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淮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之关系

正瑜河套 2024-02-12 09:08:20

清朝在借助湘军和淮军度过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地方督抚力量的增强与离心倾向的加剧,导致中央权力逐渐下移,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格局。

湘淮军的崛起,使清朝的兵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湘军出现之前,清朝的常备军主要是八旗和绿营。绿营兵为本地世袭兵制,将领由选拔产生,粮饷由户部调拨,兵权则集中在兵部。然而,湘军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湘军的士兵自行招募,将领必须由统帅亲自选定,粮饷也由统帅筹集,与绿营制度截然相反,导致士兵成为将领的私有财产。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和调度权力,形成了独立的派系。

实际上,近代军阀的雏形正是源于湘军。1861年冬,曾国藩派遣鸿章前往安徽招募新兵,李鸿章依照湘军的建制,组建了淮军,成为另一支强大的军阀武装。自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了八旗和绿营,成为清军的主力。随着湘淮军在各地的征战,各地的军政大权逐渐落入了湘淮系势力的手中。

湘淮势力的崛起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湘淮系地方势力的不断扩张,汉族士绅在中央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道光至同治年间,满洲贵族在封疆大吏中的比例大幅下降,而汉族士绅的比例迅速上升,标志着满汉势力之间的根本性转变。

湘淮军的“兵为将有”特点控制了地方权力,使晚清政治出现了“内轻外重”和“督、抚专政”的局面。这一变化标志着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族经世派力量的崛起,从而改变了清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许多湘淮军的重要将领后来都担任了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按照清朝的制度,总督、巡抚原本应拥有行省大权,但实际上他们的下属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需听命于六部,六部则可以控制督、抚。

然而,随着湘淮军将帅担任督、抚后,这一原有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督、抚们不再听从六部的指令,导致督、抚的权力过度集中。随着这一外重内轻的局面的出现,清政府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征求重要督抚的意见。这些督抚们也积极地干预中央决策。自咸丰、同治之后,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兵卒和粮饷都依赖于督、抚的支持。因此,湘淮军开启的督、抚专政的局面,也为后来的北洋军阀割据纷争埋下了伏笔。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