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修二:教育的悲剧,在于培养错的人,浪费太多的生命!

停车坐爱小师傅 2024-02-18 04:40:06

现在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循规蹈矩、反复背诵,只会套公式的考生!

朋友家的孩子特别乖,从小就喜欢看书,今年小学四年级放寒假,早上把他送到书店,中午在旁边吃饭,他能够在书店坐一天,一直在看书。好处就是博览群书,记得很多诗词和典故,也不用送到托管班。

寒假回家刚好在他家住几天,我问他:你有没有喜欢的东西?叔叔给你买。

孩子:没有。

我:那你有没有喜欢的事情?

他:打游戏,其他没有喜欢的。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是美籍的日本人,在日本的海边渔村长大,就读于日本的德岛大学,算得上是三流大学。虽然他依靠“蓝色发光二极管”拿到了诺贝尔奖,但他读的大学却没有物理系,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因此,他也认为:东亚地区的教育完全是在浪费青春,浪费年轻人的生命,或许如果不是读书浪费他的时间,他会有更大的成就。

普鲁士式的教育

18世纪的普鲁士人,为了更好地统治和管理人们,发明了现在的学习模式。他们的初衷不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老师和家长的权威,培养孩子们绝对的服从性。

这个和我们的儒家文化类似,这个模式也有好处,花费极低的代价,培养出的人顺从性、重复做事能力很强。在历史上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在智能化的时代,培养的人才反而限制了想象力和好奇心,阻碍了新事物的发展。

学生考高分是在浪费生命

现在的教育模式很固定,模式基本上一致:七八点去学校上课,每节课45分钟左右,学生负责在下面听课和记录,老师在讲台上负责讲课,放学回家写作业,或者是去补习班上一节课,老师、学生、家长各有分工。

把浩瀚的知识细化分科,分为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统一的培养模式和考试形式。中村修二认为这是极端的应试教育和学历主义,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就像砖窑里烧出的砖,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大致都是一样的。

当今社会需要终身学习者

在农业和工业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可以大面积、低成本培养“砖头”,通过科举制度选取少部分官员做管理者。在现在的智能化阶段,我们需要有人做芯片、精密机器、先进的理论等等,这些“顶尖人才”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中村修二认为:通过反复记忆培养出的顶尖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相反,单一考试制度培养出的学生,他们只是“知识工作者”,而不是我们需要的“知识创造者”。我们的人才更适合考公务员,他们对文字的一丝不苟,套上学习的公式,绝对能把文件写好。

我们一直在培养把题做对、事情做对的人,而不是培养“做对的事情”的人!

局限性

当然,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方式是针对性培养,像欧美国家那样,先选拔人才,然后针对性培养。而不是我们先统一培养,根据高考选拔后,再针对性培养。

但我们国家的学生众多,人口基数大,目前来说,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

有人提出: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是像上班一样每天准时坐在狭小的教室。

按照中村修二的说法:东亚教育的失败,在于培养了错误的人,浪费了太多青春的生命!

其实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几年从双减、新课标、校外教培机构等多个方面,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高考还是需要看每个孩子的“应试能力”,家长和孩子都只能拼命的学习,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像开头,朋友家的孩子一样,或许他并不是喜欢看书,而是从小限制他看电视、玩游戏、出去滑雪,告诉他多读书,他能想到的事情也只有读书。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找到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若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