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也许是一种残缺。
01
“风景独好”
最近在某站看影视解说视频,看到一半突然打起了拼多多的广告,我反手就是拉动进度条,安全空降到正片位置,按理说该站的报价不低,影视区也被攻陷了,拼多多出手阔气啊。
刚好拼多多出了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拼多多2023年一季度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58.2%;而公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62.6亿元,上年同期则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45%,公司解释称,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促销和广告活动的支出增加。
难怪这么豪横,拼多多又赚了不少钱。
那作为电商的老大哥,阿里和京东的营收也在涨吗?
根据各家公司财报,2023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集团营收2082亿元(303.1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040.52亿元,同比增长2%;京东实现营收2430亿元,同比增长1.4%。
阿里、京东也没怎么涨啊,不过按照媒体上讲的整体大环境弱复苏,没怎么涨才是正常的,拼多多的这个涨法儿也太恐怖了,跟上年同期相比直接涨了一百多亿。
我又拉出了近些年拼多多单季营收的数据,这涨法儿更夸张了。
从2019年一季度,到2023年一季度,4年时间拼多多的单季营收从45.5亿元飞奔到376.4亿元,涨幅高达727.3%。
整体来说,业绩增长特别好,每个四季度业绩表现格外优秀。
增长这么多,钱都哪儿来的呢?
从拼多多的收入构成上来看,主要包括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交易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
其中前两项一个是通过给商家打广告获利,一个是通过向商家收取佣金获利,最后一个是拼多多的自营店。
那么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基于商家,这就有的说了。
02
三个“百亿”
从财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商家对于拼多多的重要性了,但是3月份却曝出了商家“炸店”的事件。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拼多多上线了“仅退款”的规则,消费者下单后,可以选择不退还货品直接获得退款,部分商家在利益受损后借机联合其他商家,共同前往拼多多自营店购买货物,然后“仅退款”,平台察觉到异常后,下架并隐藏了店铺。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多,用魔法打败魔法。
不过,在“仅退款”上,拼多多也不让步,毕竟拼多多主要也不是靠自营店赚钱,而对商家,4月开始出任拼多多联席CEO的赵佳臻,在业绩会上宣布,拼多多新设立“百亿生态”专项。
“百亿生态”专项是拼多多继“百亿补贴”和“百亿农研”之后的第三个“百亿”项目。
按照公开消息,百亿生态主要是指成立百亿规模的帮扶资金,对平台上的优质商户和商品进行资源倾斜,推动中小企业、优质商家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提升平台商户的整体服务效率与品质。
大棒给完立马补上甜枣,不得不说,拼多多是懂得拿捏好度的。
根据拼多多的“百亿生态”项目,接下来提效的主要方向就是商家这端了。
客观来说,拼多多在效率提升上,确实是一把好手,通过三个“百亿”项目就能看得出来。
“百亿补贴”侧重的是消费端,通过补贴个别爆款商品,比如苹果手机,吸引大批用户,有了用户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何愁没有商家入驻,再加上“薛定谔的砍一刀”,在用户增量上,拼多多堪称业界传奇。
“百亿农研”主要侧重生产端,对农业上游研发、科技进行补贴。消费者有了,整个上游及供应链的问题就是平台必做的功课,同时也打通了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上下游通道。
所以拼多多的三个“百亿”项目是很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而且出手果断,动作迅速。先讲用户增量的故事,再搭好上游的台子,邀请商家入驻。
为了赚到商家的钱,拼多多绕了不少弯子,不过成果也很显著,看第一部分那堪称变态的营收增长就知道了,而且实现增长神话的拼多多,今年一季度也成了市场上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03
矛盾的聚集
拼多多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是效率提升的成果展示,另一方面则是寻求增长的过程中,被按捺住的躁动。
商业财经类账号知危的文章《拼多多正在失控》中提到,被商家认为是“炸店”点火人的刘晓平称,不否认“仅退款”的设计初中是倒闭商家保证货品质量,以改善平台一直被诟病的“假冒劣质”形象,但在商家看来,这个机制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漏洞”,它失控了。
文章中提到,刘晓平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小卖部通过拼多多的“仅退款”,来给自己的小卖部“免费进货”。
平台轻而易举地立下了“仅退款”的机制,蒙受损失的却是商家,而且文章中还提到,商家反映,在仅退款的规则界定上,平台几乎“无条件”偏袒买家,时常有人在群里发自己又被仅退款的截图,配上一句“上诉被驳回,怎么办”的无奈表情。
这件事本质上来说,就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时常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国内有着相当体量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产品,“性价比”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暗含着更便宜的意味,“拼多多”这个词在早期宣传语中,就代表着“拼得多,省得多”,巨潮WAVE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拼多多得战略,一直是“低价+高转化”,依仗的是营销投入和供应商直采。
但低价,势必要压缩中间链路的利润。巨潮WAVE还在文中提到,拼多多在国内的经营惯性是,通过不断挤压商品的利润空间,来换取更大的销售额和自身的利润,再加上退货政策上的倾斜,一众商家长期承压。
所以,即使拼多多的入驻门槛很低,但实际留下来的门槛很高,这就考验了商家自身的供应链能力和执行能力。
高压环境下的商家,一再被试探底线,巨潮WAVE文中更是直接挑明,商家的积怨已成隐患。
而正在海外打得风生水起的TEMU,可以预见地也将继续沿用这个模式,毕竟“低价”和“砍一刀”等等都搬了过去,而且根据晚点LatePost,拼多多海外用户增长地主力队伍,也是从主站调过去的。
但国外不比国内,华为和TikTok已有前车之鉴,TEMU的不可控风险难以料定。
而且欧美国家对ESG相关事项的重视,也让TEMU这样的跨境电商平台处于随时被监管的境地。
再加上海外电商市场不像2015年的中国电商市场那样完善,入场的时机不同,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面向的消费者也有差异。
所以,想要提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拼多多的海外业务还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04
尾声
晚点LatePost还提到了,员工的高强度工作,是效率实现的落点。
在《拼多多的临界点时刻:当极致方法论开始失效》这一文章的评论区中,有网友提到,在《致阿里》在阿里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时,其中一条热评是:“如果你想体会‘纯粹’的雇佣关系,那么请去拼多多……”
早在2021年1月,就有一则“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的新闻,让拼多多的高强度工作展示在世人面前,晚点LatePost文中也指出,在拼多多金虹桥总部,一些部门里,年轻的员工们过每天早上10点打卡上班,晚上10点准点下班的生活。
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末,拼多多员工总数1.3万,而京东有40万物流员工,阿里也有11万零售员工。
一方面,拼多多的轻资产模式减少了用人成本;另一方面,拼多多公司内部极致的“人效”也备受争议。
拼多多在一定程度上,很符合我们对效率提升的期许。起码从结果上看,是符合甚至是超过市场的期许的。
但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变态般的增长下,是对商家的利润极限施压,对“人效”的极致利用。
在最近写下的一段文字中,我曾提到,对效率和理性的过度崇拜,往往会让人因为过于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在达成结果的过程中,其他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是一些更为多元的他者共同促成的。
而社会是很多个他者共同汇聚而成的。
过于追求效率的所谓的理性人或者企业,往往会过于放大人身上的工具属性,这既不尊重他者,实际上也没有自己,短期内因为高效、理性带来的社会成就,也蒙蔽了自身的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残缺,缺乏对他者的理解,也缺乏对他者、对社会的敬畏。这样的残缺,是不可能无往不胜的。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从他者身上看见自己,理解多元。
从企业的角度,我们需要包容多元,有时候需要甘愿作出妥协。
企业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集合一群人,提高我们这个社会在某一方面的运行效率,帮助人们迈向更为理想的社会。
对效率的追求需要约束,因为我们现在的文化环境所推崇出来的理想社会人或者企业,可能不少都是眼里缺乏他者、被所谓的效率和理性蒙蔽了的。
诚然,追求效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理想生活,但过于追求效率向各方极致施压,会不会有些本末倒置了呢?
雪花落下的时候很唯美,但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会是无辜的。
拼多多业绩大好,我却分明感受到了六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