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青
今年,全国首个殡葬领域的职业本科专业正式设立。报考该专业的不乏高分考生,比如浙江一高考分数601分的考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政职业大学的殡葬管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破禁忌成为“生命摆渡人”的背后,既有就业市场的理性驱动,也有生命教育的不断进步,更有社会观念的逐步开放与良性变革。
北京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殡葬专业学生正在上实训课 ©青年观察家
曾被贴上“冷门”“天坑”标签的专业,如今已经变成就业市场的宠儿。去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一位教师透露,殡葬专业的就业率接近100%,学生甚至未毕业便被多家单位提前预订,作为专科专业,录取分数线连续几年超过了本科。今年4月,广州殡葬服务中心招聘遗体火化工,只要求大专学历,却吸引了许多名校高材生投简历,竞争之激烈令人咋舌。
《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到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相比市场的庞大需求,人才供给明显短缺。根据民政部的数据,全国有4605家殡葬服务机构,只有9所职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毕业生每年总计不足千人,而全国殡仪馆每年的人才缺口在万人左右。不仅如此,殡葬行业的专业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处理遗体到策划丧葬仪式,再到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从业人员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涵盖心理学、管理学、文化教育等。这不仅是一份技术工作,更是一种人性化服务。在面对逝者家属时,从业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抚慰人心的力量。
不必讳言,好就业、稳定的编制、体面的薪酬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现实基础,但另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之所以能打破禁忌,敢于选择殡葬行业,也与社交媒体上对职业多样性的宣传和对殡葬文化的正向解读有关。就像那位高分601分的考生,之所以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一位防腐整容师的视频分享,打破了对殡葬行业的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普及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近年来,关于生死议题的公开讨论逐渐增多,生命教育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学校课程、家庭教育和社会活动中。生命教育帮助年轻人正视生死,打破对死亡的恐惧与回避心理。年轻人在生命教育的熏陶下,更愿意将自身的职业追求与社会价值相结合,选择成为“生命摆渡人”,为逝者和生者搭建一座理解和安慰的桥梁。
殡葬不等于“火化”。如今,殡葬专业从专科到本科的拓展、升级,表明这一领域正被纳入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系,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解剖学、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知识被融入专业教学中,殡葬文化研究、生命伦理学研究、丧葬服务产业化路径研究等课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一些高校还增设了遗体防腐、整容技术与仿真模型实践课程,引入3D打印技术用于定制个性化遗体修复模型,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葬礼场景,学习大数据分析优化殡葬服务流程等,推动殡葬服务由传统走向现代,由经验驱动走向科学管理。
尽管殡葬行业逐渐获得更多的认可,但投身这一领域的年轻人仍然会感受到社会上或多或少的歧视与偏见。这种偏见有时隐匿在好心的劝说中,有时显露在眼神躲闪与肢体回避时。然而,正是这些年轻人怀揣着勇气的选择,不仅为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在无形中撬动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
正如一位中国殡葬行业从业者所说,“一场葬礼是留给生者的礼物,我们要用专业与关怀,治愈逝者家属的情感裂痕。”殡葬工作被赋予了告别逝者、疗愈生者的意义,当他们以一场完美的告别表达对生命的赞美时,他们也值得社会给予更热烈更真挚的掌声。(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