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仙体系的发展

乐乐包包 2024-05-17 22:22:32

道教对仙真的崇拜涵盖了多个层面,包括古仙人、古老神话传说人物、道家、道教史上杰出人物、历代流传的高道、神异人物等。道教的神仙观念继承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传统,它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民间崇拜的众神,还深受佛教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容性强、层次分明的神仙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先天的神圣、后天的仙真,以及与民俗信仰相关的神祇组成。

道教的神仙体系是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构建的。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神仙被分为六个等级,分别是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和贤人,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领域,共同协助天地的治理,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随着道教的发展,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更多至上神的崇拜,如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等。同时,各派别在吸收旧有神灵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新的神灵,形成了一个多样化但缺乏统一序列的神仙体系。

到了南北朝后期,道教中开始尝试对神仙进行系统的排列。例如,《无上秘要》将神仙分为八个层次:“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死后也给升仙真的希望与机遇)、“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即相当于洞天)“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以至“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每个层次都反映了修行者修炼程度的不同。

梁代的陶弘景在其著作《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对50多位神仙进行了详细的等级划分,共分成七个神团,由天间、人间、阴间三大体系组成,从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的框架构想,设了七个中位,每个中位一般设一个主神,又设左位、右位、女真位、地仙散位等。

进入唐代,道教确立了“三清”作为最高神的体系,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标志着道教神仙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到了北宋时期,道教进一步神化了赵氏王室,创造了一系列的道教神仙,如玉皇大帝,并形成了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四御”体系,与“三清”共同构成了道教神仙体系的新格局。

一般认为,道教神仙体系在两宋时期达到了较为定型的状态,并影响了后世。这一时期的道书,如《上清灵宝大法》、《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详细记载了神仙的等级和职能。宋以来的神仙谱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个层次:最高层是“三清”“四御”或“六御”;第二层是诸天帝,如九天上帝、五灵五老天君、三十二天帝等;第三层是日月星辰,如十一大曜真君、五斗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层是三官帝君、三元真君、四圣真君等;第五层是历代传经著名法师,如玄中大法师、灵宝三师、三天大法师等;第六层是雷公、电母、龙王、风伯、雨师等;第七层是五岳、诸山神及靖庐治化洞天福地仙官等;第八层是北阴酆都大帝、水府扶桑大帝及它们所属诸神;第九层是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役吏等;第十层是城隍、土地、社稷之神等。

1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