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毛主席当了22年厨师的程师傅,每次做完饭必销毁菜单,这是为何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8-07 22:25:07

在新中国成立后,厨师这一行业出现了一些备受尊敬的名字,其中,“程汝明”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他不仅以卓越的厨艺为国家领导人服务了多年,还因独特的职业操守而被人们铭记。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御厨”,程汝明为毛主席烹饪了长达22年之久,但令人好奇的是,他每次做完饭后都会销毁菜单。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程汝明的故事要从他少年时说起。他是山东掖县人,北方人对面食的偏爱众所周知,而毛主席作为湖南人,钟爱的是湘菜和辣味。如此显著的南北饮食差异,并未阻挡程汝明成为毛主席的专属厨师。13岁时,程汝明便在天津租界的饭店打杂,那时的他还只是个懵懂的孩子,西餐厅里的繁忙让他初次接触到了西餐的世界。从“法兰西俱乐部”到“犹太俱乐部”,他都留下了勤奋工作的足迹。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厨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程汝明的烹饪生涯逐渐由简单的打杂发展到专注于西餐制作。1939年至1952年间,他在西餐领域潜心学习,磨练技艺,逐渐在天津的西餐圈中崭露头角。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与出色的手艺,他赢得了众多食客的赞赏。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入国家服务,主要负责外交会议的餐饮供应。这些年里,他积累了为国内外贵宾烹饪的丰富经验,也因此被调至铁路局外宾专车,负责车上的西餐供应。他深知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乘坐专车的都是外国官员,必须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因此,程汝明对工作一丝不苟,赢得了无数好评,最终被评为劳动模范。

正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的厨师长李锡吾注意到了程汝明。虽然毛主席来自南方,但他也对北方的面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丰富毛主席的饮食,李锡吾决定为主席招聘一位精通面食的专家,而程汝明则因其在西餐和面食上的双重优势,顺利被调入中央,成为主席身边的专职厨师。

初入中央工作的程汝明虽然厨艺精湛,但他对新环境和流程尚不熟悉,每每遇到问题,他都虚心向李锡吾请教。程汝明的谦逊态度使他迅速融入了工作,他不仅学习了李锡吾的湘菜技艺,还逐渐在为主席的日常饮食服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程汝明与李锡吾之间亦师亦友,两人默契合作,为主席准备一日三餐。

有一次,程汝明随毛主席乘专车到长沙,正值湘江捕鱼的季节,他特意派人买来了两条刚钓上来的武昌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鱼放了半天,直到专车抵达武汉时才得以烹饪。尽管时间延误,程汝明仍然用心地按照湘菜的方式制作了这道菜。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对这道武昌鱼赞不绝口,还在《水调歌头·游泳》里写道:“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毛主席的赞赏使程汝明更加努力钻研厨艺,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程汝明在为毛主席烹饪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细节:毛主席的菜里从来不放酱油。酱油作为调味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毛主席却从不碰它。程汝明终于忍不住,在一次与毛主席的谈话中问起了这个问题。毛主席解释道,小时候他曾在家附近的酱油铺玩耍,一时好奇打开了一个酱油缸的盖子,却看到缸内漂浮着一层白色的、不断蠕动的虫子。从那以后,他再也无法忍受酱油的味道。

程汝明听完这番话后,心中有了新的思考。他开始更为专注于如何在不使用酱油的情况下,使中国菜仍然美味可口。凭借对食材和烹饪技艺的深入研究,程汝明开发出了诸如程府佛跳墙、虾卷、鱼翅通心粉等具有个人特色的菜品,这些菜肴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然而,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厨师,程汝明的工作远不止于烹饪。除了要贴合主席的口味,他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主席的饮食习惯以及他本人的身份信息都属于高度机密,稍有不慎就可能泄露出去。因此,每次烹饪完毕后,程汝明都会第一时间销毁菜单,防止这些信息被人利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