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何灭亡?士族背叛只是一方面

钧儒说古代 2024-10-10 02:30:45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风云际会变幻莫测,至今仍让人为之感慨万千。

蜀汉政权,作为绵延四百年的大汉帝国的正统继承者,它不仅承载着先祖的辉煌荣耀,更寄托了无数仁人志士恢复汉室的梦想。

然而,历史的沧桑巨变总是出人意料,蜀汉政权的最终陨落,不仅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意味着刘汉皇权从此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思索。

在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长河中,蜀汉的兴衰起伏犹如一部壮丽的史诗。它不仅见证了战场上英勇将士的浴血奋战,更深层地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在公元260年的那个动荡岁月,曹魏的都城洛阳发生了一起震古烁今的政变——甘露之变。

这场变故令天下震惊,魏帝曹髦因无法忍受司马昭的专权跋扈,毅然率领仅有的三百亲兵,试图讨伐司马昭,结果却在一场混战中,不幸被司马昭的部下军官成济刺杀,壮志未酬身先死。

这一逆天的罪行,将司马氏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极大地延缓了司马氏通过禅让取代魏室的历史进程。

为了洗脱弑君的恶名和政治上的污点,司马昭急需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彰显自己的功绩,以挽回受损的政治声誉。

同时,司马昭敏锐地洞察到了蜀汉政权的虚弱本质。

他认为,尽管蜀汉数十年来不断侵扰边境,但其国力有限,仅凭益州一地之力,人力和物资的消耗已经到了极限。

蜀中的百姓和士族对此怨声载道,政权内部更是矛盾重重,朝中大权早已落入了益州本土集团的掌控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昭果断决定发动灭蜀之战。

这一命令一经发布,便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朝中的大臣们几乎一边倒地表示反对,征西将军邓艾因长期与蜀军对峙,深知敌我双方的实力,数次上书直言此时并非伐蜀的最佳时机。

然而,司马昭的决心坚定,他的伐蜀计划经过深思熟虑,绝非一时冲动之举。

邓艾等人的反对意见虽从军事角度出发,却未能全面考量敌我双方的总体态势和政治力量的变化。

在这场争议中,司隶校尉钟会却是司马昭坚定的支持者。

钟会出身于颍川的名门望族,其父钟繇更是曹魏的权臣德高望重的太傅。

相似的出身和立场让钟会与司马昭在价值观上有着共鸣,他们常常一起“筹度地形,考论事势”,共同谋划着曹魏的未来。

在公元263年八月,魏国灭蜀的战火终于被点燃,司马昭调集了十八万雄师,分作三路大军挥师南下。

中路军由钟会统率十万精锐主力,直指汉中;西路军由邓艾率领三万余人,从陇右出发,迂回进攻位于沓中的姜维主力;而中路军则由诸葛绪带领三万多人马,从祁山出发,向阴平挺进,意图切断姜维的后路。

面对魏军的汹汹来势,蜀汉后主刘禅急令成都的主力部队前往支援。

姜维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明白了魏军的意图,于是紧急回师救援汉中,抢在诸葛绪切断其后路之前,成功进入了汉中地区。

但此时汉中的多处据点已经陷落,钟会的大军如破竹般直逼剑阁。

剑阁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山谷深邃,实为易守难攻之地,是通往成都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姜维军队行动迅速,在钟会抵达之前便已成功占据了剑阁,依托地形之利进行防守。

钟会的大军虽至,却无法突破姜维的防线,无奈之下,只得修书一封,以功名利禄诱使姜维投降,然而姜维对此置若罔闻。

邓艾眼见剑阁难以攻克,与钟会会师已无意义,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绕过剑阁,走阴平小道直取涪城,进而直捣成都。

这一计策在魏军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因其风险极大,但邓艾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取这一险招。

同年十月,邓艾率领部队踏上了阴平小道,他们攀爬峭壁,开凿山路,搭建桥阁,历尽艰险,几乎陷入绝境。

然而,邓艾凭借坚定的信念激励士兵,亲自率领先锋,最终穿越了长达七百里的阴平险道,抵达了江油。

江油守将马邈面对仿佛“天降神兵”的魏军,惊慌失措,不战而降。

刘禅闻讯大惊,急忙派遣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前往涪城御敌。

然而,诸葛瞻的军队在邓艾的猛攻下节节败退,邓艾连克涪城、绵竹,斩杀了诸葛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成都。

同年十一月,在邓艾兵临城下的巨大压力下,刘禅采纳了谯周的建议,开城投降。

不久之后,姜维在得知刘禅已经投降的消息后,也向钟会缴械投降。

至此,历经四十年的蜀汉政权正式宣告灭亡,三国鼎立的格局也随之终结。

自东汉以降,士族集团便稳固地掌握着朝政大权和社会资源。

步入三国时代,尽管曹操、刘备、孙权凭借武力征伐,得以割据一方,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在各自的统治集团内部,他们无不与各自辖区内的士族豪强达成合作。

刘备在攻取益州之后,便与当地的士族建立了联系,并赐予他们高官厚禄,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然而,刘备在依赖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士族集团的同时,也利用他们来制衡益州士族,这一策略使得蜀汉政权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随着时间的流逝,荆州集团的老一辈英才逐渐凋零,益州集团则逐渐掌握了朝堂的话语权。

尽管姜维挂着蜀汉大将军的名号,但实际上权力却掌握在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本土集团手中。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选择对司马家族妥协,最终迫使刘禅开城投降。

蜀汉政权内部问题重重,包括政治腐败、军事力量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

与之相比,吴国和曹魏虽然同样依赖士族,但却没有经历过蜀汉那样大规模的内战,因此内部的矛盾远没有蜀汉激烈。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抑郁而终,诸葛亮接过了克复中原的大旗,全力推动蜀汉的北伐事业。

但随着荆州集团作为客居政治势力的后继无人,费祎的身亡标志着荆州集团彻底失势。

姜维虽为蜀汉大将,但作为魏国降将,他缺乏足够的根基和威望来统领益州的势力。

而且蜀汉连年北伐,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百姓怨声载道。

当邓艾悄然进入阴平时,百姓早已逃入山林荒野以避战祸。

邓艾击败诸葛瞻的消息更是对蜀汉造成了巨大的震慑,各县的官员要么望风而降,要么弃官而逃,成都的军民士气跌至谷底。

益州士族和百姓的厌战情绪,导致了蜀汉在战场上的迅速崩溃,这也解释了为何马邈会不战而降,以及成都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失守。

写在最后

蜀汉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军事上的失利只是表象,政治上的内部矛盾以及士族的利益考量,才是其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蜀汉政权的兴衰历程,如同一部壮丽的史诗,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它的灭亡,不仅标志着刘汉皇权的终结,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政权的兴起与衰落,都有着其特定的轨迹和原因,我们唯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参考资料:

樊树志. 《蜀汉政治与社会论稿》[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