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帝在位13年,铁腕治国,背后的原因

柏康聊财经 2023-01-13 21:52:01
前言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由于其统治者是游牧者,但又善于学习中原先进文化,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因而它同元朝短短入主中原不一样,因而打破胡人无百年运的命格

说起清朝之盛世,人们必想起康乾盛世,其整整维持将近150年之久,但任何盛世,终归遇到盛极而衰的周律。康雍盛世之久,当中有一个决定性人物,当属雍正皇帝,正是清世宗短短13年的励精图治,改革吏治才使得盛世局面得以维持。

清世宗即位之初,清朝统治已经松动,吏治开始败坏,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这种原因,究其原因还是跟其父康熙皇帝有关,这位少年天子, 8岁登基。青年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军事上削三藩,收台湾、西北击败葛尔丹,驱沙俄,创“多伦会盟”联盟蒙古。

【康熙帝军事成就】

如公元1673年,康熙力排众议,同意撤藩,引发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随即,康熙调兵遣将,历时8年,终于于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维持了西南地区的稳定;

公元1683年,康熙派施琅平定台湾,从而结束南明在中国最后最后一股势力

公元1689年,康熙指挥清朝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巩固中国在外东北的统治

公元1690年,康熙亲征击败准噶尔汗国葛尔丹,将其逐出漠南蒙古;

公元1691年, 多伦诺尔会盟,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附清朝 。

康熙皇帝的一生,是武功赫赫的一生, 而军事频繁的康熙年间,造就晚年的确是清朝国库逐渐空虚。康熙皇帝戎马一生,使得清帝国疆域广袤,但因其对内政确十分松懈,导致康熙后期清朝的腐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尤其康熙宣称以仁治国,对于腐败采取了姑息和容忍的态度,滋生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使得康熙朝后期,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九子夺嫡”。使得康熙皇帝再无精力解决吏治问题

正如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说:“朕在 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

因而雍正皇帝即位之初,本着务实主义,着力解决康熙晚年遗留的问题,年(1723年)元旦, 发出为国计民生进行兴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号召。

改革措施

1.整顿吏治,在地方上实行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从而限制地方对百姓的剥夺,以此增加中央收入,据相关记载,雍正即位之初,中央财政仅剩500余万俩,而雍正13年,国库盈余5500万两,可见其取得成效

2.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给派随时任免得流官,减轻当地百姓负担

3.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地主利益,但维护了王朝的长治久安

4.加大对亏空钱粮官员处分的力度。他一改其父的纵容态度,但凡亏空钱粮者一律革职,并由本人负责归还,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父亲就因此事,导致盛极一时的江宁织造曹家走上没落,究其原因就是上时上层统治者的腐朽

小结

正如近代日本学者稻叶君山说:“帝承康熙疏节阔目之后,稍加清理,遂创定清朝财政之基础。至日后盛运期之财政,实帝之所赐也。譬如农事,康熙为之开垦,雍正为之种植,而乾隆得以收获也。可见正是雍正皇帝的革除利弊,使得乾隆盛世的延续,而百年盛世,雍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