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0大香港动作片排座次:《导火线》垫底,《精武英雄》只排第2

独翰林文学说 2024-11-07 04:37:21

最近热映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再次燃起了观众对香港动作片的热爱。说到香港电影,就不能不提到被誉为经典的《功夫》。

这部作品要从周星驰的鬼才创意谈起。他在这部作品中完全颠覆了传统功夫片的套路。你见过用佛山无影脚打麻将的吗?看过用太极拳跳霹雳舞的吗?这些天马行空的动作设计,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又忍俊不禁。

但别以为这只是一部纯粹的搞笑喜剧片,周星驰最擅长的是用最玩世不恭的态度,讲述最令人心酸的故事。

提到经典电影,自然不能不提李小龙1972年主演的《精武门》。这部电影的盛况可谓万人空巷。在这部影片中,李小龙展现出了无人能及的超强个人魅力。

他一脚踢碎写着"东亚病夫"告示牌的那一幕和连续踢倒八个人后耍双截棍的经典场景,不仅树立了他作为"功夫英雄"的形象,还激发了全球学习中国功夫的热潮。

到了90年代,李连杰接过香港功夫片的大旗,拍摄了《精武英雄》这部电影。与以往的翻拍不同,这部电影实现了对香港功夫片的一次超越。

首先,影片不再一味渲染民族仇恨,而是更加注重展现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其次,在动作设计上,影片大胆创新,将秘宗拳、空手道、泰拳、拳击等各路功夫都融入其中。

当时的观众对于这种中西合璧的打斗场面大呼过瘾,也因此得到了8.6分的高分。

从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到李小龙的热血动作,再到李连杰的创新武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香港武打片的演变历程。

每一代功夫巨星都为这个类型注入新鲜活力,以独树一帜的方式,让中国功夫在银幕上迸发出栩栩如生的光彩。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正是香港功夫片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回顾这些经典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年代气息,更能深切体会到那个时代电影人对功夫精神的执着追求。

这些动作片不仅仅是电影,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在中国武术文化中,咏春拳无疑是一种传奇的存在。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南少林的古老武术,又有说是五枚师太效仿蛇形,创编出的攻防实用拳法。

然而,无论其起源如何,咏春拳在中国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

咏春拳的传承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的广东佛山地区,有一位名叫严咏春的女子,她自幼习武,精通各种拳法,尤其擅长咏春拳。

后来,她嫁给了一位名叫梁赞的武术家,并将咏春拳传授给了他梁赞是咏春拳的第二代传人,他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并在广东地区开设了武馆,传授咏春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咏春拳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电影界,咏春拳也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武术题材,许多电影都以咏春拳为主题,展现了咏春拳的独特魅力和实战价值。

在众多以咏春拳为主题的电影中,最著名的当属李小龙的《猛龙过江》。这部电影于1972年上映,讲述了一位名叫唐龙的武术家,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前往意大利的一座小岛上,与当地的黑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在这部电影中,李小龙展现了他高超的咏春拳技艺,让观众们领略到了咏春拳的实战价值和魅力。

除了《猛龙过江》,还有许多其他以咏春拳为主题的电影,如《叶问》系列、《一代宗师》等。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咏春拳的实战价值和魅力,也让观众们对中国武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咏春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武术界和电影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它的传承历史悠久,实战价值高,是一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的武术文化遗产。

若谈及香港功夫片中的咏春拳系列,便不得不提及那部豆瓣评分高达7.8分的经典之作《叶问》。谁又能想到,甄子丹为了能够更好地还原这位咏春宗师的风采,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拍摄开始前,子丹哥花费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关在训练室练习咏春拳,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功夫这东西不是闹着玩的,练到一半时,他的右手就完全抬不起来了。

换成普通人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但是子丹哥却依然选择跟动作导演洪金宝商量,坚持将所有的动作改用左手出拳。他这种较真和坚韧,说实话,现在的年轻演员不一定能做得到。

香港功夫片历史上,有一部被誉为“咏春拳教学片”的神作——《败家仔》。这部作品是洪金宝导演,元彪主演,耗时整整一年才完成。

有意思的是,《败家仔》没有采用常规的功夫片拍摄手法,你知道那时的功夫片通常是怎么拍的吗?不是快意恩仇就是以快节奏的方式打斗。

但是,洪金宝不这么干,他选择用一种让人悲喜交加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他在打戏部分设计得十分逗趣,让观众捧腹大笑,但在结尾却反其道而行之,安排了一个让人心痛的反转,这种反差让观众在当时措手不及。

元彪和陈勋奇在片中的对决戏份堪称精彩绝伦,两人都是有真功夫底子的硬茬子,打起来虎虎生风。尤其是结尾的那场大战,堪称咏春拳的精髓之表现。

我得说,只要对咏春拳感兴趣的,看这场戏绝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从《败家仔》到《叶问》,咏春拳在银幕上的呈现方式不断进化,但对武术本质的尊重和传承却从未改变。这两部作品,一个呈现了咏春拳的技术精髓,一个诠释了咏春宗师的精神内核,共同构成了香港功夫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要论及香港功夫片的转折期,那么成龙1994年的作品《醉拳2》绝对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部作品不仅是成龙打入内地、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作品,更是在豆瓣网站上得到了8。

1分的高分评价。

可能你们不知道,《醉拳2》的拍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原本执导的刘家良导演倾向于传统硬桥硬马的打法,但成龙却是更偏向于夸张随性的动作风格。

两个导演因理念不合,决定联合执导,其中成龙负责拍摄最后一场打斗戏,这一决策虽然冒险,却使影片成功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和"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紧接着,成龙的《A计划》无疑把功夫喜剧推向了新高度。这部电影简直就像是一场武打盛宴,既有成龙式的杂耍设计,又有卓别林式的诙谐幽默,还不忘加入硬核的实战元素。

这种前所未有的混搭风格,不仅开创了"成龙式打斗"的新类型,也成为了好莱坞争相模仿的对象。

在这些喜剧功夫片之前,还有一部真正的实战派作品,那就是李小龙的《猛龙过江》。这部作品是李小龙完全掌控的。在先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爆红后,他终于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拍电影了。

李小龙是个非常较真的人,他专门邀请了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来做他的对手。这两位冠军一开始还心高气傲,觉得中国功夫不过如此。

结果李小龙没有过多的言语,直接和那两人进行了实战较量。事实证明,他的实力让那两人心服口服。更惊人的是,他竟创新地将决战场景设置在古罗马竞技场,并用长镜头全程实拍。

这场打斗的视觉冲击力颇强,因而得到了《黑带》杂志的极高评价,被评为“十大教科书打斗第一名”。

从李小龙硬核实战的电影风格,到成龙的喜剧功夫,香港功夫片开辟了一条从严肃到轻松的发展之路。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功夫片的表现方式,也使其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1世纪的新起点,香港功夫片也在努力寻求突破。豆瓣7.5分的《导火线》就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这部由甄子丹和叶伟信继《杀破狼》《龙虎门》之后的再度携手合作,跻身于其中进行的激烈斗阵,既可以被视为一次顶级制作的奉献,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极限挑战的尝试。

子丹哥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耗时整整一年,不仅亲自主导设计武打风格,还从世界各地邀请搏击高手组建动作班底。

《B+侦探》的目标是将当时多个大火的混合格斗元素,如巴西柔术、拳击、泰拳、摔跤等融合在一起,融入到电影中。

片尾在破屋里的那场决斗戏,甄子丹和邹兆龙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实战效果,没有进行任何的套招。

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邹兆龙的颈椎遭受了巨大的伤害,差点要废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接香港的动作片。连子丹自己也伤得不轻,他的尾椎骨被压成了7字形,如果情况再严重一点就会影响他的呼吸。

吕良伟的大退被划开了,导致他右手连扣子都扣不了,穿衣服都得靠他老婆帮忙。释行宇更是悲惨,左耳膜被打出了一个大洞,差点失聪了。

尽管在拍摄过程中追加了300多万的医药费,但电影首周票房收入达到了2000多万,这无疑证明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说起"拼命三郎",我们不得不提《杀破狼》这部作品。该电影不仅是甄子丹和叶伟信的合作首秀,也是吴京在香港功夫片界站稳脚跟的代表作。

有趣的是,吴京在戏中只有一句台词,但凭借那场经典的"巷斗"戏,他不仅让观众印象深刻,更让人们记住了他。这场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功夫片"你攻我挡、我攻你挡"的套路,加入了大量互相攻击和闪避的动作,使其比传统打斗更惊险刺激。

这两部电影在传统功夫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搏击元素,开创了香港动作片的新风格。这种拼命的精神虽然代价惨重,但却让香港功夫片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0 阅读:207
评论列表
  • 2024-11-07 11:57

    精武在导火面前真的不值一提,那个套路…

  • 2024-11-10 10:10

    划了半天不见刘半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