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父亲最近怎么老是剧烈头疼呀?”
“医生,脑出血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呀?”
60多岁的王大爷是一名退休职工,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喝酒,这导致他很早就患上了高血压,虽然一直在吃药控制,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的监测血压,所以血压的控制情况一直不清楚。
多年前公司组织退休职工体检,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王大爷大脑有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并且大脑的血管情况很差,多条颅脑动脉都出现了变形,医生于是提醒王大爷一定要规范口服降压药,并且为其开具了阿托伐他汀配合改善血管功能。
2周之前,王大爷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出现莫名的头晕、头疼,而且疼的程度比较剧烈,特别是每次运动后或者喝酒后就容易发作,但是持续时间不长,所以他也一直没有放在心上。3天前的早上王大爷起床时发现自己左侧的面、舌、唇有麻木感,但是他没有管,后来逐渐发生为左侧偏身的肢体麻木、乏力,并且伴有口角流涎,言语含糊,家属发现他情况不对,立刻呼叫120将其送至附近医院。
在到达医院的过程中,王大爷的精神状态就变得越来越差,意识也越来越模糊,到达医院后就彻底昏迷了,急诊医生立刻为其完善颅脑ct结果提示右侧基底节区有明显出血灶,出血量大约在40ml左右,于是通过绿色通道立刻将其送至外科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清除颅脑瘀血,王大爷很快就苏醒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大爷的病情已经比较稳定,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的也比较快,医生告诉王大爷和其家属,导致这次脑出血的原因是由于王大爷大脑血管本身情况较差,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王大爷的血压没有控制好,于是严格要求其规范口服降压药,并且必须戒酒。王大爷的家属于是询问医生他回家后除了规范吃药和复诊以外,还需要注意什么事情吗?医生建议道除了吃药、康复和定期复诊以外,家属一定要注意一些头面部的异常表现,因为脑出血的患者随时可能有再次出血的风险,而少量的出血其实可以通过头面部的一些症状反应出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以防止再次出现这种大出血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医生于是将一些注意事项书写在出院小结上让家属留意观察,王大爷的家属同意了。
一、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害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并且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根据临床统计,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每年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可达到近100万例,其中死亡率可高达12%,致残率更是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
脑出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导致的疾病,其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饮酒、情绪不稳等密切相关,但导致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在于以下3个方面。
1、脑内动脉血管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
正常的动脉血管具有高度的弹性,并且韧性较好,因此可以有效调控血压,即使遇到较强的压强也也可以通过调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性来进行调控,从而保证颅内血压的平稳。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理因素的影响,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会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会诱发动脉粥硬化,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动脉血管弹性减弱,导致其无法应对剧烈的血压变化,这是导致脑出血的病理基础。
2、控制不良的高血压
临床统计表明大约有70%-80%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导致,其中以收缩压明显增高最为关键。无论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或者是由于运动、情绪激动等导致的继发性血压增高,都会对脑部动脉血管造成巨大压力,当压力超颅内动脉血管承受的能力,则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因此对于可能发生脑出血或者已经发生脑出血的患者而言,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值内是必须条件,否则随时可能发生再次出血。
3、大脑动脉结构畸形
临床上有少部分脑出血的患者其本身并没有高血压,而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脑内动脉畸形所导致的脑出血,其中最为常见的颅内动脉瘤,这种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大脑动脉的任何一个部位,其中蛛网膜下腔最为常见,这种因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发病非常急迫和隐匿,运动、吃饭等日常活动都有可能导致发病,而传统的颅脑CT、颅脑磁共振等并不能及时发现大脑动脉瘤,而必须通过血管成像或者颅内CTA等血管专科检查才能确诊。
脑出血对于大脑的直接损害非常明显,并且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到破坏、水肿严重、脑功能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患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极高。
其次,虽然脑出血患者渡过急性期,但是其遗留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也非常明显,这导致其肢体功能恢复较为缓慢,并且康复过程必须非常小心,因此脑出血患者遗留中风后遗症的几率要远超脑梗死的患者。正是由于脑出血超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我国很早以前就将其作为定点病种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多家三甲大型医院开辟了脑卒中绿色通道,通过快速的确诊和治疗手段来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其后期的生活质量。
二、注意这5个临床表现,可能是脑出血的早期信号虽然脑出血是急性发作性疾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早期征兆,相反,许多脑出血的患者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些临床表现才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而在多部指南中均推荐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定期监测血压外,还要随时注意脑出血导致的早期症状,从而及时就医、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将脑出血对人体健康的威胁降到最低。
1、近期频发剧烈头疼
临床上大约有1/3的脑出血患者在出血前2周内出现过头疼、头晕的临床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头疼的程度比较剧烈,甚至有人形容为头似乎要“炸开”了,这种头疼可以是短暂出现,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并且发作时可以伴有头晕,站立不稳等表现,而且这些症状是最近才出现的,以前从来没有过。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就非常要注意大脑动脉早期渗血的可能性,或者颅内大出血的前兆。
2、近期喜欢睡觉或者短暂的意识丧失
脑出血的患者在早期会突然变得非常喜欢睡觉,无论白天或者晚上都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其次,患者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最后,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突发昏倒但是立刻苏醒,这些其实都是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3、近期频繁感觉面、舌、唇或肢体麻木,
许多脑出血的患者在早期由于少许出血影响大脑局部感觉和功能,短期内会出现面、舌、唇或肢体麻木,同时伴有明显的肢体乏力,活动不便,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
4、突然口角歪斜、流涎
少数脑出血患者在早期是以中枢性面瘫为主要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的口角歪斜,伴流涎,伴眼睑闭合不全,伴夹食、漏水,有人以为就是普通的面瘫,但是很快就会进展为意识障碍或者运动障碍。
5、突发言语含糊
部分脑出血患者在早期会突然出现言语含糊的表现,具体表现为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这其实是大脑语言中枢出现损伤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缺乏特异性,脑出血或者脑梗死都会出现,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三、评估自己是否有脑出血风险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传统的颅脑检查主要是以颅脑CT、颅脑磁共振等针对脑组织的影像学检查为主,但是这些检查对于预防脑出血或者评估患者脑出血的的风险作用不大,就如同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所言,必须评估患者颅脑血管的情况才能判断其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因此如果您想全面了解自己的脑部血管,建议您在颅脑磁共振的基础上进行这些检查。
1、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简称MRA,是一种基于颅脑磁共振基础上的检查手段,其主要是通过检查颅脑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成像,从而对大脑血管内的动脉、静脉进行客观诊断的一种无创技术。
与传统的CT造影技术相比,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不需要打造影剂,因此其安全性更高;其次,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主要是以脑内血管为主要观察对象,可以及时发现大脑血管的供血状态,特别是一些异常情况,如动脉狭窄、血管闭塞、血管畸形等都有着极高的敏感性,目前是诊断大脑血管的首选技术。
2、颅脑CTA技术
脑动脉CTA技术,又称为脑动脉CT成像技术,是一种专门明确有无颅内血管病变的专科技术,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静脉注射碘佛醇或碘帕醇等造影剂,从而明确显示出大脑血管的结构和状态,并且可以特别是对于动脉闭塞、动脉瘤、重度狭窄等具有确诊意义。
但由于脑动脉CTA技术需要注射造影剂,因此其临床应用范围不如MRA,一些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不能进行检查;其次,进行脑动脉CTA检查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这其实是无法耐受造影剂所导致。
3、全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全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简称DSA,其本身是一项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技术,其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X线血管造影,可用于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可以在检查的同时对有问题的动脉采取溶栓、支架等手段,是一种检查和治疗一体化的手段。
但是全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技术,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并且对于患者身体情况要求较高,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进行检查,往往是作为传统检查无法确诊或者必须进行相应治疗所选择的手段。
四、总结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增高,脑出血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特别是既往明确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频发剧烈头疼、喜欢睡觉或者短暂的意识丧失、口角歪斜、流涎等临床表现,则需要高度怀疑脑出血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其次,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出现脑出血的风险,除了传统的颅脑检查以外,必要时可以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颅脑CTA技术、全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等脑血管检查技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积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