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 《芬尼根的守灵夜》
Finnegans Wake
詹姆斯 • 乔伊斯(爱尔兰)
James Joyce
1939
小说通过“死者”的梦境来概括人类全部历史,将意识流技巧和梦境式的风格发挥到极致。书中潜藏许多历史文化背景及哲学意蕴,讲述夜晚和梦幻间交织的逻辑。
NO.32 《德伯家的苔丝》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托马斯 • 哈代(英)
Thomas Hardy
1891
小说描绘纯真少女苔丝被迫失身后,坚持追求真爱和幸福,却最终被世俗和狭隘的贞操观念束缚,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命运。浓郁英国乡村气息之下的命运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NO.33 《布登勃洛克家族》
Buddenbrooks
托马斯 • 曼(德)
Thomas Mann
1901
小说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的兴衰史。详细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NO.34 《看不见的人》
Invisible Man
拉尔夫 • 艾里森(美)
Ralph Ellison
1952
小说讲述一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导的美国工业社会饱受种族歧视,不断寻找民族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过程。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处境,价值和生命意义等问题。
NO.35 《没有个性的人》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罗伯特 • 穆齐尔(奥地利)
Robert Musil
1930-1943
未完成的荒诞小说涉及科学对日常人生的影响。小说没有主题,情节常转入哲学思辨,以及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解剖。试图把握一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的典型特征。
NO.36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詹姆斯 • 乔伊斯(爱尔兰)
James Joyce
1916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心灵成长史,而是从头至尾都与爱尔兰民族寻求自由的历史纠缠在一起。
NO.37 《无名的人》
The Unnamable
塞缪尔 • 贝克特(法)
Samuel Beckett
1965
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塞缪尔作品包括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和剧本《等待戈多》等。1969年,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NO.38 《铁皮鼓》
The Tin Drum
格拉斯(德)
Gunter Grass
1959
小说情節为主人公奥斯卡,自述在疗养院恢复之前的人生经历。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也暗含着艺术有能力战胜战争和憎恨。
NO.39 《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 • 勃朗特(英)
Emily Bronte
1847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被山庄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后,对与女友结婚的贵族林顿报复的故事。强烈的斗争精神之下,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体现出凄厉与神秘交织的美学风格。
NO.40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简 • 奥斯汀(英)
Jane Austen
1813
小说描写了乡绅班纳特五千金的感情故事。尤其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因偏见对达西心生排斥,经历周折后终成眷属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保守和闭塞的英国乡村生活和世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