十年,关于 “大锅饭、铁饭碗” 是否养懒汉也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在那个时期,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整齐划一,懒人的存在在所难免,但这不是公有制和 “大锅饭、铁饭碗” 决定的,而是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所致。

从1949到1976年,“大锅饭” 出现有其特定的背景成因。1958年,“二五计划” 开始,“以钢为纲,全国跃进” 的方针提出,钢产量目标大幅提高。由于各大钢铁厂无法完成生产指标,缺口只能由各地方想办法解决,于是掀起了全国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为提高生产效率,人民公社办起了公共食堂,实行 “大锅饭”。但当时的 “大锅饭” 并非如公知所说养了闲人懒汉,公社社员按劳动记分,由大家评定,不是自己说了算。

也有人提出 “大锅饭,养懒汉” 是对公有制的攻击。在私有制下,也有靠资本获利的 “懒汉”。人民公社时期,农民们团结互助、规模化生产,修建了大量水库和水利工程,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从1965年至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并不存在 “阻碍生产力发展”。人民公社期间,虽有干活不积极的人,但他们被大家嘲笑,并非普遍现象。“大锅饭,养懒汉” 这种舆论,其实是为 “自私” 找借口,为个人损公肥私、侵吞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找理由。

淄博村庄的新 “大锅饭”

(一)中郝峪村的发展历程

曾经的贫困村:中郝峪村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西南部,东靠志公坪,南连上郝峪,西接鲁山林场,北依下郝峪,占地面积2800亩。曾经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且山地贫瘠。村民们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玉米、小麦,但由于人均耕地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分田到户与发展瓶颈:分田到户后,粮食产量有所增多,但中郝峪村人均耕地少的问题依然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没有其他产业支撑,年轻人纷纷出走,村子又沦为了 “贫困村”。

走上乡村旅游之路:2003年,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想把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起初,村民们并不看好,认为村子基础设施差,发展生态旅游是赔钱买卖。但赵东强与村 “两委” 几名成员凑了1万元钱,建成了首批5家 “农家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迈出了中郝峪村生态旅游的第一步。此后,中郝峪村开始引导村民以土地、山林、资金、劳动力入股,共享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2012年,全村村民以入股的方式,成立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村内旅游产业项目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探索形成了乡村旅游 “公司运作 + 单体承包 + 村民入股” 的 “郝峪模式”。中郝峪村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项目。同时,通过折股分红,构建利益共享机制,让每一个农户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中郝峪村从初期的单一观光农业,逐渐形成集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制售、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格局。

大食堂的诞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民们工作越来越忙,没时间做饭。2018年,村里建起了大食堂,村民一日三餐全免费。大食堂的开业,不仅让村民告别了厨房油烟味,还缩减了村民买菜做饭的繁琐时间,能让村民轻松投入到各自的岗位,更好地服务游客。

(二)大食堂的特色与运营模式

菜品丰富多样:大食堂的菜品十分丰富,有土豆排骨、芹菜炒肉、豆角炒肉、凉拌黄瓜等,比家里样数多。每天的午饭有多种菜品可供村民选择,主食有米饭、馒头、稀饭等。

节省村民时间:村民不用刷锅洗碗,可省劲了。大食堂为村民节省了大量时间,让他们能更好地服务游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运营资金来源:中郝峪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村实现综合性收入不断增长。2022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 4000 万元。村里旅游收入高,完全负担得起大食堂的费用。大食堂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村里的旅游收入,这也体现了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淄博村庄 “大锅饭” 受欢迎的原因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单身汉也能吃上热乎菜,老人不再为吃饭发愁。

在淄博的这个村庄,大食堂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像 71 岁的单身汉李兴三这样的村民来说,以前做一顿饭要吃一天,现在却能一天三顿吃上热乎菜。村里的老人也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过去,一些老人可能因为行动不便,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买菜做饭,而现在有了大食堂,他们可以轻松地享受到美味的饭菜。大食堂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菜品,还有舒适的就餐环境,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村民有更多时间服务游客,环境更好。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民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碌,大食堂的出现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村民们不用再花费时间买菜做饭、刷锅洗碗,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游客的工作中。这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也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同时,大食堂的开办也减少了 “家家生火、户户油烟” 的情况,使得村庄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进一步吸引了游客的到来。

体现共同富裕:村民收入增加,享受集体福利。

中郝峪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全村综合性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0万元。村里有了足够的资金来负担大食堂的费用,这也体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村民们通过土地、山林、资金、劳动力入股,共享乡村旅游的成果,收入不断增加。去年,村民分红达到了可观的数额,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万元。大食堂的免费三餐成为了村民们享受的集体福利之一,让他们感受到了共同富裕带来的美好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