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苗药第一股”贵州百灵,昔日的百元股传奇,如今也深陷“立案调查”的泥潭,这四个字,也“砸碎“了贵州百灵的“百年基业”。
究竟是商业策略的失误,还是资本的手段?贵州百灵究竟都经历了什么?是怎么从巅峰跌落谷底的?
贵州百灵要解开贵州百灵的谜团,还要从姜伟家族和苗药的渊源说起,姜伟家族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老家是山东的,当年因为战乱,从老家逃难到了黑龙江,然后又响应国家号召,南下贵州参与三线建设。
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不仅改变了他们家的生活,也给姜伟日后,和苗药的“渊源”埋下了伏笔,贵州潮湿寒冷,他们刚搬到那里的时候,姜伟非常不适应,总是生病。
西药的疗效有限,反倒是当地流传的苗药,给他打开了健康的大门,生病的经历,也让他认识了苗药,从此就对它特别的感兴趣。
在1978年,高考恢复以后,17岁的姜伟,成功考入贵阳医学院的药学系,毕业后也成为一名药剂师,大学毕业之后,姜伟就去了,云马飞机制造厂的职工医院上班。
工作中,他经常接触到各种医药公司的业务员,渐渐发现了,医药行业有很大的商机,随后为就决定要创业,而他的创业,母亲张锦芬为他铺平了不少路,因为当时母亲已经在云马飞机制造厂当上了副经理。
1988年,他停薪留职,开始下海经商,创办了自己的药材经营部,开始倒腾药品,但是慢慢的他发现,自己说是中间商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个跑腿的。
自己赚的太少了,大部分的利润,都进了药厂的口袋,他这才明白,想真正说了算,就得自己创立品牌。
凭借着自己药剂师的经验,姜伟开始了自己的制药之路,维C银翘片是他的第一个产品,那个年代,感冒药的需求量很大,而最主要的还是,感冒药很容易“模仿”。
姜伟靠着维C银翘片,赚到了第一桶金,为了扩大生产,他就租下了,安顺制药厂的压片车间,那时候,安顺制药厂的状况一直不好。
一直在赔钱,然而当姜伟接手之后,却成功的让它摆脱了亏损,不过到了1996年,连亏六年的安顺制药厂,还是走到了尽头。
厂子要被负责人出售,姜伟就说服了妈妈和弟弟一起,凑了750万,还欠了750万,用1500万的价格,把快倒闭的安顺制药买了下来。
安顺制药厂换了老板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3年,药厂摆脱了亏损,正式更名为贵州百灵,从那以后,公司开始全力发展苗药。
2010年,贵州百灵成功登陆股市,把“苗药概念”带进了资本的舞台,不过,姜伟一家三口,在上市前就独掌公司所有股份。
当时还有人猜测,这就是为了上市做准备的,没想到还真猜对了,贵州百灵上市之后,融资非常火爆,原计划募资3.5亿元,最终实际募资14.8亿元。
除了扣下的1亿元的发行费,他们的净募资,也高达13.8亿元,超过了原计划10亿元,本以为有了这些资金,贵州百灵的神话能够继续延续,可惜事与愿违,这些资金,也给他们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资本运作的迷局贵州百灵上市之后,他们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苗药的研发和企业的发展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加“诱人”的资本运作股市上。
家族100%控股的短板,就暴露了出来,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它虽然可以,确保家族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避免外部势力的干预。
但同时,公司的决策,也很容易受到,家族利益的影响,超募的巨额资金,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姜伟并没有把这些资金,用在产品研发创新和提升竞争力上。
而是开始了多元化投资,把手伸向了房地产、酒店、赛车、围棋等领域,这种“遍地撒网”式的投资策略,不仅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和精力,也暴露了姜伟在企业战略上的短视。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公司快速扩张的同时,姜伟的家族,也开始了减持套现的行动,2013年,限售期刚过,母亲张锦芬就迫不及待的套现了3.7亿元。
2015年,贵州百灵股价达到顶峰,她再次套现4.5亿元,减持价格高达90元/股,此后,贵州百灵股价一直没涨回那个高点。
姜伟兄弟的减持节奏,也透露出了,家族的资本运作策略,2020年以前,他们的减持相对主动,可以自行控制节奏。
2020年之后,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债务缠身,他们只能被动减持,甚至将股份抵押、被法院拍卖。
从当初的100%持股到几乎清仓,姜伟家族套现和转让,总计约42亿元,昔日股市明星、苗药龙头企业,如今也跌落神坛,股价暴跌,甚至被证监会盯上调查了。
曾经辉煌的苗药巨头,现在却深陷经营的困境,只留下了9万多“绝望”的股民,贵州百灵的事例说明,家族企业在股市里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决策的时候,缺少科学性,往往家族的利益,甚至私人的利益,占据主权。
而且,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和完善的风险应对措施,家族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在资本的诱惑下,一些家族企业,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操纵股价、虚构业绩,最终走向毁灭。
总结贵州百灵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家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必须加强内部治理,提升财务透明度,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同时贵州百灵也提醒着我们,在资本的浪潮中,只有那些真正专注于实业,不断创新,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才能走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