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集中起来进行出国前的教育培训工作,内容包括:援老抗美的伟大意义;国际主义精神的学习;老挝的社会情况和风土人情;在国外执行任务时要遵守的纪律。
我们还认真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了老挝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护理。
我们脱下了心爱六五式军装,换上了灰不溜秋的“出国服”。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了一杆枪。每个所、科室、个人都在出国前照了出征照留作纪念。
汽车团的车辆拉上我们和装备,在云南边疆崎岖土路上经过六天的颠簸,终于走出了国门,来到了老挝。那时,我们国内的道路还没有老挝的好。
到了老挝,一下车一看,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热带雨林。
大树小树枝繁叶茂,粗大竹子到处都是,林间枝滕缠绕,地面杂草丛生,飞机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在这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隐藏栖息在此,它们是蛇、蚂蟥、毒蚂蚁、鸟类、昆虫、野猪、野牛、还有狼。出国前对于出国参战的各种想象在现实面前都消失了!在现实面前,我们想的是,在这样的原始密林里,我们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完成我们的援老抗美医疗保障任务?
在老挝原始密林里搭了帐篷住下来以后,我们每一个都发了新武器,这就是砍刀和绳子,我们准备在这热带雨林里,盖医疗所。
每天在出工前,要涂好防蚂蟥药,扎好裤脚。前面的同志拿砍刀开路,走向密林深处,选好合适的树,用绳子拴好,然后先45度斜砍,再90度砍,待树快砍断时,大家拉住绳子,把树按预定的方向拉倒,一棵树砍伐成功。
中午,我们午饭是压缩饼干和肉罐头。
到傍晚时,我们扛上了我们的胜利果实,回到了我们的驻地,此时,我们的衣服全部被汗渍得透湿。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我们的医疗所终于盖好了。
我想让大家看看我所在的143野战医院一所的样子。
我们一所在老挝老西线七公里半(记忆中的)的地方。
这是我们所的大门,盖的不错吧!进了大门,沿着这条土路往里走,左手边就是我们的操场。
我们在操场上打篮球、看电影、跳舞看节目、照相等等,这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欢乐的记忆。道路的右边,是一个小山包。在山半腰,有手术室和药房、供应室等部门。在山顶上,分着病房区和我们的居住区。
山顶的中间,是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办公室。房子盖好以后,我们的生活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蔬菜吃。当时,每天吃的菜都是从国内拉来的罐头和干菜,这样长期下去是不行的。
我们就像当年的南泥湾一样,开展了全民大生产运动。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种了许多菜,实现了蔬菜自给。看看我们当年种的菜,个头有多大!我们还养了猪,用老挝漫山遍野的芭蕉杆和剩饭菜喂它们,实现了肉食自给。
说起养猪,还有一段小插曲。出国初期,我们医疗所经历了一个“半夜猪叫”的故事。那时,刚出国不久,听说老挝天上有飞机轰炸,地面有特务横行,我们都很紧张。有一天半夜,我们被一阵阵刺耳凄厉的猪嚎声惊醒,领导让我们紧急集合,说可能是特务搞破坏。当我们提着枪,跑到猪圈一看,啥动静也没有。当我们回去睡觉,上述的情况又发生了!一晚上连发生几次,把人搞得精疲力尽。领导只好派少数人潜伏在猪圈周围,察看到底是谁在搞鬼?经过一夜的潜伏侦查,问题终于搞清楚了,这个“特务”叫竹鼠,一晚上都在骚扰和咬我们可怜的猪。我们在山脚下挖了一口井,用竹子做了简易的导水管道,把水导到位置最低的炊事班。
我们开始收治病人,现在一切事情都靠我们的双手。病人的用水靠我们卫生员的肩膀从山底井边挑到山顶的病区去。一对水桶装满了水,约30公斤重,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当时才十五、六岁小姑娘来说,是十分繁重的工作。挑水上山遇到雨季就特别困难,天下雨,我们的上山路就特别泥泞和容易打滑,如果一不小心跌倒了,那就是泪水泥水一块流了。
伤病员的被褥和衣服也要靠我们带到河里去洗。医疗所基本建设好以后,医院迅速地派出医疗小组投入到对援老抗美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中去。
我是最近几年才知道,在我们医院大部队出国以前,我们医院就已经派出了一个医疗队在老挝各部队服务,还参加了援老抗美最惨烈的空战5.14战斗的战地救护工作。
我们的医疗队还参加了由筑路指挥部组织的新路勘探工作的医疗保障任务。
这是一次艰苦而艰险的任务,地面有特务的跟踪和打击,天上有美军飞机的轰炸,一路上历尽危难。医疗队跟随勘探队成天在老挝热带雨林里行走,硬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老挝在历史称为“瘴疠之地”,热带病猖獗,历史上,许多大军在此被疾病打得落荒而逃!到了老挝以后,才真正体会到了老挝热带疾病的厉害!
比如,疟疾,俗称打摆子。在我们国内很容易治好。而在老挝,有一种恶性疟疾叫脑型疟疾。请看百度的定义:脑型疟疾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脑型疟疾病情发展凶猛,一般病人送到医疗所时就已经昏迷了,很难救治。这病严重危害援老抗美指战员的生命安全。
我医院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派出了一个个医疗小组,长驻在部队,为部队指战员防病治病。我医院的医护人员认真钻研医疗技术,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完整的规章制度,尽最大力量为援老抗美指战员治疗疾病。
图为在“三查七对”的护士们。在老挝,由于气候炎热,再加上没有电,所以,没有设置血库。遇到急需时,就抽医护人员的血来救急,战友们说,我们的身体就是血库。
对于送医院治疗的伤病员,我们把他们视为亲人,全力以赴为他们治疗疾病,解除病痛。
在老挝,患病的指战员生病时是没有亲人陪护的,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全面的护理,如给他们喂饭喂水,处理大小便,洗脸洗脚,翻身按摩等等。
医院经常组织我们到烈士陵园去祭奠英烈,对我们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在烈士陵园,看着墓碑上年轻战士的简历,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我们一起出征到老挝,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而现在,他们却永远回不去了!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活着的战友服务。在医疗所里,最让我们高兴的事是看到伤病员痊愈归队!看到康复的伤病员精气神儿十足地向我们行军礼告别,大家都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我们医疗所还没有完全盖好时,老挝的患病群众就上我们医疗所来看病求医了。当时的老挝,非常地贫穷落后,非常地缺医少药。
那时,我们都在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马列主义中有个共产主义思想在我们的思想中刻上了很深的烙印。当有的老挝妇女在我医疗所生产时,遇到大出血时,因为当时的条件,医院没有设置血库。为了抢救产妇的生命,我们的医护人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一位老挝妇女,因为在家里生产处理不当,落下了小便失禁的病,整天小便淋漓不断,气味难闻,非常痛苦。到我们医院来就医以后,我们专门给她定制一个有排便孔的床,让她的下半身保持清洁和干燥。医生为她的病情制定了很好的治疗方案,终于治好了她的病。她在出院时,对医护人员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在老挝,儿童的患病率特别高,我医护人员经常都要加班加点地抢救患病的老挝儿童,挽救孩子们的生命。图为中国女兵和老挝儿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在我们医院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此,老挝的政府官员代表老挝群众向我们表示感谢。这段战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在建军节、国庆节到来之际,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这样的场景,在老挝的热带雨林,有这样一批白衣战士,在顽强地为世界和平战斗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143野战医院,从1971年9月~1974年5月,在老挝执行援老抗美筑路医疗保障任务,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救死扶伤,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段历史,值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