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烈日,时不时袭来的猛烈狂风,巨大的沙云滚滚而来,一旦卷入其中,下场可想而知。
在人们看来,沙漠向来是主导者,在沙漠化地区,“沙进人退”是最常见的现象。可中国却有一个沙漠,十分窝囊。
不仅被人类逐步绿化,黄沙越来越少,青草绿树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没有治理过的沙漠占比甚至不到7%。
最绝的是,人们在治理完沙漠以后,并没有让土地闲置,而是在上面种了土豆,最高亩产万斤。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是哪个沙漠这么“窝囊”?人们又是怎么把沙漠变绿洲的呢?
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在地图上,这里是一片黄色,数百年来,土地贫瘠,沙化已经成了人们对这里的印象。
然而,人们所不知道的是,毛乌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历史上这里没有漫天黄沙,有的是一片水草丰美,风光宜人的草场,曾经的匈奴王城就坐落在这附近。
这样一个风水宝地是怎样变成黄沙漫天,水土尽绝的样子呢?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毛乌素原始沙漠只有非常小一块,其他地方都属于森林草原,只是这草皮下的地表却都由沙砾组成,一旦草皮被破坏,沙漠化就成了必然。
偏偏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往往是游牧民族,长期依靠放牧维生,众所周知,要想牛羊长得好,肥美水草少不了,但草又不是吃完就长,草场也需要及时养护。
但住在这里的古代游牧民族没有这个思维,在他们看来,草原那么大,这里的草吃完了就换个地方,总有一个地方能喂饱牛羊。
要是放到别的草原,可能这样也没什么关系,偏偏这里是毛乌素,草下面可不是肥沃的土壤,而是干涸的砂砾,只要少了一片草皮,沙子很快就会占领地面。
面对这种情况,人类自然而然就迁移到环境更加优越的地方,就这样,从秦汉到唐初,一代又一代游牧民族,一群又一群的牛羊,制造了一片又一片的沙漠。
再加上战乱和不合理的开发,到了宋朝的时候,沙漠就开始朝东南地区发展,又过了近百年,到了明朝中后期,沙漠化已经到了长城跟下,为了边防,明朝每年都要派人去“扒沙”。
到了清朝,这样干了几千年的人们就更加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了,因此到了1949年的时候,沙丘已经沿着长城形成一片,随风到处飘移。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理,从1959年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治沙人来到这里,他们修建防风带,疏通水道,改善土地,开展沙漠改造的世纪工程。
官方民间齐努力,誓把沙漠变绿地为了治理好这么大一片沙漠,国家将这片区域划分开来,分别由位于沙漠周围的省政府负责,各省区都负责自己区划内的一片沙地,从宏观上组织治沙。
除了官方政府组织治沙以外,生活在沙漠附近的人民群众也自发的进行植树造林,有的人为了治沙还成立了相关企业,投入资金。在所有民间治沙人中,石光银可以称得上是经历最丰富的了。
石光银出生于1952年,他的家就住在出了名的“沙窝窝”里,这里环境非常恶劣,经常刮大风,风一刮起来,沙也就跟着卷了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人躲沙,沙撵人。
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沙子是会吃人的,沙暴来的时候一定要躲起来,要是被卷进沙里,命可就没有了。石光银对于这点印象深刻,小时候的一场沙暴让他终生铭记。
当时是1959年,七岁的石光银从父亲那里接到放羊的任务,邻居家的小弟弟赵虎娃听说要放羊,乐颠颠的跟着他就跑出去了。
两个小孩子边放羊边聊天,时间很快就到了上午10点,忽然,一阵风声在两人耳边响起。石光银抬头一看,远方竟然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沙墙。
小孩子没有应对沙暴的经验,只知道转头朝家的方向跑去,可人的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风呢?不一晃沙暴就把两个孩子的小身影吞没了。
石光银的父母见到外面沙尘漫天,心里当即就叫了一声不好,可沙暴一旦卷起来,就是遮天蔽日,现在出门去找人不明智,两人只得等到沙暴结束以后,才到沙漠中去寻找孩子。
当时外面已经是星星漫天,夫妻俩提着灯不断喊着石光银的名字,可找了整整一个晚上,怎么也找不到孩子。
村里人听说这件以后,纷纷前来帮忙,找了一天,众人才在一个沙窝里找到了快要断气的牧羊犬,村里人都露出了遗憾的神情,都劝说夫妻俩节哀顺变。
可石光银的父母不愿意放弃,又接着找了两天,这才在30公里外的一个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
原来,石光银被沙暴卷到了牧民家的蒙古包门口,牧民没有见死不救,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接连喂了几碗奶茶才把人救了回来。可和石光银一起出门的赵虎娃,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经此一遭,石光银就下定决心,自己这辈子一定要与风沙抗争到底,只有把沙治好了,子孙后代才不会有和自己同样的经历。
15岁那年,石光银当了村里的小队长,他带着全村人开始种树,这一种就是整整三年,众人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好不容易种活了1.4万亩的树。
到了20岁,石光银成了大队长,他依旧不忘初心,带着本队的群众在沙漠里种树,这次他们直接建起了一片沙漠绿洲。
1984年,国家出了政策,个人可以承包治沙!石光银当时正在乡农厂里当厂长,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当即辞掉了工作带着全家人搬进了沙漠区就这样成了全国第一个承包治沙的人。
第二年,石光银作为牵头人,包下了当地将近6万亩沙地,其中甚至还有常年处于风口处的“狼窝沙”。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石光银并没有胆怯,而是带着团队三次征战狼窝沙。
在这里,他吃的是又干又硬的黄面馍,喝的是从沙窝窝里打出来的糊糊水,住的是用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小凉棚。每天背着一捆又一捆的树苗不一样进行栽种。
可大自然哪里是人力能轻易战胜的,一年十多场大风,种下的树苗存活下来的还不到10%,面对这种情况,石光银嘴上急得起了燎泡,眼睛熬的通红,可他没有放弃。
第二年,石光银带着大家伙继续干,这次存活下来的树苗达到20%,可这对于整片沙海来说不过是毛毛雨。两战两败,石光银依旧没有放弃。
他吸取教训,带着人到别的地区学习先进治沙经验,最终在第三次征战狼窝沙的时候,终于取得胜利,种下去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0%!
在石光银和还有无数治沙人的努力下,1990年,他所承包的5.8万亩荒沙全都得到了治理。石光银凭借人力,在毛乌素沙漠周围建起了一座长45里,宽十几里的绿色长城。
有了这一次的治沙经验以后,石光银又相继承包了许多荒地,沙地。石光银知道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他已经做好自己这辈子都看不到沙漠被治理好的准备了。
可石光银依旧十分乐观,他相信愚公移山的故事同样会发生在自己身上。1997年的时候,石光银的儿子石占军跟随父亲的脚步加入治沙造林队伍。
看着年轻的儿子,石光银的心里十分欣慰,他经常对儿子说自己的理想:我这辈子目标就是治沙13万亩,等到了你,再治沙13万亩,将来你有了儿子,长大了,让他也治沙13万亩。这样咱们三辈人下来,这“绿色长城”就稳了。
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位老人,就在2008年3月12日,这天是国际植树节,为了能够及时带着树苗回到定边,石光银的儿子一大早就开着大卡车出发了,谁曾想在路上竟然发生了车祸,就这样撒手人寰。
得知消息的石光银备受打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和儿子的治沙理想,想到儿子为了造林献出生命,石光银的内心树立起了新的信念。
从那之后,这个老人一门心思的扑在治沙造林的事业中,担心意外某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于是将自己一辈子的造林经验传给了孙子石建阳。而他的啊孙子也坚定的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
黄沙“消失”土豆出,治沙人们笑开颜在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努力下,毛乌素沙漠从遍地黄沙到披上绿衣,80%左右的沙漠面积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理。
生态是一个链条,地面条件改变以后,水土流失得到改善,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榆林这座从与毛乌素沙漠针锋相对的“沙漠之都”,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绿洲。
环境改善以后,这里的人们开始寻求打破羊吃草,草变沙的循环,找到新的生路。榆林市开辟了许多新农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土豆种植。
如今的毛乌素沙漠草滩区,每到夏季七月份,就有上万亩马铃薯竞相开花,白色的花朵就像这里人们生活的希望,根据有关信息表示,毛乌素沙漠中的土豆最高亩产量能达到万斤。
看到沙漠变成绿洲,甚至成为人们的“致富土”。治沙人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主要信源:
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14日关于“陕西毛乌素沙漠7万亩沙地变良田 探出沙漠治理新路”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央视网2020年5月3日关于“毛乌素沙漠即将在陕西版图消失”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年8月4日关于“沙海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