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下有着一位堪当名相之称的大臣,他年轻的时候曾懒散放荡、风流快活过,直到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位贵人。
那么这位宰相级别的大臣是谁呢?
据考证,他就是马周,但他有着怎样的过往呢?
为何在名相中却没有他的相关记载?
出身贫寒 放荡不羁。唐朝贞观之政,大唐盛世,唐朝的百姓都沉浸在当下的安稳与富饶中,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盛世之中,却有着上层官员们的尔虞我诈。
就连此时被唐太宗李世民所重用的马周,也曾放荡不羁,酒色之徒。
马周出身于汝南地区,家中靠卖柴为生度日,在他尚且年幼时,父母就相继离世,仅留下他一人。
也正是在这种圆公子独自生活中起,他拖沓懒散,无所事事,在衣食温饱上也未能有更大的追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他22岁那年。
那一年,他凭借朋友的帮助,得以入朝为官,有了更好的发展的机会。
马周出身于贫困之家,平日里便从社会上学习到不少人情世故,他深知,如今的生活已经没有出路了。
所以即使那年已经年过22,此时依旧是穷困潦倒、衣衫褴褛,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也没有懈怠下去,他依旧坚持写文章、读书学习。
虽然那一年再过几年也到了而立之年,但还好的是在他22岁那年,有一位朋友发现了他的才能,并鼓励他说:“马周,施大人如今让你入朝为官,日后定然会官职大升。”
于此,他才意识到,原来做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仅仅是他一直以来不敢追求,如今这番话语当即让他感到热血沸腾、志气昂扬。
因为这番话让他看到了希望与出路,更让他明白了,只要抓住眼前的机会就能改变现状,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便趁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成功成为一名进士,进入到更高层的官场,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青睐,在李世民面前一展宏图,并最终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名重要谋士。
而他成为李世民手下重要谋士后,在仕途上也是如鱼得水、权倾朝野,这并不是说马周从此踏上了人生巅峰,而是在此之前,马周也曾去寻找过机会,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他去参加考试,这场考试不仅有着王勃、刘知几等大文人在此参加,因此当时举行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绝后。
马周作为其中一位考生,也在其中奋发图强,而唐太宗李世民在听到马周写的《陈时政疏》一文后,更是对其赞赏有加,并称自己就像是读了《论语》一样,并从中受益良多。
从此,马周不仅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还成为其最为器重,同时也成为其最为亲近和信任的大臣之一。
为官要居安思危。马周虽深受李世民器重,但历史上有关他的一些记载却非常少。
在贞观之治中,也并没有清晰的记载可以证明他当宰相,反而是因为宰相们互相之间斗争的激烈程度,让他也未能逃脱其中。
同时在李世民所作出的许多决定下,也有他的身影,可以看出李世明对他的器重,但在众多宰相中,却没有他的出现。
在这也是因为李世民对他能够治国理政、治军有所了解,而李世民虽然不同于隋炀帝,经历过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后,为了安抚民心,对修长安城墙之事采取了平缓节奏。
但想来也是为了压制随帝的一些雄心吧,毕竟李世民想要治理好国家,也大都是想要长治久安,为后宫打下基础。
马周曾曰:“居安思危,不可固安于享乐,当力行戴罪自省。”
这句话在马周眼中,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不仅是用名言句来比喻现实,用“安”来代表国家,意指国家安乐、和平繁荣,而“危”则是指战争内忧,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一切外部因素。
道理我们都很清楚,如果安乐,就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甚至伤害,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能安于当下享乐,要时刻警醒战争内忧的威胁。
因为一个国家如果长久处于和平安乐状态的话,就会很容易导致社会上的丛林法则在暗中滋生,所以一旦处于危急之时,就很容易为权臣所乘。
所以一国之君如果一直固安于享乐,只会导致丧失国权,外受其害,所以对于“不可固安于享乐,当力行戴罪自省”这句话,可以看出在马周眼中,已然看透治国理政的核心所在。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百姓”,就是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唯有马周看透这一点,认为老百姓对于国家之间的和平安稳是至关重要的,其还说道:“米粮贵贱,关乎百姓疾苦。”
“百姓”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最为基础的一部分,他们是否安定富饶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想长久处于盛世,不被其影响,就一定要赢得百姓心。
而赢得百姓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生问题,因此要担任皇帝的人一定要了解民生,通过了解百姓疾苦所在,从而来更好的治理国家。
尤其如果需要辅助者,就更要明白“米粮”这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
因为若是赋税太重,百姓必然会出言怨怒,引发民变,而一旦出现民变,就会导致战争,而战争又会导致“米粮”不顺。
这是因为战争会导致农事失修,所以“米粮”也不会充足,所以最终还是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在马周提出政令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防微杜渐,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忽略小事而治大事的话,会导致小事演变成大事。
但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为一个小事引发怒火攻心,小事情进行到底,会演变成更大的危险因素。
我们可以在历史上找寻依据来证明这一点,比如东汉末年;我们可以从吕布私通董贵人之事可见一斑,如果当初只杀董贼害妻,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吕布造反之事。
姜子牙不值一提。千百年后,彭老总评价说:“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思想、人格等方面提高了一大步。”
而毛泽东曾问彭老总: 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呢?
彭老总却说: 没有办法,我想不出来。
毛泽东并笑言:“你想不出来,我想出来了,那就是放弃分封制!”
这在当时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因为分封制这一制仍会导致各地诸侯之间互相 刮地盘,而这些诸侯又极容易产生私心,因此会发展成割席分坐的局面。
我们从历史上也能够找寻到依据,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了无数次战争,而且每一次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地盘而打,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诸侯争霸最为惨烈的时候。
所以这个提出便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体制,同样也影响了后来的朝代以及体制的更迭。
所以若当时真的听从了彭老总或者毛泽东,如果再加上姜子牙的话,以如今的史观来看就会大大的不同。
同样还有陈希同,有着介子推之一类干部就是为了防止像陈希同一样人,对于公然撒谎,当将一件事情说成二件事情的干部要实行分进合照。
同时陈希同作为一名副省级干部,如果查证属实,当立即将其清除出队伍。
所以这些话对于陈希同也起到了警示作用,但毛泽东更加深明大义,更加懂得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对于治理一个国家所需具备的一系列制度法则都有着深刻认识。
因为大国政治需要制度和人才,否则就容易造成动乱和内乱,同时对人才所制定出的相应条件也可能缺失。
而姜子牙这一类人虽然没有身边,没有出现,但却可以看出来毛泽东大大的赞誉,而此处又可证明彭老总恰好排除了姜子牙这一类人。
但历史上对马周存在争议,我国历史上评价较高,同时还有褒义词“贞观之治”以及含义积极向上的“贞观之治”可以佐证,如:继志、知耻、尚功正在这几个人物之间体现出。
但还有一句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从这一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史家的主观情绪,对贞观贤臣不少都褒越来越少。
纵观千年前,名臣在史书中却略显平淡,千年之后毛主席对叔印推崇备至,诚可谓是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