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上山劝降日军,结果却被拖进山洞,最后只找到一条头巾

人间史名人录 2024-03-05 16:50:37

在日军侵华的那段黑暗的历史中,华夏儿女奋起反抗,誓要将侵略者全部驱逐出中国。

在这群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中,有一个17岁的少女,她为了劝降日军,只身前往日军的藏身之所。

然而,日军却没有遵守他们的承诺和少女谈判,反倒是将她拖进了山洞之中。

前来寻找少女的人们,也只是找到了少女掉落的一条头巾。

盟友苏军,征讨日军

如今在黑龙江绥芬河市内的和平公园中,静静地矗立着一尊少女的雕塑。少女那挥舞着的右手似在告别,而她的左手正紧握着一条随风飞扬的头巾。

雕像中的少女,为何会以拿着头巾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呢?

故事还要从苏联在华对日军残余势力的清扫战争讲起。

1945年5月8日,二战的主谋德国战败投降,这也意味着二战计划的彻底破产。然而,此时的日本却仍在负隅顽抗,不愿投降,还在中国作乱。

为了尽快地将日本驱赶出中国,苏联挥师南下,以不可抵挡的气势碾压着在华侵略的日军。

同年8月,苏联对滞留在中苏、中蒙边境的日军发动了进攻。

虽说苏军在人数和实力上都远超日本,但却也迟迟没能将此地的日军全部消灭。

这也是因为此地的日军残部眼见势头不妙,就都撤退到了绥芬河市内天长山一带,想要以此来保存实力,并利用天长山天然的地理屏障来对抗苏军的炮火。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退居到东北黑龙江呢?

这是因为日本一直以来都觊觎的,就是这片拥有着丰富矿产、土地资源的东北平原,在侵华之初日本就制定了以东北为中心,向外扩张的邪恶侵略计划。

为了控制东北,日本还尝试过将日本人“移民”到东北的方案。

据文献记载,彼时共计有35万的日本移民来到了东北定居生活。

当这些移民踏足到这片陌生却丰饶的土地之后,就立马兴办起了学校,想通过向东北的青少年灌输“日本精神”,希望以此能培养出一批可供日本奴役的“中国青年”。

所以,不少东北的学生都被强制教授过日语,那名17岁的少女也是如此。

由于驻扎在东北的日军数量要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花费了很大的功夫,都没能将这里的日军全部消灭。

寻找翻译,劝降日军

话再说回那群逃亡到了天长山中的日军残部,他们来到了山上的要塞处,以此来抵抗苏联。

虽然苏联有想过要通过投射炸弹来消灭山中的日军,可一想到山下还生活着很多无辜的东北人,也就只能作罢。

尽管除去藏匿深山中的日军的难度系数很高,但苏联却并未想要放弃。

于是,苏联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让一个懂日语的人去劝降山里的日军,等到日军“放下屠刀”之时,苏军就能乘势而上,将他们全部降服。

所以,苏联就在当地寻找起了一位日语翻译,而他们找到的正是那个17岁的少女。

少女的名字叫做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她的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是中国人。因为她从小在日本控制的学校中念书,因此才学会了日语。

当苏军向嘎丽娅和她的父母说明了来意之后,立刻遭到了少女的父母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嘎丽娅是自己的独生女儿,怎么能让她去做劝降日军这么危险的事情。

而且,嘎丽娅的父母也曾亲眼目睹过日军的残忍行径。

在他们看来,会逃到山上还不投降的日军,一定是固执的侵略派,如何会被轻易说动。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此时的嘎丽娅却站了出来,表示她愿意当这个翻译。

拖入山洞,留下头巾

嘎丽娅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得到和平,不再有日军的侵扰。

如果苏军这次没能完全赶走日军,那假以时日,可能日军会卷土重来,对东北再次大开杀戒。

出于对和平的渴望,嘎丽娅也请求父母,让她去完成这个任务。此时,苏军也向少女的父母保证他们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好她的安全。

尽管不舍,嘎丽娅的父母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并为她戴上了一条头巾,这条头巾也代表着父母为女儿此行的祈福。

很快,苏军就带着嘎丽娅上了山。虽然日军仍藏在山中要塞的洞窟中不见踪影,但在他们听到熟悉的日语后也给出了回应。

苏军表示,现在大势已定,再抗争也无意义了,不如就此投降,他们也不会太为难日军。在听完苏军的一番劝降话术之后,日军说他们可以投降,但前提是要让嘎丽娅一人和他们谈判。

尽管苏军对日军的这个莫名其妙的提议感到不解,但既然对方已经有着归降之心了,那不如就此推进。对于这个时候的苏军来说,他们也想尽快解决掉这里的日军麻烦。

于是,苏军就跟嘎丽娅说,他们会先在山下等待。

可等到苏军走远之后,这群日军残部却突然出现在嘎丽娅的身后,将她拖入了山洞之中。

或许是日军发动攻击的速度太快了,苏军根本没有听到嘎丽娅的呼救。

在山下等待了许久也未见有任何动静的苏军,立刻觉察出了事情的不对劲,很快他们就赶上了山。

可这一次,他们只看到了山洞前嘎丽娅的那条掉落的头巾。

在这个时候,苏军也明白了日军的固执和残忍,知道他们是宁死都不会投降了。

所以,在当天傍晚,苏联用火炮对准了天长山。据当地的县志中描述,那个晚上,无数的炮弹都投向了山中,绥芬河镇上的房子玻璃都被炮火震碎了。

在猛烈的攻击下,藏在山洞中的日军也被消灭了。可即便如此,嘎丽娅却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绥芬为了纪念这个为抗日献出了自己生命的17岁少女,建立了她的雕塑。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