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等北五将所领郡国有具体记载,概述即可。
本文重点解析昌豨到底是昌虑太守,还是东海相;及曹操设立昌虑郡的战略价值。
北五将所领郡国(北五将所领郡国疆域图)
太祖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臧)霸。--《三国志·臧霸传》
分原东海国东北角的利城、祝其、赣榆三县设利城郡,吴敦为太守,治所设在利城县(今江苏省赣榆县西)。
东莞太守尹礼,所领东莞郡分琅琊国西北的东莞县一带,及青州齐国南部的临朐县周边,治所为东莞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城阳郡由琅琊国北部的东武、莒、诸、姑幕四县,青州北海国的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七县,及青州东莱国东南端的黔陬县组成,共十二县。
治所设在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市),太守为孙观之兄孙康。
(利用最猛的孙观攻打北海)
孙观的北海相虚设,与其兄攻略袁谭的北海国。
琅琊国管理剩余的开阳、临沂、阳都、缯城、即丘、海曲、琅琊七县,臧霸为琅琊相,治所仍设在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
以上疆域参考《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清代吴增仅所著《三国郡县表附考证》。
北五将实领四郡国,虚领一国,地跨青徐两州,曹操委任臧霸全权总管,包括昌豨在内的,泰山六将所辖领地。
昌虑郡的战略价值206年,通过六征昌豨,总算把他干掉了。曹操将东海国的郯县、襄贲、戚县划到琅琊国,撤销昌虑郡。(《三国志·武帝纪》)
(昌虑郡位置图)
戚县位于东海国西角。
再结合昌虑县(今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周边的合乡、蕃县、薛县、小沛几县的位置,我们看看这一带的地形。
(昌虑郡地形图)
首先说明,微山等湖在汉末还没形成,尚是平原。小沛这边南北流向的是泗水,薛县、戚县这边的祖水,也是南北流向。
昌虑、薛县这一带,在战国正是孟尝君的封地薛地,是富庶而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
从隶属于东海国的戚县,扼守尼山和祖水的地形来看,昌虑郡至多只有昌虑、合乡二县之地。
西边两条大河相隔,东边屹立着尼山,在这样一条连通泰山诸将和兖州腹地的要道上,设这样一个小郡,其作用不言而喻了。
正是专门防患泰山诸将背叛,偷袭兖州。
这样闭塞的地方,无疑将昌豨封在这里是没意义,而且是非常危险的,宁愿把东边大得多的东海国给他。
东海相昌豨很多人认为昌豨是昌虑太守,是因为昌虑郡因泰山诸将的归顺而生,又因昌豨的灭亡而裁撤。
(自视才能在臧霸等之上的昌豨)
好像就是为昌豨量身定制的。
实际从某种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并不是因为昌豨是昌虑太守。
昌豨和臧霸等五将走的道路有所不同,臧霸等人将家属送到邺城为人质,甚至后来还亲自参与了攻打昌豨。(《三国志·臧霸传》)
他们在昌豨灭亡前已取得了曹操的信任,并调到了徐扬前线。
所以昌豨死后,昌虑郡已没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完成了历史使命。
另外昌豨能连番抵挡住曹操、夏侯渊、张辽、于禁、臧霸等名将的五次进攻,只靠昌虑郡这样的“死地”地形是不够的。
而且这样的小郡的经济能力和人口,支撑不起能在此坚守八年的军资补给、兵力补充。
如果昌豨是东海相,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泰山六将控制区域)
原东海国分昌虑、利城两郡后,剩下仍有戚县、阴平、氶县、兰陵、襄贲、郯县、厚丘、朐县,共八县,治所仍在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在这里,昌豨有足够反叛的资本。
《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记载郯县境内有三公山,有人认为就是清朝时期的马陵山。
张辽说降昌豨,昌豨退守的正是这座三公山。(《三国志·张辽传》)
东海昌霸(昌豨)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
(张辽)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三国志·张辽传》
所以,这两处的“东海”并不是个广义的地理名词,而确实是指昌豨所领的“东海国”。
(昌豨与其他泰山诸将走向了不同道路)
总结新设昌虑郡,并不是为了安置泰山诸将,而是在要道设一小郡,防患他们反叛偷袭兖州。
昌虑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决定了不适合让昌豨做昌虑太守,也在经济、人口上承载不起昌豨的野心,和长达八年的多次战争。
昌豨为东海相,与其余五将一起,在徐州北部的五郡国,拥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仅有两县的昌虑郡,失控在曹操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