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死后可以享受诸多哀荣,但有五种荣誉级别很高,起步得是二品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0-26 09:42:01

清代高级官员死后,皇帝一般会按照他生前的功绩,给予死后哀荣。这类荣誉包含的种类很多,少数也有十几种,不过普遍认为,只有以下几种荣誉最具含金量。

排在首位的是配享太庙

高级官员鞠躬尽瘁、为国尽忠,他们死后皇帝是必须按照自古沿袭的传统,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但是不管是哪个朝代,配享太庙的难度极大,非开国功臣或是有特别重大的功勋不予。

清代因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开国那天开始,就制定了崇满抑汉的基本国策。所以对于汉大臣来说,配享太庙几如登天。

清代太庙供奉着历朝帝王和皇后,此外还有12个宗室王公,以及12个异姓大臣。从配享名单来看,除了少数的蒙古王公以及汉臣张廷玉外,大多数都是满族贵族。

配享太庙的规格之所以被定位为最高,主要是因为太庙的政治地位。每当谈及明清皇宫建筑等级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太和殿是最高的,实际上太庙的等级比太和殿还要高。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里供奉着列祖列宗,这注定了太庙的等级地位。现任皇帝不管有多么强势,只要是到了太庙,那就是子孙,必须在祖宗面前行人臣之礼。

太庙政治地位高是一方面,此外,按照国家的礼制,凡是遇到重要的节气,皇帝都要亲自到太庙祭祀,哪怕是一些不太紧要的节日,皇帝也会委派礼部行祭祀礼。

皇帝到太庙祭祀,照例也会给配享太庙之功臣上香,在皇权至上的封建专制时代,皇帝给大臣上香,那可不是一般的荣誉。所以,配享太庙排在第一实至名归,张廷玉就因为享有此待遇,而被誉为清代第一汉臣。

排在第二的是易名之典

所谓的“易名之典”,通俗地说就是赐谥。赐谥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是为高级官员特设的,中下级官员除非特恩,一般不予谥。

清代的谥法制度十分健全,规定凡赐谥之官员,必须是二品以上大员。但是官员即便到了二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大学士,有时死后皇帝也不赐谥。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到了二品这个级别,死后一般都有谥号。只是,谥号也有高下之分,其中以“文”开头的谥号级别最高,文字大头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尊。

皇帝给大臣赐谥,就代表着朝廷对该官员的认可,即盖棺定论;反之,如果大臣死后皇帝没有赐谥,那么他这一生的辛苦到头来得不到肯定,这在清代官场,是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

有清一代以文为谥者,总数只有一百多人,而文正、文忠、文襄这类高级谥号加在一起不过二十余人,可谓万里挑一。

排在第三的是在京师建专祠

清代大臣死后,牌位如果被国家供奉,除了太庙,就是贤良祠(文官)、昭忠祠(武官),从数量上来讲,入祀贤良祠和昭忠祠的官员数量很大,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低品级的职官,故而含金量大打折扣。

专祠就不同了,那是皇帝下旨在京师为某一个大臣单独建造的祠,级别仅次于太庙。清代享有建专祠的大臣为数极少,较为熟悉的就有遏必隆、李鸿章等,可见专祠是大臣可遇不可求的至高荣誉。

排在第四的是入城治丧

入城治丧很好理解,就是官员死后可以在城里办丧。放到现在,在城里办丧不算什么,但是在古代,却是官僚士大夫群体独有的特权之一。

入城治丧有个概念是需要理清楚的,这里的治丧是具体是指“出殡”。古人讲究礼法,丧礼有诸多礼仪,有小殓、大殓、出殡等等。

按定制,在京、在京官员死后是必须回原籍归葬的,如果是一般的官员,棺椁按规定是不能进入京师、省城以及府、州、县城的,灵柩队伍需绕城而行。

高级官员尤其是皇帝亲信大臣死后,可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就是入京师治丧,这一类大臣基本都是大学士级别的;次一点的就是入省城治丧,这一类官员多为尚书、总督,侍郎和巡抚大致无法享受此等待遇。

排在第五的是追赠官职

官员死后,朝廷为了表示恩典,照例要给死者加官进爵,对于皇帝来说,这也是最划算的买卖,因为给死者追赠官职,并不会占现有的编制,也不拿朝廷的俸禄。所以追赠官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荣誉。

通常情况下,官员死后会按照生前职务加一级,如道员加按察使、按察使加布政使、侍郎加尚书,等等。

到了尚书这个级别后,就不会加协办大学士、大学士了,而是加上一些荣誉虚衔,即公孤衔,如尚书照例加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太子太师以及太子太师等等。

大学士级别最高,如果生前已经获得了三少(少师、少傅、少师),那么死后有机会获得三公头衔(太师、太傅、太保),但是三公毕竟政治地位太高,清代大学士中,获得此项荣誉的总体数量还是不多。

除了以上一种死后荣誉外,还有赐祭、赐丧葬银、赐陀罗尼经被等等,更多的时候,大臣死后各种荣誉多为叠加,很少有人只享有单一待遇的。

0 阅读: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