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4日凌晨1点24分,随着一道亮光在东风着陆场闪耀,我国的神舟十八号返回舱成功顺利完成了任务。
但在返回的过程中,神舟十八号返回舱也是危险重重的,特别是在历经黑障区的时候。
要知道黑障区可是世界级难题,哪怕是走在科技前沿的美国研究了70年仍然都无所获。
不过我国早就攻克了这一难题,为我国航天员的安全进一步的保驾护航了。
那么我国到底是如何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的呢?攻克了这一难题又有什么样的用处呢?
什么是黑障区
11月4日凌晨,太空出差192天的神舟十八号终于回到地球家园了。
而早在看到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震撼瞬间,人们都激动不已的高喊着“欢迎回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我们的航天员才历经了返回途中最危险的一步,穿越黑障区。
后来,我们的航天员朱杨柱更是描述在“突破”黑障区的场面,他表示从眩窗能够看到外面简直就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就跟坐在天山老君的炼丹炉一样。
信息来源:新黄河客户端2024年11月4日关于“航天员朱杨柱:返航过程如同坐在炼丹炉 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报道
不过返回舱的隔热做的非常好,所以航天员们在返回舱里感受不到舱外地火热的。
尽管如此,但是在穿越黑障区的时候却是航天员们最无助的时候,因为当时除了能够感受到周围都是一片火光之外,还会听到噼里啪啦的燃烧的声音。
而不管是对航天员还是地面站指挥台的工作人员来说,那个时候都是非常无助和煎熬的。
因为在历经黑障区的时候,返回舱跟地面的通信是中断的,这也就是说不管是遇到什么情况,返回舱的航天员是没有办法跟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的。
与此同时,返回舱地面控制中心也是无法获悉返回舱的具体位置的,从而就加剧了风险的不可控性。
这主要是因为当返回舱穿越临近空间的时候,头部的空气就被剧烈的压缩,从而使得表面的温度一下子达到几千乃至上万摄氏度。
这就是为什么返回舱在返回的途中有一段时间像是一颗火球。
产生的高温使得空气发生了电离反应,使得航天器的表面被一层等离子体给包裹着,这就是所谓的“等离子鞘套”。
而这层等离子体就像是金属网一样,彻底将跟外界联系的航天器给覆盖起来了,从而隔绝了航天器跟外界的联系。
所以导致返回舱一时间跟外界失去了联系。
信息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2月28日关于“【中国科学报】十年磨一剑 “黑障”破天光——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的报道
这时候的返回舱只能是按照最初的计划前进,也没有办法做出对外界做出任何的探测,随机应变。
要知道如果在黑障区出现意外情况的话,那么是将会威胁到机舱内航天员的安全的,而且还无法了解航天器的实时飞行状态等。
而在历史上,很多重大的航天事故都是在发生在这一阶段。
所以黑障区就成为了人们想要攻破的难题。
信息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砥砺奋进的五年|彰显西电的“不可替代”特色”的报道
但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早就开始着手研究黑障区消除的办法了,一向科技走在前沿的美国自然也是参与其中。
只是不曾想,美国对此却也是没有完全之策,俄罗斯和欧洲等航天大国也是如此。
这也就是说,美国研究了70多年还是没有攻克这一世界难题。
而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航天技术的不断成熟,飞船往返太空也成为了我国经常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如何消除黑障区的问题是迫在眉睫。
但这个难题就连科技领头羊美国都没有办法攻克,我国又谈何容易攻克呢。
尽管知道这个问题非常的难,但我们的科研人员却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攻克黑障难题
早在执行神舟一号飞行任务时,我国的科研人员就已经开始着手于黑障区跟踪测量的难题了。
一代代的航天测控人接连攻关。
其中包为民团队就在黑障相关领域开展了近10年的研究,在此期间就获得了很多关键性的突破。
从刚一开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研究人员就立下了“只需成功,不许失败”的诺言,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做好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准备。
要知道想要解决黑障区的问题,那么首先就得模拟出飞船在黑障区的情景。
为此研究团队就采用了感应加热的方式将空气加热到上万摄氏度,使得空气被电离成等离子体。
在此期间,他们还突破了等离子体多参数耦合匹配优化的关键技术。
而在建设模拟环境的过程中,研究团队还开展了多方面基础和应用的研究,其中包括如何缩短黑障时间、抗黑障一体化低频通信系统等等。
为了能够实现在等离子体环境下开展电磁实验,研究团队还根据水冷和增加传导距离设计了一个直径7米,长3米,重90吨的大型真空暗室。
所以研究团队就利用该装置开展了黑障地面复现实现、黑障抑制、新体制通信等关键技术。
从而填补了我国在地面模拟等离子鞘套环境开展实验研究的空缺,而这更是有利于我国攻克穿越黑障区的跟踪测量难题。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2023年10月31日关于“这个“大难题”已被中国攻克”的报道
其中在神舟十五号将返回地球的时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测控区就确定了“优化黑障区雷达跟踪方案托底没完善多云天气下光学跟踪策略求精”的总体思路。
利用雷达和光学两个方向形成合力,完成了对神舟十五号在黑障区的跟踪测量。
就在神舟十五号进入黑障区后,敦煌测控区光学组就准确的捕抓到了返回舱的实时高清图像。
而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黑障区的跟踪测量方案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这一技术一定会越来越成熟的,解决黑障区难题已经不是梦了。
攻克黑障区难题,除了能够进一步对返回飞船有一定保障外,还能够解决导弹遇到黑障区的问题。
所以,攻克黑障区难题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结语
黑障区是个世界难题,就连美国、俄罗斯、欧洲等航天大国也是无能为力。
对于中国来说,曾经也是不可逾越的难题。
但如今在中国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在黑障区的跟踪测量方面已经是取得了重大突破。
可见,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美帝70年白忙活了,咱们神舟一出手,黑障难题直接拿下,这技术领先得,不服不行
神舟十八硬核落地,黑障区难题中国先破,美国70年徒叹奈何。这技术,牛!安全回家,每个航天员都是国宝。
黑障区难题,中美科研战,中国不只领先,简直是弯道超车,美国70年白忙活了?厉害了我的国
神舟十八的平安归来,让人心头一紧,想起那70年未解的黑障难题,我们却已破解,骄傲背后是无数艰辛,致敬航天人的默默付出。
美国佬看了得气疯,70年白忙活,咱们这神舟一飞,难题直接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