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士信:罗成原型,有万夫不当之勇,换过4个主公最终却宁死不降

丰丰谈历史 2023-09-15 06:58:01

冷面寒枪俏罗成,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形象。

他是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的第7名,使一手出神入化的罗家枪,一生之中少有败绩,后期更是成为天下的武状元。

他的父亲罗艺是隋朝的臣子,但他早早就跟随表哥秦叔宝起兵反隋,最终投入李世民麾下,帮助李唐夺得天下。

少年将军,银枪白马,俊俏不凡,这是罗成留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深刻印象。

不过,历史上是没有罗成这个人的。

罗成的原型,公认是隋末唐初的罗士信。

他和罗成一样,经历了隋朝-瓦岗-王世充-洛阳的变迁,也和罗成一样,在与刘黑闼一战中,宁死不降,英年早逝。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罗成的原型罗士信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01、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他画像

隋炀帝大业九年,齐郡通守张须陀奉命征讨长白山山贼。

大军正要出发,一个14岁的少年突然拦住了张须陀,请求从军,跟随大军出发。

张须陀哭笑不得:你小小年纪,连穿盔甲都没有力气,怎么从军打仗呢?

少年一听,生气了。他穿上两副铠甲,又挂着两壶箭,在张须陀面前,飞身上马。

张须陀一看,这少年年纪虽小,力气还挺大,终于同意让他随军。

这个天生神力的14岁少年,便是罗士信。

《旧唐书》: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

没过多久,张须陀的大军在潍水和敌军短兵相接。

敌军刚刚列阵完毕,罗士信便骑着马飞驰出来,闯入敌军阵中,刷刷刷地把好几个人刺倒,并砍掉其中一人的脑袋,抛向了空中。

罗士信用长枪皆住这个脑袋,高高地挑起,在敌军阵前往来奔走示威。

敌军都被罗士信的骁勇吓破了胆,无人敢上前。

主帅张须陀当机立断,全军出击,击溃了敌军。

罗士信也跟着追击,没杀一人,就割下一人的鼻子,大胜之后,以鼻子记功。

张须陀彻底被这个少年的英勇善战折服了,不仅把自己的战马送给了他,还把他留在身边,此后每次出征都带着他。

罗士信的勇武表现,甚至传到了隋炀帝的耳中。

隋炀帝命令画师,把张须陀和罗士信战斗时的英姿画下来,挂在长安的皇宫,以表彰他们的功劳。

大业十年,罗士信再次跟随张须陀征讨逆贼。

这一次,在他的战友里,还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秦琼秦叔宝。

然而,这一次征讨,并不顺利。

张须陀率领大军和敌军对峙了十余年,眼看就要粮草断绝。

张须陀决定,先行撤退。敌军若看到他们撤退,一定会来追击他们,那时候就可以趁机偷袭敌军。

不过,偷袭的任务,十分危险。张须陀问部下,谁愿意接下这一重任。

众将士听了张须陀的计划,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主动接下这个危险的任务。

唯有罗士信和秦叔宝站了出来,主动请战。

他们各自率领千人,埋伏在草丛中。见敌军来追击撤退的大军,罗士信和秦叔宝便趁虚而入,攻如了敌军的大营。

他们身先士卒,登上营门,杀得军中大乱,而后放火烧营。

追击的敌军见后方失火,连忙返回驰援。

张须陀立刻就率领大军回头,大坡敌军。

这一场大胜,罗士信和秦叔宝当记首功。

然而,这也是史书记载里,罗士信最后一次为隋朝打胜仗了。

《资治通鉴》:士信、叔宝驰至其栅,栅门闭,二人超升其楼,各杀数人,营中大乱;二人斩关以纳外兵,因纵火焚其三十馀栅,烟焰涨天。

02、瓦岗及洛阳时期:辗转难安

隋炀帝末年,天下皆反。

大业十二年,罗士信再次跟随张须陀出征。这一次,他们征讨的,是大名鼎鼎的瓦岗。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张须陀被瓦岗大军包围,连续4次突围成功之后,回头一看,自己的部下尚未脱离危险,又回去救部下。

最终,张须陀战死沙场。

罗士信得以生还,并被安排到了隋朝另一个大将裴仁基的麾下。

仅仅过了一年,裴仁基就投降了瓦岗。罗士信也跟着裴仁基一起,成为瓦岗的一员大将。

瓦岗的李密和洛阳王世充交战之时,罗士信率领本部兵马,一马当先。

然而,罗士信一人的骁勇,并不能改变全军大败的局面。

他试图突围,却身中数箭,成了王世充的俘虏。

《旧唐书》:败,士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

罗士信骁勇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王世充也有耳闻。

他对罗士信礼贤下士,不仅赏赐丰厚,还和他同吃同睡,终于打动了罗士信,让罗士信为洛阳效力。

然而,王世充对罗士信的优待,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王世充彻底击败了瓦岗,瓦岗的猛将们,也大多投靠了王世充,罗士信在其中,就不够突出了。

又一次,王世充的侄子看中了罗士信的马,向罗士信索要。

罗士信当然不会答应。

可是王世充知道之后,居然强行夺走了这匹骏马,送给了侄子。

这件事发生之后,罗士信也对王世充心灰意冷,不愿意再为王世充卖命。

武德二年,王世充命令罗士信攻打谷州。罗士信趁机率领部下千余人,归顺了唐朝。

03、唐朝时期:战功赫赫,英年早逝

当时唐朝的皇帝,是李渊。

李渊对罗士信这个名声在外的猛将十分重视,亲自派使者去慰罗士信,还赏赐了他5000段帛。

罗士信带来的军队,也由李唐朝廷供养。

就在当年的10月,罗士信率军,趁夜袭击洛阳城外城,一把火烧了清化里,为大唐立下战功。

不久之后,又攻破了洛阳势力范围内的青城堡。

武德三年,李唐和洛阳的决战时刻,终于来临。

秦王李世明亲自出征。罗士信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先是围攻慈涧,打伤王世充的儿子,而后又进攻千金堡。

在千金堡,罗士信遇到了麻烦。千金堡的守军坚守不出,想要拿下,想来会死伤惨重。

罗士信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派了100多个人,怀里抱着几十个婴儿,来到千金堡下。婴儿的啼哭,吸引了守军的注意力。

怀抱婴儿的人声称,他们是从东都洛阳而来,要投靠罗总管。

没过多久,他们互相商量之后,又说:我们搞错了,这是千金堡啊!

转头离去,不肯进城。

这么一番折腾,守军们看到就连怀抱婴儿的百姓都可以来去自如,便误以为罗士信已经撤军。

他们出兵想要追赶罗士信的大军,却被路边埋伏的罗士信趁虚而入,攻破了千金堡。

洛阳被平定之后,罗士信也因功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反唐,仅用了半年,就攻陷了此前窦建德的地盘。

李世民亲率大军,讨伐刘黑闼。作为李世民旧部的罗士信,自然也随军出征。

唐军在打下洺水城之后,李世民命令大将王君廓守城。

然而,洺水城地势特殊。城的四面都有河,河有约50步宽。刘黑闼在城的东北修筑了两个甬道,铆足了劲,要把洺水城打回来。

李世民3次率军想要增员洺水城,都被刘黑闼挡了回去。

倘若刘黑闼的甬道修到了城下,洺水城多半要失守。

情急之下,李世民决定换下王君廓,另换得力大将去守城。

罗士信主动请缨,愿冒险进城换下王君廓。

《资治通鉴》: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

在洺水城的西南方向,有一高坡。

李世民登上高坡,命部下挥动军旗,以旗语向王君廓传达突围的命令。

在王君廓突围的过程中,罗士信趁乱率领200人,潜入了城里,接管了守城的任务。

然而,洺水城的艰难局势,并未因为罗士信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罗士信进城不久,天降大雪,断绝了他和城外唐军的联系,也断绝了李世民的驰援之路。

仅仅过了8天,刘黑闼的大军,就顺着甬道,攻陷了洺水城。

一番力战过后,罗士信成了刘黑闼的俘虏。

刘黑闼相当欣赏罗士信的勇武,想要招降罗士信。

历经了隋朝、瓦岗、洛阳王世充、唐朝4个不同主公的罗士信,这一次,却选择了宁死不降。

最终,罗士信被刘黑闼杀害,年仅23岁。

04、写在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罗士信的人生轨迹,和小说里的罗成非常像。

他们同样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同样是历经隋朝、瓦岗、洛阳王世充、唐朝,同样是宁死不降死于刘黑闼之上。

所以,很多人认为,小说里冷面寒枪俏罗成的原型,正是罗士信。

在唐初,名将济济,罗士信又死得太年轻,不算特别出色。

我们也无法推断,如果他有更多的时间,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

但是他却以罗成的形象,活在了后世的演义和小说当中。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名垂千古呢?

你觉得是不是?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