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它位于中原核心的河南洛阳,虽然开凿时间稍晚于莫高窟和云冈石窟,但造像数量却高达11万余尊,远超前两大石窟,位居全国第一。
龙门 潜溪寺,1910年。
然而,历史的波澜中,无论是晚清的衰败、民国的纷乱,还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动荡,都无情地席卷了全国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亦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创,部分珍贵的艺术遗产在时代的洪流中遗失,令人扼腕叹息,有的文物甚至彻底消失了……
龙门 潜溪寺,1910年。
特别是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国门的半开半掩,龙门石窟不幸成为了外国探险者、传教士及科学考察团觊觎的目标。他们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踏入这片神圣的土地,实则暗中从事着文物盗窃与贩卖的勾当。
尤为令人痛心的是,自1918年至1935年间,龙门石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无数珍贵的石刻艺术品在贪婪与无知中惨遭破坏,流失海外。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1910年。
日本学者关野贞在其著作中痛心疾首地指出,自民国三年起,众多精美的佛头雕像被无情剥离,成为国际文物交易中的商品,流散至异国他乡。
关野贞的镜头下,1907年的龙门石窟还保留着十尊佛像的完整风采,然而仅仅十一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却令人痛心——九尊佛像已惨遭“斩首”,仅余一尊孤独守望。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摧残,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龙门石窟 万佛洞,1910年。
而在动荡不安的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的决策背后,却隐藏着对文化遗产的无知与漠视。为了修建西山步道,龙门石窟竟被视为障碍,惨遭炸毁,无数佛像在轰鸣声中化为碎片,历史的痕迹被无情抹去。
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1910年。
幸运的是,当龙门石窟尚未被贪婪之手盗凿之际,一位名为查尔斯·兰·弗里尔的美国实业家、艺术收藏家和赞助人,悄然踏足这片古老的土地。弗利尔,这位对艺术充满热情的收藏家,以其对东亚、美国和中东艺术的深厚造诣和丰富收藏而名扬四海。
他曾四次跨越重洋,追寻东亚的古迹与瑰宝。其中,1910年的那次中国之旅,尤其是河南与杭州之行,更是他生命中的一次壮丽探险。他用相机定格了龙门石窟的辉煌,拍摄了大量高清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如同穿越时空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窥见龙门石窟昔日的风采,感受那份未被破坏的宁静与庄严。
龙门石窟 奉先寺 那舍卢大佛,1910年。
当他抵达龙门石窟时,正值河南盗匪猖獗,为确保安全,地方官员特意派遣六名士兵全程护送他的考察队。这支队伍中,既有精通拓片制作的宗先生,又有摄影师周裕泰,以及向导兼翻译南明远,更有忠实的用人和劳工。
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 考察队一行,1910年。
周裕泰,这位技艺精湛的摄影师,为弗利尔捕捉了龙门石窟的无数珍贵瞬间。他的镜头下,洞窟的深邃与雕刻的精细被永恒地定格。
同时,考察队还精心制作了众多浮雕拓片,这些作品与照片一同被保存在弗利尔美术馆的档案部。许多年后,当这些洞窟遭受破坏和盗窃时,这些照片和拓片成为了学者和学生们学习与研究中国佛教雕塑的宝贵资料。
龙门石窟 老龙洞,1910年。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著名的宾阳三洞和老龙洞。那时,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依旧屹立,直至1930至1935年间被盗,后被贩卖至异国他乡。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承载了无数人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