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情】山水掩映,斤岭下村:岁月沉淀中的人文瑰宝

余慈姚江 2024-11-01 14:54:49

在梁弄镇的东面,斤岭宛如一条巨龙静卧大地,而在它的脚下,隐匿着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这个村子规模不大,不足 200 户人家,却因那座巍峨的斤岭而得名“斤岭下”。在这里,“黄”“徐”“陶”三姓村民世代聚居,他们如同三条交织的脉络,编织出了村子丰富而独特的历史画卷。

村子被群山温柔地环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摇篮之中。青山如黛,连绵起伏,那轮廓清晰地倒映在潺潺流淌的溪水之中,像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溪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村子,它被青山染成了翠绿色,又像是一面镜子,将山的壮美毫无保留地映照出来,山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沿着溪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灰瓦白墙的木结构民居,它们呈梯形布局,层层叠叠,上上下下,一档一档,别具一番韵味。你家的后坎便是他家的道地,邻里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生活气息浓郁而温馨。“溪声常入耳,山色不离门”,这句诗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最真实的诠释。在过去的岁月里,村里若有什么通知需要传达,只需有人站在高处,拿着铁皮话筒大声呼喊,那声音便会随着溪水和山风,迅速传遍整个村子,做到家喻户晓。每至做饭时分,家家土灶里升腾起袅袅炊烟,那烟雾在山间缭绕,如同给小村蒙上了一层薄纱。与此同时,一碗碗充满乡土气息的菜肴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村落,勾人食欲,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山村独有的韵味。

追溯村子的历史,四明黄氏的故事犹如一部传奇史诗。第十六世处诚公的先祖,从嵊县北庄一路辗转,迁至四明良嘉衕(即如今的梁弄)。到了明初,为了躲避兵役的纷扰,他们从良嘉衕的道院山悄然隐遁至斤岭脚。从此,黄氏各房族便在这里落地生根,在上畈门、下墙门、月丘门、路下门、楼屋门、西边门、大墙门等各处开枝散叶,繁衍生息。时光悠悠,至今已有 650 余载。至清道光年间,黄氏家族在“下墙门”选址,精心修建了斤岭黄氏宗祠。这座宗祠气势恢宏,坐北朝南,前后大殿各为三开间,东西两侧有游廊环绕,中间是宽敞的天井,整体呈规整的四合院格局。祠堂的堂名“有庆堂”,其匾额由官居一品的荣禄大夫(人们尊称其为道台老爷)黄承乙题写,这三个字笔力苍劲,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尊严。然而,岁月无情,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为了建设学校,这座承载着黄氏家族数百年历史与情感的宗祠无奈被拆除,只留下了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家族故事,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中延续着家族的记忆。

明末万历年间,徐姓家族也来到了这片土地。相传,徐姓的一位支祖,挑着货郎担,沿着蜿蜒的小路,沿途叫卖。当他来到斤岭下时,被这里黄姓主人的古道热肠、和蔼可亲所打动。那热情好客的氛围,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于是,他决定在此落脚,从此融入了这个山村,成为了村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员。

而陶姓的迁入,则有着一段别样的故事。清乾隆末年,梁弄孙氏与白云寺僧人之间因寺产纠纷而对簿公堂。他们聘请了绍兴陶堰的陶姓讼师为其打官司。这位陶姓讼师果然不负所托,帮助孙氏赢得了官司。然而,胜诉后的孙氏却因经济拮据,无力支付诉讼费,无奈之下,只好将几百亩山林抵作费用交给陶姓讼师。为了管理好这片广袤的山林,陶姓家族便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名为陶家,成为了斤岭下村独特的组成部分。

村子里有一条灵动的东溪,它就像是大地的血脉,赋予了村子生机与活力。这条东溪发源于海拔 754 米的东岗山腹地,那是一个神秘而高远的地方。溪水从那里出发,沿着大岔坑、顺着斤岭奔腾而下,一路欢歌,穿过村子的中央,而后向西缓缓流入远方。溪水清澈见底,如同一块无瑕的水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溪水中,石蛙在石壁上欢快地鼓噪,游鱼成群结队,穿梭于水草之间,黑虾也不时地在石缝中出没,还有那风味奇特的黑芝蛳螺,静静地吸附在石头上。两座古朴的石板小桥和三条“墩埠”横跨在溪上,它们是溪两旁村民往来的通道,承载着村民们的足迹和生活的点滴。溪道两边,近 20 棵有着 150 年树龄的枫杨宛如忠诚的卫士,它们高大而挺拔,粗壮的树枝横斜展枝在溪面上,像是为溪水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陶家埠头脚,有一棵 400 年树龄的大樟树,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与对岸的枫杨林隔溪相望,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村子的兴衰。

村东面的小垟山下,曾经有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40 余棵树龄约 600 年的大枫树。这些枫树是当年黄氏太公亲手种下的,它们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风,为村庄抵挡着狂风的侵袭。每一棵枫树都有着粗糙黝黑的树干,它们棵棵挺拔向上,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坚韧。庞大的枝丫从树干上伸展而出,条条凌空横展,像是巨人的手臂,在空中交织在一起。虬曲的树根裸露在泥土之上,形状各异,有的像拱桥,横跨在地面;有的像巨蟒,蜿蜒盘旋。当你举头仰视,那深绿色的树叶密密层层,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进来,那一束束光线,就像万箭迸发,璀璨夺目。在那高枝之间,鹊巢清晰可见,鸟儿在其中筑巢栖息,给大树增添了几分生机。还有那缠绕在树干上的枯藤,以及隆起的树瘤,无不引人注目,它们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每当深秋时节,枫叶变得火红火红,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它们扬扬洒洒地从枝头飘落,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满一地,足有尺把厚。这片枫树林成了顽童们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嬉戏玩耍,笑声在树林中回荡。他们还会把枫树的果实——“路路通”捡回家去当柴烧,那是童年里最纯真的乐趣。松鼠在树枝间跳跃穿梭,机灵可爱;“八哥”在树洞里精心做窝,偶尔还会有几条臭灰蟒在树干上缓缓爬行,这些生物与大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1965 年初夏,这片美丽而神秘的枫树林吸引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目光,他们在这里开拍电影《景颇姑娘》,将这片美景通过镜头展现给了更多的人。

在村口,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名为“正乙殿”,也被称作“玄壇殿”。这座庙宇始建于明初,是黄氏太公率领众人修建而成,其目的是为了庇护后裔,让家族在神灵的庇佑下繁荣昌盛。自建成以来,殿内香火不断,那袅袅青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经久不息地飘荡在庙宇上空。直至 21 世纪初,村民们集资对其进行了重建,使得这座古老的庙宇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继续守护着村子和村民。

无独有偶,在距离正乙殿不远处,还有一座充满温情的庙堂——“苏州堂”。相传在明中叶,鄞县有一位年轻的崔氏,怀揣着梦想外出经商。有一天,半夜里突然骤雨倾盆,狂风呼啸,他手中的灯被吹熄,在黑暗中举步维艰。就在他感到无助之时,他发现不远处有烛火在闪烁。崔氏仿佛看到了希望,他顺着那微弱的光亮走去,原来是一座简陋的土地堂。土地堂里有一位善良的老者,看到这位避雨的路人,赶忙为他生火取暖,并煨番薯给他吃,让他在这寒冷的雨夜中感受到了温暖。崔氏在这个简陋却温馨的地方度过了难忘的一宿,老者的善举深深感动了他。后来,崔氏在苏州经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赚了不少钱。为了报答当日之恩,他出资重建了这座土地堂,并将其取名为“苏州堂”。不仅如此,他还在土地堂旁建造了一座凉亭,名曰“致善亭”。这座凉亭曾经悬挂着清末重臣邵筱村所题“致善亭”匾,那匾上的字苍劲有力,彰显着善举的珍贵。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匾额已经毁坏,但两侧石柱上“亭夹两山神普护,道通斤岭客周行”的楹联却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凉亭建成后,斤岭下的村民们纷纷效仿崔氏的善举,在这里施茶水、备草鞋、送笠帽和灯笼之类的物品,供往来的路人在急需之时使用,使得这座凉亭成为了传递爱心和温暖的地方。

小桥流水人家,竹林老树潭崖,斤岭下村就像是一幅山水墨染的画卷,自然资源丰富得令人称奇。那 4000 多亩竹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是祖辈们辛勤劳作的基地,也是他们生活的保障。竹海深处,大岔坑水源源不竭,潭瀑众多,其中被人们称作“龙潭”的就有上下两处。“龙潭”两旁是十几丈高的悬崖峭壁,宛如刀削斧劈一般,瀑布从上方直泻而下,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潭水幽深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隐藏在这深山之中。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龙潭”的神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与大鹏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战。龙王在战斗中渐渐不敌大鹏鸟,于是一路向南逃窜。眼看大鹏鸟就要追上来了,龙王心急如焚,突然看到下方有高山深涧,便心生一计,一个猛子扎了下去,钻进了大岔坑底。而大鹏鸟见龙王往山谷扎去,也毫不犹豫地展翅猛啄,却没想到两边的山崖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搁住了它的翅膀,让它再也无法继续向下冲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龙王在谷底藏身。就这样,龙王在此盘踞养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今神秘莫测的“龙潭”,这个传说为“龙潭”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奇幻的色彩。

在历史的长河中,斤岭下村还有着一段光辉而壮烈的红色记忆,它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村”。抗战时期,这里成为了浙东游击纵队至关重要的战备仓库与后方医院。在村子里,有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枪械弹药库,有忙碌的军服修补工场,有存放着浙东银行抗币的储藏室,还有电台报务室和浙东报社生产部,更有专门的疗养所等等。这些设施分布在村子的各个地方,有的设在古老的祠堂庵庙中,有的则藏在宁静的老楼屋里。它们都是当地善良而勇敢的群众无偿提供的,每一个场所都承载着村民们对革命事业的支持与奉献。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有 12 名坚定的地下党员,他们组成了一个坚强的党支部。为了便于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秘密开展工作,这 12 名党员中的许多人,都巧妙地披上了伪保甲长的外衣,表面上为敌人做事,实际上却在为共产党和“三五支队”默默地奉献,他们被群众形象地称为“白皮红心”(番薯),这个称呼生动地体现了他们在复杂环境中坚守信仰的伟大精神。当时,除了这些英勇的共产党员,村里还有 20 余名勇敢的民兵、30 余名热心的妇救会员,以及众多积极分子。他们活跃在村子里以及根据地周边,不顾危险,为革命事业积极奔走。他们送情报、运枪械、洗补军服、护理伤员、保护抗币等等,用自己的行动为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使得斤岭下村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在漫长的岁月里,斤岭下的村民们过着艰苦而质朴的生活。他们面对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尽管生活艰苦,这里却有着一种令人羡慕的邻里情谊。邻里之间亲如一家,团结互助的民风在这里盛行,这种风气在当今社会是极为罕见的。在这个村子里,农户们白天从不关门上锁,因为他们不用担心有“梁上君子”的光顾。哪家来了亲戚朋友,哪家杀鸡宰羊,整个村子都了如指掌。村民们互相串个门、吃顿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要是有哪家遇上婚丧、建房之类的大事,根本不用招呼,大家都会主动前来帮忙,而且吃饭也不用特意邀请,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这种淳朴的民风让村子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20 世纪 70 年代,一股崇教之风在这个小山村悄然兴起。小小的山村学校里,竟然有 11 位老师和 200 多名学生,而且还附设了高中班,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村里陆续有了大中专毕业生,其中考入师范院校的人数特别多。据笔者初步统计,如今村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已经有 30 余人,这个曾经偏僻的山窝窝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教师村”。从曾经把祠堂当作校舍,到 1990 年建成余姚市示范教学楼;从村民大多只有初小文化,到如今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从曾经的放牛娃,到如今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从曾经的“泥腿子”,到如今资产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家……这些惊人的变化,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力量,也凝聚着每一位村民辛勤努力的汗水。

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山水相依,风景如画。“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爬爬走走天天唱唱吟吟”,村民们喝着甘甜的山泉,走着崎岖的山路,唱着悠扬的山歌,呼吸着山里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这宜居宜人的环境。在这里,80 岁的老翁上山挖笋,还能挑着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90 岁的阿婆依然担当着“买汏烧”的重任,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这些在外界看来不可思议的场景,在这里却不足为奇,成为了山村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