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医吴鞠通,却极少使用柴胡,是不擅于,还是另有原因

钧翔说健康 2023-08-31 23:02:04

近几日,粗读了一遍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发现吴鞠通竟然很少使用柴胡。

吴鞠通是中医温病派大家,其所著的《温病条辨》是温病理论最重要的著作。《温病条辨》是吴鞠通壮年所著,而《吴鞠通医案》则是其晚年的力作。

《吴鞠通医案》共4卷,第一卷所录入的多为温病医案,其余3卷则是杂病医案。所以《吴鞠通医案》可以更全面的体现吴鞠通的医学成就。《吴鞠通医案》文笔简洁,毫无拖沓,治疗过程记述完整,理法方药贯穿其间,详实而完备,真知灼见颇多,所以这部书不但可读性很强,而且对于中医学习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通过阅读此书,会非常清楚地感觉到吴鞠通不但是一位温病派宗师,更是一位经方大家。在此书中,不仅可以领略吴鞠通独特而成熟的温病理论,也能接触到大量的吴鞠通娴熟地应用经方的医案。

虽然《温病条辨》中也引用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很多方剂,但毕竟其所应有的理论基础不是经方理论而是温病理论。而在《吴鞠通医案》中很多经方的运用,则是纯粹依照经方理论的。对于《吴鞠通医案》中的两个医案印象很深刻,第一个是吴鞠通运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水肿的医案,麻黄用到了二两,附子用到了一两六钱。另一个医案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半夏也用到了二两。

这样的用量即使是经方大家也未必有如此胆识,可见吴鞠通对于经方的运用是非常娴熟而果断的。

《吴鞠通医案》共有涉及59种疾病的四百多个医案,涵盖范围广泛而全面,不过在阅读时,发现吴鞠通是很少应用柴胡的。

中药柴胡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尤其是涉及肠、胃、肝、胆等疾病,柴胡几乎是必用的,而《吴鞠通医案》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疾病,不过吴鞠通却极少使用柴胡,这种情况是不是有些奇怪,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呢?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好像只有三个含有柴胡的方剂:柴胡桂枝各半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汤、小柴胡汤、小柴胡加干姜陈皮汤。《温病条辨》对于柴胡的应用非常谨慎,上述三个方剂都只涉及一项条辩,其余关于柴胡的论述则多是禁用。

而在《吴鞠通医案》中,柴胡的应用同样很少,粗略翻阅了一下,只发现了5个医案中应用了柴胡。

温病理论中,温病忌汗,要慎用六经表药,吴鞠通在医论中就曾反复提及羌防柴葛要慎用。在吴鞠通的温病医案中少见柴胡还可以理解,而为何在杂病治疗中也很少使用柴胡呢?是不是柴胡曾给吴鞠通带来过非常黑暗的记忆呢?

或者是金无足赤,吴鞠通对于柴胡的认识有所偏差,而不擅于利用呢?

不过这也成为这部书的看点之一,通过此书可以了解吴鞠通是如何不用柴胡而用其他药物去治疗通常所认为的柴胡症疾病的,这是不是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思路呢?

5 阅读:1269
评论列表
  • 2023-09-01 02:51

    你去把十三五教材方剂学及其讲稿读一遍就懂了,自己瞎读太偏科了,还胡思乱想上了。叶天士书里说“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以叶天士当时的影响力,医界多对此说大加推崇,连红楼梦里都写柴胡劫肝阴要以鳖血拌炒方无碍。吴鞠通清末人,受叶天士影响呗还能咋滴。 至于柴胡到底会不会劫肝阴,只能说现在主流观点认为不会。但为了保险,一般配芍药养肝血,防止柴胡耗阴伤血。

  • 2023-09-01 15:15

    这种垃圾书籍完全可以焚毁。误人子弟。

    草率了 回复: 美好生活
    有道理[点赞]
    美好生活 回复:
    有医圣成熟的不用非要另立山头,把中医变成慢郎中!
  • 2023-09-02 05:20

    吴师傅的温病条辨补充了仲景学说。中医后人研习急性传染病的宝典指南。造诣精纯。

    美好生活 回复:
    就这个离医圣差了十万八千里,徒有虚名耳!
  • 2023-09-02 05:15

    时代不同,接触的病号类别局限是原因。吴师的贡献于仲景学说互为补充。周全的认识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技巧。后人受益无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2023-09-03 06:39

    现代药理西医研究过了好像是柴令心脏无力

  • 2023-09-02 09:34

    柴胡尽量少用,因为它疏肝理气。这其中的气是向上理的,会涌向咽喉头面部。造成喉咙发炎,痰液粘稠,面部油光,耳朵嗡嗡,掉头发。只可以用三五天,不能长久大剂量使用。

  • 2023-09-02 17:45

    温病派治不了病

  • 2023-09-01 15:46

    中医医理精微,尤需辨症施治

  • 2023-09-02 07:32

    中药讲究配伍,温病派治重病大病来的急吗?吃着好像🈶效果,吃了好多还是去不了尾。

  • 2023-09-02 09:08

    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