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只会投降与搞笑?法军曾截断钢铁洪流,给德军造成极重损失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7-07 11:02:19

法国和意大利在战争方面通常都是大家取笑的对象。其中法国在德国的攻击下仅仅坚持了6周就宣布投降,让很多人产生了法军一触即溃的感觉。而互联网上因此诞生了极多的关于法军的段子,像“法式军礼”等等。那么,拨开层层迷雾后,历史上的法军,究竟是不是只会投降的搞笑之军呢?

阿吕坦克会战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坦克大决战,战斗的双方就是法军与德军。1940年5月12-14日,法军与德军在比利时中部阿吕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对决。法军411辆坦克、147辆装甲车、104门炮和12门防空炮参战;德军674辆坦克、112辆装甲车、397门炮与72门防空炮参战,德国装甲部队的行动还得到了第8航空军的有力支持。

这场坦克大决战,最后德军居然惨胜!法军为何能在正面战场上抵挡德军的钢铁洪流?这场会战在战术及战略上有什么意义?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二次中的首次坦克大会战

1940年5月12 ~14日,德意志国防军第XVI摩托化军所属装甲第3 、第4师,在比利时阿吕地区与法国骑兵军第1 、第2轻机械化师,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装甲兵力撞击,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场大规模的坦克会战,一共1200辆德法各式坦克参与了这场钢铁冲撞。

西线战役期间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坦克III号坦克,装备3.7cm坦克炮,面对西方联军厚重装甲的各式坦克,打得非常辛苦。仅由于III号坦克在古德里安的规划下,采用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平衡编组的模式设计,而能在总体性能上占得优势,此即西线战役德军装甲部队最后克敌制胜的关键。

先是1940年5月10日,西线德军发动“黄色方案”,以A集团军克莱斯特装甲兵团为主力,穿越比利时/卢森堡被喻为“无法通过的”阿登森林,准备由此进入北法,然后往英伦海峡突进。在此同时,北面的B集团军则同步开进比利时,作为正面接敌之兵团,用以压迫、拘束英法联军的主力于比利时、北法一带,以方便A集团军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敌后突进发生效用,德军大胆颠倒正面,此时克莱斯特装甲兵团将作为锤头,B集团军则为铁钻,一举击碎英法联军野战军主力。

为了增加正面接敌的B集团军的冲击力,德国陆军总部在B集团军战斗序列下,配置了一个军级装甲部队,那就是由霍普纳将军所指挥的摩托化第XVI军,下辖装甲兵第3师、装甲兵第4师,总兵力共约620辆各式坦克:498辆I号、II号坦克,73辆III号坦克,以及52辆IV号坦克。

上图:德军的IV号坦克B型。IV号坦克在本时期仍然担负着火力支援III号坦克的角色,其短倍径的7.5cmL/24坦克炮,炮口初速过低,仅在射击锥孔装药弹时,始具备反装甲能力。

面对着西线德军的入侵大军,以法军与英国远征军为主力的联军兵团,其指挥官视阿登森林为“不可通过”的天堑,所以预期德军仍将遵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由北边比利时方面开进北法。由于比利时此时严守中立,英法联军无法先期在比利时/德国边境布防,只能坐待德军先行采取行动。在联军的作战设定中,联军在德军一越过比德边境之后,即开过比法边境,推进至比利时境内的戴尔河布防,以构成一连续战线阻止德军的继续推进,盖因此时期的联军主流的军事准则,仍视延续自一次大战时期的静态线性防御为支配战争形貌的战法,联军将倚仗坚强设防的固定连续防线来打击德军。

上图:法国陆军轻机械化第3师胸甲骑兵第2团所属哈曲奇斯H38轻坦克,进行野外操演。法军将骑兵机械化作为装甲部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4个轻机械化师装备精良,人员素质高,开战时作为联军的先头率先进入比利时,以替联军主力争取至大的时间布防戴尔河防线。图中可以看到指挥官使用手旗由炮塔中伸出,向所辖各坦克传达讯息。

然而在联军野战军主力开进比利时,到布置完成戴尔防线的这段期间,该如何阻挡、阻止德国大军的推进,争取到必要的时间让联军得以进入设防完好的防线,这就是法国骑兵军的任务了。法国骑兵军是一支完全机械化的劲旅,下辖第2 、第3轻机械化师,轻机械化师为法国陆军以当代机械化载具为法国拥有威名传统的骑兵进行现代化的建军规划,这两个师实际相当于现代意义的装甲师,具有600辆各式战甲车,在1940年5月12日当时,法国骑兵军共有239辆索摩亚s35坦克、172辆H35坦克、66辆AMR35坦克,以及90辆潘哈德178装甲侦察车。

开战之后,法国骑兵军在军长皮犹将军的指挥下,开进入比利时,前往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詹布罗缺口,两个轻机械化师将前推至掩护该缺口的以阿吕村为中心的战场,法国骑兵军即将在此布防。

此时德军作为B集团军先锋的摩托化第XVI军,在排除了荷兰军与比利时军的抵抗后,正向詹布罗缺口正面渐次接近中,一场惊天动地的坦克大会战,即将爆发。

阿吕坦克会战第一天,德军装甲兵第4师坦克第35团各式坦克,正展开成宽锥攻击队形之中。从上图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有I号、II号、III号坦克。相对于法国骑兵军分散配备的坦克,德军则将所有坦克集结成一个大方阵,构成强有力的铁拳,击碎任何企图阻挡他们的敌人。

法国骑兵军的轻机械化师各坦克部队,依照其装甲战术准则,以及其所赋予的使命,正分散配置于以阿吕村为中心,地赫勒蒙——宇依一线的广大正面,机械化第3师位于第赫勒蒙至阿吕一线,而机械化第2师则位于阿吕至宇伊一线;此时的德国装甲兵第3 、第4师则两师并列,装4师在左,正正朝向法军两个师的接合部冲击而来。

5月12日晨,德军装甲部队排列成大规模锥形队形,向前开出接敌,当即于阿吕村周边一带与法国骑兵军坦克接触,各处皆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在法军装甲骑兵的顽强抵抗下,本日的战斗以德军突进受阻而告终。

第二日,德军再兴攻势,摩托化第XVI军军长霍普纳将军,这一次彻底集中重点,将攻击控制于窄正面上进行,由于法国骑兵军两个师的坦克均平均布置在战场上,致使遭到德军攻击正面上的轻机械化第3师承受极重的压力,法军将领墨守成规,竟坐视友军遭受攻击而未能予以援助;加上德国空军占有战场空优,德国摩托化第XVI军终于突破了法国骑兵军在第赫勒蒙-阿吕-宇伊一线防御正面。法国骑兵军军长皮犹将军遂下令麾下两个轻机械化师,连夜撤往佩尔韦一线继续防守,德军装甲师跟踪推进,但于次日在该线上遭到阻挡。轰轰烈烈的阿吕坦克会战就此告一段落。

上图:在战场上遭到击毁,被乘员遗弃的法军索米亚S35骑兵坦克。该款坦克性能优良,尤其是装甲质地良好,防护力相当卓越。阿吕坦克会战当时,法军成功迟滞了德军装甲师的突进,然而由于未能掌握整个战场,众多遭到击毁但仍可修复的坦克,因此而无法重新修复。

德军装甲部队的损失极重。本时期的德国装甲师虽然仍维持2旅4团的大编制,但主要车种还是轻武装的I号、II号坦克为多,作为主坦克的III号坦克E型数量有限,且主炮仍是3.7cm KwK L/45,面对法军索摩亚s35 、哈奇开斯H35坦克正面坚厚的装甲时,打得非常吃力;仅有装备7.5cm主炮的IV号坦克,尚可与法军坦克一搏。

因此,德军坦克乘员非得发挥极大的个人决心与勇气,运用迂回敌军坦克侧背,攻击其侧后装甲薄弱处,才开始能克制法军。在战术性能上的劣势,造成了德军坦克极重的损失。总计160辆遭到法军坦克击毁,不过由于德军最后掌握了战场,大量受损坦克能够获得修复,最后总损失仅为49辆。法国骑兵军则有121辆坦克损毁。

阿吕坦克会战,可以算是德国与法国装甲兵运用准则的一次正式较量。无论是坦克设计理念,还是装甲部队编组与战法。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III号坦克、IV号坦克,在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将军的规划下,采取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平衡编组的配置,并着重在坦克远距离推进的能力,致使德军坦克具备遂行德军闪电战的条件;而5位乘员的组合,更能减少反应时间,增加服勤时间,提升了坦克接战的效能。

而法军则着重于坦克防护力,相对地不强调机动,适宜于静态防御,是以尽管其厚重的装甲让德军装甲兵吃足了苦头,但最后仍败在德军主动积极地机动发扬之上。在本次会战中损失的30辆S35坦克,有若干是因燃料耗尽而被乘员所放弃,作战半径的不足,乃是法军坦克的一大弱点。

上图:一辆涉入沼泽池塘的法军雷诺R35轻坦克,它是以担任骑兵任务为核心所开发的轻坦克。法军偏好车长单人操作的炮塔,造成车长的工作繁复,而无法兼顾战场全面状况的掌握。

法国骑兵军为法军主要的机械化打击兵力,受限于骑兵所执行之任务需求,作战时法军轻机械化师均将坦克平均打散部署于战场上,而未能如德军一般集中运用,形成重点,以致无法获致战场上的决定性,反而容易遭到逐次消耗的命运。

本次阿吕坦克会战,法军骑兵军虽浴血奋战,最后仍遭德军摩托化XVI军突破,就是起因于此。不过,若以法国骑兵军本次的任务而言,事实上是圆满达成了,德军摩托化第XVI军确实被阻在詹布罗缺口至少3天的时间推进不得,使得联军主力能够从容在戴尔河上布防。联军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战术胜利,但在同一时间,南面阿登森林的克莱斯特装甲兵团,却悄悄开进入森林密布的多山地形中,即将发展成西线战役中,真正对联军威胁最大、最致命的闪电突进,法国接下来的命运只能是全境沦陷……

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只说阿吕坦克会战,接下来的战斗,只能以后再说啦。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