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北京政府为发展出口贸易,增进国际信用及普及经济知识,特设全国经济讨论处于北京。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工商部派员接收全国经济讨论处,改组为工商访问局,1931年改为实业部国际贸易局。该局宗旨是调查中外商情,指导国人经营对外贸易。同时,南京政府在驻外使馆中,亦渐有商务官之设置。此为我国现代国际贸易行政初基。
1929年前,进口税率受《南京条约》的束缚,对输入货品一律课值百抽五税率;其后恢复关税自主,为保护生产,进口税率先后改定三次,最高税率有达值百抽八十者。1930年1月实行关栈制度、领事证单标记办法均有保护国内产业,限制输入的作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国际贸易总额急剧下降。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都高筑关税壁垒,同时积极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推销商品,中国成为世界商品主要倾销地之一。生产资料进口的增长,相应地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德国和日本的大量企业被迫撤离关内,其中后者在抗战中比重最大,广大沦陷区均日本企业所垄断占当时外企企业的70%以上。德日的战败并非让这些外企撤走,后来者美英则成为德日的继任者,到了49年就算是国军败退颓势不可避免,在中国的外企仍然但到了1000余家,雇工12万人。
公私合营之前的民营进出口货栈
新中国坚决取缔所谓特权,并进行监督和管制。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对外贸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巅峰值。1950年12月以后搞对华贸易许可证制度,以前通过香港和澳门作为中转站进出关内的物资,无论是否是战略物资都要实行许制度。
1951年英、法等国公布对华禁运货单。除武器、弹药外,还有金属、矿物及其制品、橡胶及橡胶产品、化学品、化学和石油工业器材设备等。
被保存下来很是难得
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之一。香港与英国人之间的贸易,在“禁运”条例的范围之外,不受管控。英国和香港的贸易正常进行,但是香港运向大陆的货物会受限制。面对 “禁运”,英国表面附和,虽然禁止了十几类物品运往中国大陆,然而私底下,英国并不打算真正放弃在华利益。除了贸易产生的商业利益,香港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枢纽,能带来的利益也十分显著。英国的军队在几方混战的朝鲜战场上搏杀之时,偷偷向中国出售明面上被禁运的药品、通讯设备、石油、铁皮等战略物资。随着中方在战局优势的逐渐显现,英国运往香港的货运运船也更加肆无忌惮。短短半年时间,英国就向中国卖了3亿美元的物资。把货物运到香港是不够的,还要将货物从香港运到大陆才能达到战略目的。针对运往大陆的禁运货物展开缉拿等打击活动,许多香港商人冒着生命危险做港陆物资往来生意。
保存完整
在中国军队和美国人,还有少部分英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上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5月,仅仅半年的时间里,英国就向中国出售了3.57亿美元的物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美国禁运的战略物资,这3.75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有2.88亿美元都是从香港运输到中国的,包括当时志愿军急需的药品,医疗设备,机械,通讯设备,石油等物资。到1952年之后,英国运往中国的物资就更多了,有些船只也不遮遮掩掩了,干脆就挂着英国的国旗,浩浩荡荡地向中国各个码头开过来。一些执行对大陆进行封锁任务的美国军舰看到后,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开炮击沉这些英国商船,都是碍于两国关系,又无可奈何。在这期间,很多的香港商人也加入其中,冒着生命危险往大陆运输物资。仅仅几个月,玉记船厂就往朝鲜前线运送了6000吨黑铁皮,这对当时的朝鲜前线帮助很大。很是了不起。
网络照片
抗美援朝取得全面胜利,各界爱国人士大力支援,功不可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民营公司功不可没。
多重性主题封
这枚多重性主题的实寄封保存至今,纯属侥幸。
珠海市民胥先生
所刊图片实物系笔者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