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改编自亦舒原著、刘亦菲领衔主演的电视剧《玫瑰故事》,首发预告一上线,目前已经拿下了两个热搜,官方的评论达到了几万,点击率应该是更高。这部剧真不愧是万众期待的现代大女主戏,发了预告一整个就燃起来了。
在玫瑰故事的设定中,主角玫瑰是个非常美丽的人,美得惊心动魄,毋庸置疑,不可方物,而且她还是独一无二的“懿派女郎”。何为“懿派女郎”?懿字拆开是一次心,见一次,心就交与她了。但凡见过玫瑰的男人,哪怕只一个照面,就心甘情愿为之折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细数了一下亦舒原著中,深深爱上玫瑰的男人,一共就有9个,他们前仆后继地牺牲在爱情的战场上。玫瑰不但让男人为之疯狂,让女人们也生不起嫉妒之心。听到她的事迹,也许有人会说她是狐狸精,可真正见到的时候,所有人也只会被震撼到,愣愣地感叹这世间稀有的美丽。
如此倾国倾城的女主设定,放眼整个内娱,也只有刘亦菲出演最具有说服力。在千娇百媚、姹紫嫣红的娱乐圈一众女明星中,能够被冠以天仙的名号的,二十年来只此一人,从未有任何人能够染指分毫。以刘亦菲无可争议的芳华绝代、飘若惊鸿的形象气质,才能担纲玫瑰故事一女v4男的大女主设定,因为天仙就是天仙,对于这个角色来说,刘亦菲太顶配了,换一个人就没有这么高的适配度了,主要是根本hold不住啊!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一个超级玛丽苏1女N男雄竞剧吗?不过,我读亦舒原著,并不觉得《玫瑰的故事》是一本快餐式的玛丽苏小说,我越来越觉得,美丽的玫瑰只是一个符号。《玫瑰的故事》要探讨的,其实是那种只一眼便直击灵魂的爱,那种让人身不由己沦陷的非理性之爱。
“我已经认识她一辈子了,只是等到今天才碰到她而已”。这是亦舒《玫瑰的故事》中的经典语录。为事业打拼的周士辉,已婚并即将为人父,却因为惊鸿一瞥而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年仅17岁的玫瑰,荒废了事业,妻离子散,如同着魔。历年来女朋友换得似走马灯的傅家敏,看见了门后的玫瑰,便从此魂不守舍,并冷淡昔日的女朋友,求之而不得,后来甚至爱上了与玫瑰长相相似的小玫瑰。性格孤僻的傅家明,却因30岁的玫瑰,让这个不近女色的冰山都为之融化。年近60岁雍容华贵的罗德庆,对玫瑰疼爱有加,当情敌出现时,假装病重赢回玫瑰的心。罗德庆的小儿子罗震中,在鱼池边见到了玫瑰,便也不可自拔地迷恋上了这位继母,痛苦万分。方协文侥幸拥有了玫瑰最美的十年,却也因玫瑰的离开郁郁寡欢终生。庄国栋因世俗拒绝了玫瑰,但也将她的照片贴身而放,挂念了十年。——世间真的存在这样的“懿派”爱情吗?为什么就只看到了一眼,就会认定此生非她不可?
“爱情像瘟疫,来了就是来了。”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玫瑰说的,她好像正是为了爱情的燃烧而来此人间。17岁的黄玫瑰情场上向来无往不利,然而,她遇到了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庄国栋。后来庄国栋结婚了,新娘不是玫瑰。玫瑰消沉,远走他国,和学长方协文步入婚姻殿堂,但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后来,玫瑰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溥家明,可溥家明只剩几个月的生命,这段爱情最终以生死离别画上句号。一段段彼此错过的感情,非常符合这部剧的Slogan——“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这也是写在亦舒《玫瑰的故事》封面中的一句话。而千帆过尽,玫瑰依旧美丽,依然颠倒众生,吹灰不费,过着她蝴蝶般的彩色生涯。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不可控制般的爱上了女主?亦舒笔下的玫瑰,是一个感性而又纯真的人。她不同于一般的女人,从懵懂到成熟,她不过是一个为爱痴狂的女子,清新脱俗,不为钱财,只为感觉,不为财富,只为爱情,这也是令男人为之倾倒的原因。同时,玫瑰本身又美得惊心动魄,我们理解不了小说中的一见钟情,也许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碰到过,没有见过那样美丽的玫瑰,故此根本无法想象出玫瑰有多美丽。现实中,能像玫瑰一样的女人,并不算多。她一出场,就是春水盈盈,满眼星星,人人心潮荡漾,空气中都是粉红泡泡,她根本就是爱与美的女神啊!她是整个春天,直至夏天,所有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她是艳阳,是明月,是摇曳的火焰,是满园的花开,风里梦里也全是不屈不挠的欲望。
其实,玫瑰并不是没有缺点。她很美这是她的资本,但她的分寸感不够。周士辉是玫瑰的哥哥黄振华的好友兼合伙人,原本此人非常精明,为事业认真打拼,有一个谈了8年的女友,并结了婚。然而,就在周士辉的妻子怀孕3个月的时候,他却因为见了玫瑰之后,沉迷于玫瑰的美貌无法自拔。周士辉疯狂追求玫瑰的时候有妻有子,但她从不避讳与他的交往。在所有人都责怪玫瑰时,玫瑰却大声说错得不是她。在传统观念里,如若对方有家庭就应该退避三舍,至少从道德上看,不应该破坏他人的家庭。但玫瑰说,周士辉是浊人,自己不过是他逃避现实的借口,就算没有她,周的婚姻也会破裂。美丽有错吗?周士辉家庭的破裂,到底与玫瑰有关系吗?在爱情中,我们没法单纯地评论每个人是好是坏。甚至有些时候,连对错都模糊了。
这正是《玫瑰的故事》要探讨的非理性之爱的特征。美的诱惑,非理性的欲望之爱,与道德之爱,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每一个人,最原初、最单纯的爱,都是来自天性中的美和欲,然后与后天所得的道德之爱混在一起。当我们面对的美超过道德时,美就俘虏了我们;当我们面对的是完美的道德时,我们同样会为此倾倒;而当我们面对无力抗拒的欲望时,道德便会崩溃。在“一见倾心”和“一见钟情”的爱情现象中,如果一个道德完满的女人站在人群中,即使她再怎么漂亮,也不会引起人们的爱情,只会激发起人们的尊重。这就是道德的力量。道德把美与欲征服了,同样也熄灭了所有人的爱的火焰。相反,如果一个道德并不完善的美丽女人,她会有很多的缺点,身上有一股非理性的火焰在燃烧,那么,她一定会成为男人爱慕和追逐的对象。她的闪光点恰恰绝非道德的力量,而是非理性的内心。我想,玫瑰就是这样的美丽女人。
然而,美得像黄玫瑰那样,一生过得也像黄玫瑰的女人,世间是不存在的。凡尘中美丽动人的女子有很多,但有几人能够一生活得像盛放的玫瑰一般绚丽热烈呢?人们会在一生中对美“一见倾心”,即所谓的好色,这是人生的常态。它无可厚非。但是,一见钟情后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其实是道德在痛苦(因为美与道德发生冲突),是欲望之爱在痛苦(因为得不到)。人们在生活中渐渐地认识到,天生的美是无法永恒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幻境,只有道德之美,这人性的光焰,才能照亮人的一生,并赋予人永恒。人们对生活,对爱情,进行了不同的选择。有人宁缺毋滥,有人留恋芳丛,有人妥协,有人抗争。如果在人的漫长一生中,缺乏“美”的诱惑与“非理性的欲望之爱”的调解,只是彼此为责任相守,朝朝暮暮,平淡如水,也很难说是人间值得。没有人愿置身一池死水之中,永无波澜,困在道德婚姻中的两人,应该也常常会有痛苦掠上心头,直到他们对人生本质有了彻底了解。
为什么“人们往往爱的是一些人,选择结婚的是另一些人”?因为这就是众生相下的爱。那些没有经历“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的人,极有可能会在婚姻中红杏出墙,因为他们的非理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满足,它们始终被囚禁在道德的牢笼里,但凡有一天被诱出,则不可抗拒,相反,那些在婚前经历过“一见钟情”后的欢乐与痛苦、并为之付出极大代价的人,往往更在意道德的力量。但是,那场狠狠折腾过他的爱情不会消逝,将永远存在于余晖淡淡的回忆里,伴随着他走在道德的大道上,直到人生的黑暗终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逝去的是时间,忘不掉的是那张梦萦魂绕的脸庞。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傻子”,这是《玫瑰的故事》所揭示的爱情现象,这正是非理性的爱与欲。什么是非理性?就是通过理性无法理解、表述、把握。这部亦舒的代表作,这部万众期待的电视剧,表达的是一件叫做“爱”的事物。情海变幻莫测,情可载舟,亦可覆舟。为爱辗转反侧、伤痕累累的人们,最终都会在风暴过后平静下来,度过此后余生。他们在洒满暮光的阳台上追忆过往那些神魂颠倒、鬼迷心窍、百般纠结,却仍是不明白,一切的一切何以发生又消逝——何以我们一见钟情?何以我们脉脉无语?何以我们难以自己?何以我们困顿于爱与性?何以我们陷入爱无力?何以我们不再相信?何以我们仍寻寻觅觅?爱情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爱情它可以是个什么东西?谁又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