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奇书,是秦并天下后秦始皇时期的方士所著

沉淀的过去 2024-06-12 12:39:10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它涵盖了古代地理学方志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药物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民族学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由西汉刘歆等人编订而成,全书共18卷,分为《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记载了约100多个邦国、500多座山、300多条水道,以及这些邦国、山水的地理关系、风土民俗和重要的物产,还记载了100多个历史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或世系。同时, 它叙事风格独特,堪称我国古籍中自成体系者。

这样一部奇书,何人而作?有人认为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楚人或蜀人而作,我以为应为秦并天下后秦始皇时期方士所著。

1、《山海经》满纸都是秦汉地名。汉刘歆、王充等认为,《山海经》出于唐虞之际,为伯益佐禹“类物善恶”所作。清郝懿行等曰,乃禹书而有后人羼入之内容。但现代学者顾颉刚指出,《海内东经》附录的二十六条水道记录,“满纸都是秦汉地名,明是秦、汉间人所作水道记”;而《山经》则是“西方之人所作”。谭其骧也认为此书成于战国秦汉,但不排除资料早出,其中的《山经》五篇,应作于秦代。

伯益佐禹治水和驯服鸟兽有功,盖走遍名山大川,但《山海经》不是伯益所作。因为《山海经》的作者对殷商卜辞非常熟悉,而商在夏之后。如有关方名和风名的内容与甲骨卜辞记载完全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玄想和神化。

殷商时期,人们已经有中央、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的五方观念,五方配五风,殷人求雨求丰年常禘祭诸方神和风云雨雷电虹神。

武丁时一大块牛胛骨和一块大龟腹甲,刻字四行:

东方曰析,凤曰劦。

南方曰夹,凤曰岂。

西方曰彝,凤曰韦。

北方曰勹,凤曰役。

《山海经》在甲骨卜辞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玄想和神化:

有人名曰折,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方之极以出入风。(大荒东经)

有神名曰因,南方曰因,来风曰民,处南方之极以出入风。(大荒南经)

有神名曰夷,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大荒西经)

有人名曰宛,北方曰宛,来风曰剡,是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东经)

《山海经》也不是殷商和周朝人所作,因为《海内东经》附录的二十六条水道皆秦汉名记。如: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入渭,戏北;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顾颉刚认为,附录中于冀州有潦、沁、汾、滹沱诸水,《禹贡》则无,所以其年代晚于《禹贡》,应是秦、汉间人所作。

《山海经》所记地理范围,与秦代相合。刘宗迪说:“东北方至朝鲜、辽东,东至琅琊、郁州,东南至瓯、闽、番禺,南至桂林、郁水、湘水、苍梧,西南至丹阳、巴国,西至大夏、月氏、匈奴,北至雁门、高柳、代,四方所至,大致跟秦代的疆域吻合。”

2、方士司职与《山海经》相合。《山海经》有地理志的性质,古今无异义,但作者是史、祝、巫、方士还有争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主“巫书”说:“《山海经》今所传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祇异物及祭祀所宜,意味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非是;所载神祠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巫术与方术虽同源但后分流。古人认为,巫能够与鬼神相沟通,能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福,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久而久之成为古代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职业。巫的前身本义是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中国古代医师也称"巫",现有巫师,巫婆等意思,也有巫姓。

而方术的职司有三:一是主司星历、占星望气,如秦始皇身边曾有以数术见长的“候星气者三百人”;二是求仙问药,给国君提供长寿之方,如徐巿、茅濛、卢生、韩终、侯生、石生、安期生、黄公诸位;三是兴立神祠和主持祭祀,如《汉书郊祀志》所记汉代情况。

李零以为,《山海经》中虽然讲地理,但也有本草、博物、志怪等内容,这与方术求仙访药有关,那些“海外奇谈”,正是他们广告的资本;具体说,应与方士中的神仙家有关,是神仙家的地理书。

《山海经》所言山川和祭祀,分布天下,格局宏大完整,且祭祀从所用牲、玉规格看,与秦汉国家行为相关。

3、《山海经》用词习惯与秦相合。“祠”为特征十分明显的秦语。饶宗颐根据《封禅书》认为,秦上承周制,称“祭”为“祠”。《尔雅释天》:“春祭曰祠。”“祠”在春天举行,主要方式是给祖先献敬献食物,本是周人祭祀先公先王方式之一,秦人因之,并发展成自己的特征性用词。“祭”在《山海经》中出现较少,而在秦官方简椟中“祠”使用频率很高,如公室祠、王室祠、奇祠、祠焉、祠祝书等等,民间《日书》亦多用“祠”表祭祀,而较少用“祭”。《山海经》中之“祠”字,皆出自《山经》,故《山经》应摆脱不了与秦之关系。

《山海经》也避讳“正”“政”字。元人吾衍指出:《山海经》非禹书,其间言鲧入羽渊及夏后启等事,且又多祭祀鬼神之说,中间凡有“政”字皆避去,则知秦时方士无疑。柳宗元喜其文,效之为《柳州山水记》,用其事为天对。

《山海经》有许多地方叙述方位,如篇名多以东西南北命名、篇中也多言方位,却从未见出现“正东”“正西”“正南”“正北”这样的表述,正合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东方儒者作《周礼》从不避讳秦始皇之名而用“正”字。

4、《山海经》的神灵系统与秦相合。《西山经》与《封禅书》都以少皞为西方白帝,而《大荒经》又记载少昊之国在东海之外大壑,正是秦主少昊之神,源于东夷迁于西域的事实。

秦代的方士,可以求仙问药,也可设立神祠、主持祭祀,秦始皇对方士极为重视,对方士之言多有听信,不但听信他们花费巨资和大量人力去求仙问药,还信奉方术仙道那一套,自称“真人”,以求长生和成仙。上有所好,下必迎合,在这个背景下,讲述山川神怪神灵祭祀的《山海经》的产生,应该是必然的。

《山海经》屡屡提及仙人及不死之药。《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郭璞注:“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海内西经》:“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郭璞注:“言长生也。”李善注:“昆仑开明北有不死树,食之长寿。”

《海内北经》:“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大荒南经》:“有盈民之国,于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郝懿行注:“《吕氏春秋本味篇》高诱注云:赤木玄木,其叶皆可食,食之而仙也。”

《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

这显然属于方士、神仙家言,目的都与治病、长寿、不死、成仙有关。这当然会引起秦始皇的浓厚兴趣,从而厚施于方术,以求不死之仙药。

秦始皇举文学博士以兴太平,派方士深入山海寻找长生不死之仙药,自己也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

秦始皇巡行天下病重期间,也曾令蒙毅还祷山川,乞求关中本土山川之神保佑始皇去病康复。

5、方士随始皇巡行天下,故“见多识广”,想象丰富。《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统一后整合祭祀对象,以华、崤为界分东西分布。

自崤以东,《封禅书》记载“名山五,大川祠二”。

名山五:一是太室山,祠阳城(今河南登丰东南)西北。二是恒山,祠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北(今河北阜平东北)。三是泰山,祠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按:泰山既是封禅祭天处,其山也作为名山受到祭祀。四是会稽山,祠山阴(今浙江绍兴东南)。五是湘山,祠益阳(今湖南益阳)北,地在今岳阳君山。以上为秦之东方五名山。东方非名山但亦祭祀之,如属于齐地“八神”所在山。

大川祠二:一是济水祠,祠临邑(山东东阿)。二是淮水祠,在平氏(河南桐柏西北)。

华山以西,包括有名山七,名川四。

名山七:虎候山祠。《地理志》:“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在今陕西蓝田。

华山。是秦与东方晋魏的边界地理标志。华山是西山十九山之首,被称为“冢”,是山之大者。郭璞注:“冢者,神鬼之所舍也。”鬼神所聚之大山。

薄山,印衰山、首山、雷首山,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

岳山,武功山,今称鳌山、西太白,祠在今眉县。也可能指太白山。

岐山,祠美阳(今陕西岐山),主峰为今箭括岭,在岐山县北部。

吴山(吴岳),在汧(今陕西陇县南),古文以为汧山,为陇山支脉,在今陕西宝鸡陈仓区千阳县,主峰在陈仓区。鸿冢,在雍(今陕西凤翔)。

岷山,也称渎山,汶山,祠在湔氐道(今四川松潘西),这里是西北与西南来往的通道,故其来源当与西北南下羌人及“西南夷”都有关系。

名川四:河水,祠临晋,具体地点在今陕西大荔县。沔水(汉水),祠汉中(今陕西南郑)。朝那湫,祠朝那(今固原平东南彭阳古城一带),所祭祀为湫渊水神。江水,即今岷江,祠蜀(今成都)。非名川亦祭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