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揭秘:5个实验证明科学魔法!

电路魅影是我 2024-09-16 19:56:33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中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当导体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会产生电动势(电压)。

这个现象最早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当时他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法拉第受此启发想到:如果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最终在十年的探索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的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在电源内从负极流向正极,其电功方向由楞次定律决定。

电磁感应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交流电的电压;感应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熔化金属;磁悬浮列车也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在电磁学里,电磁感应(英语: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指因为磁通量的变化,造成电动势的产生,属于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环绕着某一区域边界的磁通量发生变动时,在边界内的任意闭合电路会因为感应而出现电动势。

在电磁学里,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又称为磁化或磁感应,是一种物理现象,于1831年由迈克尔·法拉第首次发现。

是指将导体放置在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会产生电动势。

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导体为闭合电路,则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感生电流)。

迈克尔·法拉第是一般被认定为于1831年发现了感应现象的人,基于磁铁与金属线之间的感应。

他的这些发现否定了超距作用的假说,证明了磁场变化观察不需任何媒介即可向外传播。

这一发现的实质是定域场的需求,不仅是为了传递能量,也为了提供动能予空间中的物体。

1845年,法拉第发现了光的偏振面会在强磁场中旋转。

他又发明了早期的磁光效应以及相关衍生的光学旋转、色偏等现象,并将其汇整成光学旋转定律。

1846年,法拉第研究了产生稳定直流电的方法,并制造了最早的二重电路发电设备──法拉第发电机。

1851年,法拉第提出物理力线的假说来解释地磁力的行为。

法拉第圆盘(Faraday's homopolar disc)是一个展现电磁感应原理的装置,接上一个伏打电池(或其他直流电源),在一导电的滑动触头上会产生一个细小但明显的推动力。

这个装置通常用于课堂演示或者用作学生实验。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