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明朝任期最长的江南巡抚,最会理财的官员,百姓为他立生祠

鸿毓说过去 2024-06-30 00:15:33

周忱,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县。周忱的家族,是当地有名望的书香门第之家,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周忱从小便聪颖好学,“读书过目即能即闻”。

他的祖父见他如此聪慧,高兴地说道:“此孙必大吾门”。因此,在对周忱的教育问题上,格外重视,特别安排周忱跟随名师学习。

除此之外,周忱的父亲对周忱的教育上,也很重视,他不仅亲自教周忱学习,还亲手抄录前辈名家的文章范式供周忱学习。在周忱父亲外出期间,由母亲龙氏督促周忱学习。

与周忱父亲一样,周忱的母亲龙氏在周忱的学习上,同样也看得很重。龙氏想购买一套《四书》供周忱阅读,但以他们家当时的情况,还不足以拿出购买一套《四书》的钱,于是龙氏不眠不休十五昼夜为商人织棉布,用所赚取的报酬为周忱买了套《四书》,并对周忱说道:“勤则不匮,敏则有功。愿汝之所学如我之织”。

对于父亲、母亲以及祖父的良苦用心,周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加努力学习,为他以后进入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仕途

永乐元年,学有所成的周忱参加了江西乡试,在这次乡试中,周忱中第六十四名,在随后的礼部会试中第三十五名,廷试第十三名,为永乐甲申科进士,后为庶吉士。

永乐三年,朱棣命大学士解缙从新科进士中选取“才资英敏”者入文渊阁学习。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周忱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就上书朱棣,请求去文渊阁学习。

幸运的是,周忱的这次自荐,得到了朱棣的赞赏与肯定,同意周忱入文渊阁学习。能够进入文渊阁学习,对周忱来说,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对于能够进入文渊阁学习,当时的士子们是这样形容的:“海内有志之士皆仰而望之,以为旷古之奇遇”。

为什么会如此形容呢?因为士子们一旦进入文渊阁学习,其衣食住行,所有起居用度,全部由朝廷负担,不用他们操一点心,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学习。

“司礼监每月给笔墨纸,光禄寺给朝暮膳,礼部月给膏烛钞人三锭,工部择近第宅居之所”。

在文渊阁学习期间,周忱特别积极用功,日夜学习从不放松。他没有辜负祖父、父亲以及朱棣的期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日益“博古通今,习谙治体”,逐渐成为了经世致用的人才。

永乐十年,周忱被派往刑部历练,就任刑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永乐十五年升任刑部福建清吏司主事。在刑部就职期间,周忱实践所学,见识日广,才能日增,因此在处理政事和邢狱的问题上,显得游刃有余,特别轻松。

周忱在刑部期间,时人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公廉慎明敏而用法宽平,处疑狱必归于厚,丽辟者咸以得公为快,凡经断者不冤”。

或许是能力太出众,周忱在刑部任职,一下子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官职虽然屡有升迁,但每次都只升一点儿,因为当时主政的官员看他能力出众,不想放他走。

平步青云

宣德五年,是周忱仕途的转折点。这年九月,宣宗“以天下财赋多不理,而江南为甚,苏州一郡,积逋至八百万石,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意思就是当时天下的赋税有很多地方拖欠了,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拖欠最多。因此他想要一个有才能的人前去治理。

于是,在大学士杨荣的举荐下,周忱升任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在江南巡抚任上,周忱一任就是二十一年之久,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江南巡抚。

杨公叹曰:“人谓催科无善政,不施鞭扑,惟周忱一人而已,诚可嘉也。”

在江南地区,周忱因治理江南财赋效果显著,于正统五年升为工部左侍郎。正统十四年,因当时理财者无出周忱之右者,且有通州运粮之功,朝廷特升其为户部尚书,不就后又改为工部尚书。

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官

在担任江南巡抚期间,周忱为人低调、随和,从不摆官架子,经常与老百姓在一起,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在江南税赋问题上,他心思周密,精打细算,会出主意,办起事来很有章法,因此当地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对于江南所欠税赋问题,周忱首先找到当地老百姓,问他们是什么缘故。老百姓说,交粮食按照朝廷的规矩,得加“税”,但是由于仓库存的粮食日子久了,分量会减少,再加上麻雀老鼠都要吃粮食,这样一来,原本的粮食就会有损耗。

而官府会把预计必有的耗损分量在完粮时附加交纳。但是,对于耗损的部分,地主们却都不肯交纳,官府只好强迫农民负担全部耗损,农民交纳不起,只好逃亡,如此一来,税粮自然越欠越多。

得知税粮拖欠的原因后,周忱结合当地情况,创立了“平米法”,将多附加在老百姓身上的税粮,合理安排,不管是地主还是农民,都一律负担。

与此同时,他又上报工部制定铁斛,按照地方标准制造,凡是以后收放粮食,都必须用统一的标准量器。

除此之外,周忱还经常为百姓考虑,他觉得,农民交粮,所交的粮食必须经过地主之手存放运输,交粮制度紊乱,地主同时又巧立名目,从中牟利。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便越发重了。

周忱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套办法,极大地减少了地主趁机做坏事的机会,也减少了耗损。又经过精打细算,改进了粮食由水路运到北京的办法,大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粮食。

同时,他又把节约出来的粮食设仓储存,叫作余米,逐年积累,以备不时之需。又和他的搭档举办了济农仓,减免了苏州和其他各官府的官田租粮。

1449年10月,明军在土木堡遭遇明朝开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失败,皇帝被俘,举国震动。朝廷怕瓦剌进攻,便打算把通州存的几百万石粮食烧掉,不让敌人得到一粒米。

这时周忱恰好在北京,他听闻此事,立刻给朝廷出了个主意,他主张可以将通州存粮作为北京驻军一年的军饷,然后让各地官军自己去运。这样一来,粮食保住了,同时也解决了驻军的粮饷问题。

周忱在江南很长一段时间的任期内,先后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当他发现河流淤塞时,就用余米动工疏浚,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他的任期内,百姓负担较轻,遇到有天灾的时候,老百姓可以得到及时救济,不但荒年不必逃荒,甚至连税粮也不欠了。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能吃饱饭了,民生自然也就安定了。

在工作上,周忱每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所记内容,除了重要的民生事项外,还有这一天的气候。

有一天,有人向他谎报说:“某一天,长江大风,把米船打翻了”。结果周忱拿出日记一看,这一天根本没有风,一下子就案子破了。还有一次,某人故意把旧案卷弄乱,妄图翻案。周忱立刻指出,你在某天告的状,我是怎么判决的。好大的胆子,竟敢糊弄人!在周忱威严的目光里,这个人只好伏罪。

江南地区的钱粮数目千千万万,只要一经周忱之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并且随时能算出来,谁也欺骗不了他。明朝最强的理财能手,非周忱莫属。

大公无私,为人低调

周忱虽然官至江南巡抚,但他从不摆官架子,闲时,他就骑着马沿江到处走,见到的人都不知道他是巡抚。时间一久,和百姓打交道多了,便像一家人一样,时常去老百姓家里考察,也不带随从,通常在院子里,田野里和百姓面对面交谈,问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等等,并给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

在与下属的共事上,即使面对小官小吏,只要他们能提出合理的意见,也虚心访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有能力的官员,如苏州知府况钟、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莫愚、同州知府赵泰等,他更是推心置腹,遇事与他们开诚布公,反复商量,毫不藏私。对于官员的合理要求,他极力支持,希望各级官员能够各尽所长,办好自己的事。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还是遭到了地主阶级的攻击,被罢官离开江南。他刚离开,户部就把他积累的余米收为官有,储备没有了,一遇到灾荒之年,百姓无粮可救济,一时间又饿殍遍野。与此同时,农民又交不起粮,又大量欠粮、逃亡,进入一个恶循环。

周忱被罢免后,当地老百姓对他十分想念,到处建立生祠来纪念这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祀之。”

甚至在周忱去世后的五十年里,江南百姓仍对他思念不已,以至于在弘治元年,时任兵部郎中的陆容上奏时说道:“自尚书周忱而后不乏多臣,然江南之民至今思慕不忘者,惟知一周忱而已”。

由此可见,周忱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