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为何放弃皇位推荐9岁福临?是为大玉儿吗?

丰丰谈历史 2024-07-14 10:04:44

崇德八年八月,清朝第一个正式称帝的皇太极暴病而崩,临终前甚至没有来得及指定皇位继承人。

满清前期,并没有确定父死子继的继位模式,兄终弟及也未尝不可。而且即便是父子和兄弟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继位顺序,比如皇太极只是努尔哈赤的第8子,在四大贝勒当中排第4,却在努尔哈赤去世后被推举为新的大汗。

皇太极去世5天后,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下一任皇帝人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对皇位展开角逐。

这是多尔衮距离皇位最近的时刻。

可最终登上皇位的,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皇太极的第9子,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多尔衮为什么会放弃看起来唾手可得的皇位,而让给一个小娃娃呢?

电视剧《孝庄秘史》里,这是由于多尔衮对福临的母亲大玉儿一往情深。

可在真实的历史上,多尔衮好色无比,身边美女如云,自然不会对大玉儿有什么专情的想法。

他放弃皇位,主要还是形势所逼。

01、八旗的态度

八旗是满清的立身之本,八旗旗主全都是爱新觉罗的宗室和王爷。他们对新皇人选的态度,决定了谁能继位为帝,也决定了这场皇位之争的走势。

两黄旗

在清朝,两黄旗的地位是最特殊的,他们由皇帝直接统领。皇太极时期,镶黄旗是八旗之首,皇室成员的户籍都落在镶黄旗,正黄旗由于也是皇太极亲掌,地位仅次于镶黄旗。

倘若由其他旗的旗主当了皇帝,两黄旗这种超然的地位,可就要保不住了。有什么好处或者重大封赏,新皇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统领多年的属下,甚至有可能学习皇太极换旗,也就是把两黄旗的旗号换成其他颜色,而把他自己的旗换成黄旗。

毕竟,满洲崇尚黄色,光从色号就可以看出两黄寺是八旗当中最尊贵的。

另一方面,当时两黄旗的重要统领,也都是皇太极一手带出来的,其中代表人物是鳌拜、索尼、图赖等人。若是没有皇太极的赏识和提拔,他们可能一辈子泯然众人。

所以,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感情,两黄旗的这些重要大臣的底线就是,新皇帝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在继位之后继续维持两黄旗的超然地位。

两白旗

皇太极时代的两白旗,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两黄旗。皇太极继位之后,由于满清以黄色为尊,才把自己原先统领的两白旗改为了两黄旗,而把原先的两黄旗改成了两白旗。

两白旗是当年跟随努尔哈赤的百战勇士,哪怕经过皇太极多年打压,牛录依然比两黄旗还多,规模比两黄旗更大。

其中,正白旗的旗主,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多铎。他是努尔哈赤生前最爱的儿子,从小被努尔哈赤宠坏,性格也飘忽不定。多尔衮虽是他同母哥哥,但豪格与他这小5岁的叔叔关系也很好。

镶白旗的旗主,正是一心要夺取皇位的多尔衮本人。不过镶白旗的旗主原本是多尔衮的同母哥哥阿济格,后来被皇太极找了个理由惩罚,才被迫把旗主给了多尔衮,但镶白旗里依然有他的一半。而且他对于自己的旗主之位被抢,是有怨言的。

也就是说,多尔衮看似有两白旗的支持,可是真正握在手上的,只有半个镶白旗而已。

多尔衮能得到两白旗的多少支持,得看阿济格和多铎有多大的意愿支持他了。

正蓝旗

正蓝旗和镶蓝旗要分开来说,因为这两旗既不像两黄旗一样由同一人率领,也不像两白旗一样旗主是同母兄弟,明面上的利益是一致的。

正蓝旗的旗主,正是志在夺取皇位的豪格。他们是豪格的亲信,无论是出于对豪格的感情,还是出于旗主成为皇帝之后得到的好处,他们都会全力支持豪格。

镶蓝旗

镶蓝旗的情况比较特殊。这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生前的部下,当时的旗主是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

和皇太极的亲兄弟和儿子相比,济尔哈朗这个皇太极的堂弟属于旁支,无论如何皇位都轮不到他继承。

但镶蓝旗实力强大,济尔哈朗也由于对皇位没有威胁,深得皇太极信任和重用,他的意见是非常有分量的。

济尔哈朗和皇太极关系不错,自然愿意支持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不过他可不是非豪格不可,属于比较偏向于豪格的中立力量。他更希望的,还是能在皇位之争里拿到一些实打实的好处。

两红旗

两红旗的话事人,是皇太极的哥哥代善。他是努尔哈赤原配所生的儿子,一度被努尔哈赤立为储君,后来虽然被废去储君之位,却也兢兢业业辅佐皇太极,立下赫赫战功。

代善作为努尔哈赤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比皇太极年长9岁,比14弟多尔衮年长30岁,在爱新觉罗家族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代善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依然出现在了商议新皇人选的崇政殿,谁都得卖他几分面子。

在努尔哈赤时代,两红旗都由代善统领。后来代善的儿子长大,代善与儿子分家,把镶红旗给了儿子,自己则继续统领正红旗。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镶红旗的旗主是代善的孙子罗洛浑。

也就是说,两红旗以代善马首是瞻。在加上代善的超然地位,他的意见是不可忽视的。

在皇位候选人里,代善是相对支持豪格的。不过他对豪格继位没有执念,他最看重的,还是皇位平稳过渡,不要因此造成八旗内讧。

02、崇政殿商议的全过程

弄清楚了八旗的立场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崇政殿商议新皇人选的全过程里,各方的所作所为,以及事态为什么会这么发展。

这场皇位之争,不是在崇政殿才开始的。皇太极一去世,豪格就迫不及待地在府里接待两黄旗的大臣,确保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多尔衮也对两白旗做了自己的安排。

皇太极去世5天后,皇太极的兄弟和儿子们聚集在崇政殿里商议新皇人选。其中说话分量最重的,自然是八旗旗主们。

两黄旗平时就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会议还没开始,两黄旗的军队就把崇政殿团团围住,大有不商量出个他们满意的结果,他们就要和里面的人火拼之势。

此时由于皇太极平时对防务的安排,八旗当中的其余六旗都离皇宫比较远。若是两黄旗发难,他们赶来救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接着,两黄旗的代表大臣鳌拜和巴图气势冲冲地闯入殿内,表达了他们要立皇太极之子的决心。

由于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立下过赫赫战功,也是皇太子儿子里唯一成年的,两黄旗所说的要立皇子,自然是豪格了。

多尔衮意识到,若是让两黄旗再这么说下去,其他的人不反对,豪格就这么顺利登基了。

他立刻喝令鳌拜和巴图,说王爷们都在这,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命令他们退出去等着。

接着,不等殿内其他人开口,多尔衮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率先站出来,请多尔衮继位为帝。

可是多尔衮估计是看到殿内的其他旗主都闭口不言,没有支持自己的意思,两黄旗又在外面虎视眈眈,担心如果应下这个请求,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犹豫了。

这时候,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幼弟多铎不耐烦地说:既然你不想当,那我当算了,反正我们父亲去世的时候留下的遗诏里也有我的名字。

这下多尔衮急了,自己这弟弟关键时刻捣什么乱啊?一急之下,他有点口不择言,说:遗诏里不仅有你的名字,也有豪格的名字啊。

这里插句题外话,就是这里他们提出的努尔哈赤遗诏是怎么回事。从遗诏里涉及到这么多人来看,努尔哈赤遗诏里写的应该不是由谁继位,而是继位人选的范围,或是辅政贝勒的范围。

一时之间,大殿里的气氛有点尴尬。多尔衮兄弟非但没有一致对外,反而内部闹起来了。

多铎面对多尔衮的反驳,想也没想,继续说:既然我不行,那就立长呗,这里年纪最大的就是代善哥哥,我支持代善哥哥登基。

这下连代善都懵了。他年纪大了,早已不问世事多年,真是对皇位没什么想法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说:如果多尔衮愿意,那最好不过,不过既然多尔衮不愿意,那还是从先帝立皇子里选吧。

清史稿里的记录,到此为止,皇太极的第9子福临就此登基。这里的记载显然缺失了一大块,那就是为什么选中了福临。

后面发生的事,在沈馆录里留下了记载。

在看后续事件之前,我们先看看当前的局势:

保卫崇政殿的两黄旗坚定不移地要求立皇太极之子,两白旗的代表阿济格和多铎一开始支持多尔衮,结果多尔衮犹豫的当儿,正白旗旗主多铎却又突然翻脸,以至于多尔衮只剩下镶白旗支持了。

此时代善再次提出立皇太极之子,多尔衮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

接下来就是沈馆录的记载了。

代善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代表两红旗的代善明确支持豪格了,正蓝旗旗主本来就是豪格,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支持豪格,围着宫殿的两黄旗亦支持豪格。此时的豪格得到了八旗当中六旗的支持,而多尔衮只剩下自己的镶白旗。

豪格也觉得自己稳操胜券了。他想起了汉人三让三辞的把戏,假惺惺地开口:我福小德薄,非所堪当。

说着,他转身离开了崇政殿。

殿外的两黄旗大臣们看到豪格出来,知道里面的事还没最终定下来,刷地一下拔出佩剑,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立场:你们要是不立先帝皇太极的儿子,可就保不准要发生流血事件了。

事情似乎就这么定了下来,豪格继位板上钉钉。代善也起身离开,就等着第二天再推举一次豪格,就可以举办登基大殿了。

多尔衮的同母哥哥阿济格也觉得怪没意思的,跟着代善走了。多铎也懒得再发言了。

就在这时,意外再次发生。

多尔衮知道,他再不说点什么,豪格可就要当皇帝了。

但他连自己同母兄弟的支持都得不到,显然也没指望能够抢到皇位了。恐怕他一开口反对豪格,外面的两黄旗就要杀进来了。

他得想办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行。

他飞快地开动着脑筋,突然意识到:两黄旗一直说要立皇太极的儿子,可没说一定是豪格啊。

皇太极可不止豪格一个儿子。

当时的满人,及其重视嫡子,不过那时候他们说的嫡子,不是汉人理解的正妻之子,而是福晋及侧福晋生的儿子都算。其他女人生的儿子则被视为庶子,身份非常低微,也没有继承权。

所以,皇太极的儿子虽多,能作为继承人候选的,也就是35岁的豪格、6岁的第9子福临、2岁的博穆博果尔而已。

万分危急之下,多尔衮突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说:既然豪格不愿意继承大统,那我们就不勉强他了。我提议立福临为帝。

说完,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又补上了一句:我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史料当中,立福临的方案是济尔哈朗提出来的。

03、为什么立福临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

立福临的话一出,局势立马变得清晰起来。

因为,立福临,可以满足豪格之外所有人的利益。

对于两黄旗而言,他们的底线就是要立皇太极的儿子。更别提,立年幼的福临可能比立正蓝旗旗主豪格更能满足他们的利益,毕竟豪格登基之后,肯定会更仰仗自己的正蓝旗,而福临只能依赖两黄旗。

对于两白旗而言,多尔衮当不了皇帝,能当上个摄政王,也不算是一无所获。多铎和阿济格虽然没那么全心全意支持多尔衮,但横竖同母兄弟当上摄政王,也亏待不了他们,没有闹事的理由。

对于两红旗而言,代善虽然支持豪格,但他更看重的是皇位能够平稳过渡。立福临能实现这一点,他不会反对。

对于镶蓝旗而言,济尔哈朗被多尔衮拉去一起辅政了,这可比让豪格登基强多了,他自然要支持福临这个幼主登基了。

唯有正蓝旗的豪格,在福临继位的过程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但是豪格性格比较软,不会为此搞出造反之类的事来,在八旗当中七旗的利益都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就没人理会他了。

从这件事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多尔衮之所以在战功赫赫、地位超然的情况下,依然没法当上皇帝,就是因为八旗之中只有半支镶白旗是完全支持他的。

代表另外半支镶白旗的阿济格,以及代表正白旗的多铎,虽然是多尔衮的同母兄弟,可是他们对多尔衮继位的支持并不坚定,阿济格和多尔衮有些许旧怨,也懒得管太复杂的事,多铎甚至想浑水摸鱼为自己争取一把。

他能在其余六旗都或多或少支持豪格的情况下,敏锐地看到他们的终极目的,而推出福临,淘汰豪格,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

和多尔衮一样,豪格之所以在看起来占尽优势的前提下,依然丢了皇位,也是因为八旗之中只有他自己的正蓝旗是真正支持他的,其余的几旗,虽然表面上是站在他这边,可都有自己更深层次的利益,只要有新的人选能够满足他们的最大利益,他们就会抛弃豪格。

这场皇位之争,与其说是多尔衮和豪格之争,不如说是八旗内部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之争。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