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六)

以丹聊历史 2024-11-05 01:45:42

《美丽新世界》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或许是让人感到不安的关键因素。除去这一点,书中描绘的世界似乎充满了幸福,甚至可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虽然我们本能地抵触这种等级制度,但设想一下,如果AI技术发展到足以取代书中所有劳动分工,那么等级制度是否就能被消除?如果每个人都处于同一等级,所有的脏活累活都由AI和机器人完成,人与人之间不再有等级差异,这样的“美丽新世界”是否更容易被我们接受?然而,如果它更容易被接受,这是否意味着更加可怕?

AI技术:通往“乌托邦”的捷径?

我们目前发展的AI和机器人技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是否有可能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全民幸福的社会?这是否就是《美丽新世界》的最终形态?我们现在是否正朝着这样的世界飞速前进?

男主人公在抵抗“美丽新世界”的尝试失败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厌弃和无奈。他逃到岛上过着艰苦的生活,试图摆脱药物和机器的控制,回归纯真,甚至希望以自身为例,影响他人。

然而,岛上的自给自足和自我鞭挞并没有完全消除他对“美丽新世界”的渴望,尤其是那个女孩的身影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原以为苦行僧般的生活可以让他摆脱对“美丽新世界”的依赖,却发现这些努力不仅徒劳无功,反而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对他的生活方式不理解,甚至不屑一顾,仅仅把他当作奇观。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内心的矛盾和愤怒不断累积,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他最后的抵抗,不愿与“美丽新世界”同流合污,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美丽新世界”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96个胚胎的设定,但单一的价值观导致人们对美好和成功的认知高度一致,这种单一化的模板令人恐惧。此外,人们对痛苦的回避也显而易见。

在“美丽新世界”里,一小撮统治者将人们与所有可能引发痛苦的媒介隔离开来,创造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在今天的社会,我们也主动回避痛苦,例如:工作中被要求情绪管理、对焦虑、疾病、错误的恐惧,以及对冲突的回避,都是对痛苦的回避的表现。

这与“美丽新世界”中对痛苦的规避,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性的共通之处:在面对复杂、难以解决和难以预料的困境时,选择回避。

约翰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这一点十分明显。他和母亲琳达之间也建立了极其深厚的连接,他们相依为命,这种感情和羁绊在他成长几十年的过程中早已根深蒂固。

他的童年和青春是在保护区度过的,享受着自然和美丽的自由。尽管生活艰难,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幸福。

这一点至关重要:即便在困境中,他依然能够感受幸福。这与《美丽新世界》中人们被统一规定的幸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幸福?或许,幸福就是找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并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满足。莎士比亚的作品深深吸引着约翰,为他提供了情感共鸣和精神慰藉;而与琳达在一起的时光,则是约翰生命中最温暖和快乐的记忆。尽管他们的生活充满挑战,但亲情的纽带使他们坚强地面对一切。这体现了另一种幸福:即使面临挑战,依然拥有坚实的依靠。

文明的冲击与情感的挣扎

回到“美丽新世界”——那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后,约翰感到了极大的挣扎。在城里生活的最后几天,他无比孤独,无法忍受这种冰冷机械化的文明。

这凸显了他与整个社会环境的深刻矛盾。他与列宁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对她既有欲望,也有愤怒,这种情感矛盾让他痛苦不堪。

约翰被列宁娜吸引,却又对她顺从和浅薄的性格感到失望。他们的情感完全失衡,而列宁娜对此却毫无察觉。

最终,约翰经历了自我惩罚和救赎。他用鞭子抽打自己,试图以此解脱痛苦,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自杀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后抗议,或许也是唯一的抗议。因为他体验过真正的人类幸福和情感连接,回到“美丽新世界”后,他无法适应,只能选择以死亡作为最终的解脱。

约翰的经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可以自主定义、主动选择的,并且这种选择应该被看见、被尊重、被支持和被鼓励。

《美丽新世界》中的一些设定,例如克隆、人工生育以及睡眠教育,虽然在书中是对婴幼儿进行的洗脑式教育,但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媒体广告和教育体系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感官和观念。消费主义从小就教育人们买新的、扔旧的,不会修补衣物,也不喜欢免费的东西。

这与约翰在大自然中成长起来的经历截然不同。历史上,从古典幸福主义到功利主义,再到社会心理学、快乐经济学,甚至国家幸福指数,众多哲学家和学者都尝试解答幸福的难题。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永恒且迫切的,这也体现了我们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句朗朗上口的话,常常被用来形容幸福的状态。然而,在阅读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之后,我们或许会对这句话产生新的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你是猫,就有鱼吃;你是狗,就有肉吃;你是奥特曼,就有小怪兽打,这样就是幸福吗?这与《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世界何其相似!在那里,你是阿尔法,就生来做阿尔法的事;你是Epsilon,就生来智力较低,从事脏活累活,却感觉不到劳累和痛苦。这种被安排好的“幸福”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幸福是结果还是过程?两种路径的抉择

重新审视“幸福”的定义至关重要。幸福究竟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过程?如果幸福是一个结果,那么实现它的路径至少有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自身奋斗获得的幸福,正如《美丽新世界》中的约翰。他渴望诗歌、莎士比亚和自由,而主宰者认为他实际上想要的是痛苦的权利。

这种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正是约翰所代表的道路。

第二种,则是《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被赋予的幸福。因为你是猫,所以理所当然地吃鱼;因为你是狗,就理所当然地吃肉;因为你是奥特曼,生来的唯一任务就是打小怪兽。

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被给予的幸福。

这两种路径引出了一个选择和分歧:如果认为幸福仅仅是一个结果,那么《美丽新世界》描绘的世界似乎也充满了幸福。但如果认为幸福不仅是结果,过程本身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不会选择《美丽新世界》作为幸福的来源。

这两种选择并没有优劣之分。即使有人认为《美丽新世界》中的生活并无问题,愿意融入其中,享受没有痛苦的世界,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这种选择不高级或不道德。

然而,更值得推崇的是将幸福理解为一个过程。哈维尔曾呼吁“生活在真实中”,即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己的心智,相信自己能够明辨是非,建立道德感,并在这一过程中主宰自己的生命,这正是在过程中追寻幸福的道路。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写道:“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伤,固执地走向幸福。人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

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奋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谬最有力的反抗。” 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幸福的内涵。

你幸福吗?你如何理解幸福?你认为幸福是结果还是过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