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书法批评观念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书写,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在漫长的书写实践中,人们依据实用与美的双重标准,不断地进行创作与探索。与其他社会实践一样,汉字书写也遵循这一通则。我们所知的较为成熟的古代文字形态,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站在现今的视角审视,无疑是美丽的书法作品。
当时的书写者在甲骨上的刻写与书写,无疑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一定的美学标准为指导的。甲骨文资料中,存在着众多的练习作品,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书写已经形成了某种规范,符合这些规范的作品可能被视为佳作。然而,这一时期的评价标准并未形成后来的复杂体系,它们更多地关注形式、技巧等方面,如平衡、对称,以及笔画是否匀称等。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将其视为书法批评的开端,因为这更多地是一种经验积累,尚未上升到理论反思的层面。
甲骨文之后,汉字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其间的文字样式如金文、石鼓文、小篆,以及写在简牍缣帛上的隶书等,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美感。然而,这些时期的文字并未留下关于好坏评价的明确观念。
那么,中国古代的书法批评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是书法批评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四库全书总目》中的“佩文斋书画谱”条目指出:“书画皆兴于上古,而无考辨之文,考辨工拙盖自东汉以后。其初惟论笔法,其后有名姓品第,有收藏著录。”
横线注解:(古代的书画艺术在起初并没有考辨之文,而是以笔法为主要讨论内容。直到东汉时期以后,人们开始对书画进行考辨工拙,并逐渐形成了对名家姓氏、品第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同时,也有人开始收藏书画作品,并进行著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书画艺术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大约从东汉中期开始,人们开始将汉字的书写视为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并对其美学性质进行深入的探讨。最早的完整文献记载为崔瑗的《草书势》。在此之前,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文字书写的标准性,因为文字的首要功能是实用。这一点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便可窥见一斑。
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其审美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与评价,从而形成了书法批评的观念。《文解字·叙》为我们揭示了汉代官方的教育制度,他提到:“按照尉律,年满十七的学童必须应试,必须能默写九千字才能担任史职,同时还要通过八体书法的测试,经过郡县的考试,最优秀者可成为尚书史。如果书法不工整,就会受到弹劾。然而,如今虽然仍有尉律,但并未实行,小学教育也荒废,这种制度已经很久没有人了解了。”这段文字,反映了汉朝对于书法教育的重视。
在书法的批评史上,草书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东汉时期,草书的成熟激发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创新,同时,对于草书的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对草书的美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崔瑗的《草书势》和赵壹的《非草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草书艺术的盛行和人们对书法艺术认识的深化。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独立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书法艺术也不例外。这一时期,许多书法名家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被社会广泛认可,同时,书法批评理论也开始形成初步的系统。
横线注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独立价值的确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逐渐得到社会认可。许多书法名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等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书法批评理论也开始初步形成系统,人们开始对书法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审美和评价,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人们开始有了明确的标准。这些理论和标准的形成,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全文1630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3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