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母亲袁行恕有多厉害?一早就看透女儿爱三个男人都不靠谱!

苏小姐的声色 2024-12-28 03:08:29

最近感觉进入信息茧房了,刷到的都是琼瑶相关。

前面写完几篇相关文章后,有朋友问我到底站琼瑶还是林婉珍。

谁都不站,琼瑶私德算是有亏吧,但她一直是上位者,没必要同情。

对于林婉珍则是尊重,但无法欣赏。

在这些八卦人物中,反而是对琼瑶的妈妈——袁行恕女士充满了好奇。

今天文章比较长,谢谢大家耐心阅读

袁行恕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一张图可以看出她的家境有多优渥。

1936年,20岁的袁行恕爱上了自己的老师陈致平,虽然也是书香世家,但书香世家之间也是有壁的,袁家是有钱有文化,陈家则有文化但钱不多。

袁行恕是铁了心,不顾家里的强烈反对,决意要在一起。

原生家庭优渥,兄弟姐妹出色,更显得袁行恕婚后生活的平淡和不如意。

一是贫困。恰逢战乱年代,贫困一直是这个家庭挥之不去的阴影。

到了台湾,分到了一个日式小房子,纸糊的门不堪一击,但是有前院后院,有树有花,搬家那天袁行恕欣喜若狂,琼瑶从来没见母亲这么开心过。

这是结婚后,她拥有的属于自己的房子。

二是袁行恕为了生儿育女,放弃了求学。婚后不久,袁行恕就怀孕了。这个孩子在她眼里,来得不是时候,因为她要上学,因此她不想要这个孩子。也因为情绪不高,加上生活不如意,在一次夫妻争吵中,袁行恕动了胎气,一个成型的男胎,没保住。

这次流产,我不清楚袁行恕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难过,反正,等再次怀孕时,她依旧是不想要。

医生劝她说,是双胞胎,不要多可惜。

母爱在这一刻悄然觉醒。袁行恕决定将孩子生下来。

后来,又怀了三胎,等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怀上小妹,此时琼瑶说,母亲已经认命了,认命生孩子,认命做一个劳劳碌碌的家庭主妇。

小时候,琼瑶一家住在成都,战时大后方,有着难得的平静。因为一个搬家到老家湖南的“错误决定”,一家人在逃难路上,吃了很多很多苦。

特别是袁行恕,一个金枝玉叶,差点被鬼子抓走,困顿过,挨饿过,丢过孩子,自杀过,扒过火车,染过疟疾,被强盗打劫,身上的棉袄都被扒过。狼狈、可怜。

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容易,袁行恕的兄弟姐妹却依旧过着不错的日子。

琼瑶的书中提到一个细节,抗战胜利后,一家人到了上海,第一次对贫困有了具象的感知:一家六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而自己的亲舅舅,住的是大房子。上海灯红酒绿,高楼耸立,他们一家活得像蝼蚁。

琼瑶说,只有在上海,她才察觉到原来我们家那么穷。魔都还是魔都啊。

舅舅好心劝让父亲转行,也一心想资助陈家,但被骄傲的父亲拒绝了,还弄得不欢而散,两家人明面上没有了来往。

袁行恕夹在中间,有苦难言。上海后来物价飞涨,大家都过不下去了,又回到了衡阳,等到去台湾,已经是49年的事了。

台湾的日子,依旧贫困,但好歹安定下来了。

琼瑶也进入了自卑的青春期。

当初,袁行恕对这对龙凤胎倾注了无限希望,取名为凤凰和麒麟这样羞耻play的名字。都说名字不能取得太大,孩子压不住。

果然,这对孩子的成长阶段,一直在打脸。

童年阶段,袁行恕竭力一碗水端平,她反对重男轻女,奶水不足的她,坚持和奶娘一人喂一个,一个月调换回来,绝不偏心。

琼瑶从记事开始,家里都是困苦的,即便如此,她和弟弟们的待遇也别无二致,上学读书,什么都没落下。

琼瑶长得不好看,额头也有块胎记,离母亲心目中完美的洋娃娃相差甚远。袁行恕就夸她嘴巴小,是中国人都喜欢的樱桃小嘴。

只有长大后,因为小弟和小妹的出色,琼瑶索要母爱之路,才开始变得艰难。

父母嘴里说着不偏心,但是眼神不会骗人,肢体语言不会骗人,孩子心里其实都能感知得到,更别说琼瑶这种心思敏感的女孩子。

琼瑶从小安静,喜欢看书,国文读得不错,但理科却是一团糟,偏偏读的学校,又是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小弟从小便展露出画画天赋,年纪小小便拜师孙多慈。小妹则是天才少女,从幼儿园阶段就看出前途不可限量,后来成了一名科学家。

在小妹因为考了98分哭泣时,琼瑶拿着一张20分数学试卷在门外踌躇。

袁行恕的眼神和话语,深深刺痛了琼瑶的心。当晚,她便写下遗书,自杀了。

她的遗书写着:母亲,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

一周后,琼瑶醒来,母女俩抱头痛哭,发誓要重生后,然而琼瑶的情劫又来了。

她爱上了大自己25岁的国文老师。

这段感情,在琼瑶考大学失败,二度自杀之后,彻底曝光了。

那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震动。当母亲知道我居然被一个四十几岁的老师所“迷惑”之后,她的愤怒像一座大火山,迸发出最强烈的火焰,把我和老师全都卷入火舌之中,几乎烧成灰烬。

在琼瑶眼里,母亲的行为是不近人情的,无法理喻的。她用尽一切办法,弄到老师身败名裂,害得老师工作也丢了,人也病了。这样的母亲,让她惧怕不已。

琼瑶不解,都是在19岁爱上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自己的父母竟不能像外祖父母那么洒脱。但袁行恕此刻最痛恨往事重提。

从袁行恕的视角看,琼瑶何尝又不是在重复自己的命运呢。她是嫁给了爱情,但是过得很辛苦,她甚至可以预见女儿的命运,要她妥协放任不管,真的做不到。

于是袁行恕以未满20岁未成年为理由,给琼瑶定下一年之期。

这一年,她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开导、教育,甚至学着来弥补对女儿的爱。甚至,哀求女儿再考一次大学,为此还请了台北最有名的数学老师来家作辅导。

要知道,家里一直是不宽裕,月月闹穷,老师是袁行恕苦苦求来的。

“上了大学,你的眼界就开了,你的世界会辽阔无边,所有最美好的事物,都在大学里等着你!”

20岁生日那天,琼瑶和老师约好私奔的那天,袁行恕大摆宴席,当着所有的亲友跟她道歉,说自己可以放手,只要你跟《梁上双燕》写的那样,可以举翅不回顾,那就去吧。场面极为煽情,尴尬。

琼瑶此刻早已被架得高高的,根本无法开口说离去。

袁行恕成功了!但是她又低估了女儿想要逃离她身边的能量。

初恋这事到了这里,也算是翻篇了。

琼瑶又遇到了穷学生庆筠,从认识到结婚,只有7个月,袁行恕又紧张了:

女儿不考大学在家写作,这庆筠也是个理想主义,无父无母,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却有壮志凌云,居然也要靠写作为生。这两个理想主义,要怎么面对现实中的柴米油盐呢。

母亲的反对,又是因为穷。此举激起了琼瑶的逆反心:如果我命定要穷要苦,那是我自己的命,你就让我去掌握我自己的命吧!

其实琼瑶哪里是想结婚,她是想逃离这个家。

庆筠这个人,眼高手低,遇到事就抱怨女人,动不动就咆哮,真的,和琼瑶的《云水间》的梅若鸿,一毛一样。

某个程度看,庆筠比琼瑶父亲还不靠谱,穷也罢了,身上还有很多毛病,眼高手低,情绪不稳定,软饭硬吃,还小心眼,见不得老婆比自己厉害。

这段婚姻一开始,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等到琼瑶成名,两人才迎来真正的难题:碌碌无为的男人,无法在这段婚姻中自洽。庆筠自视甚高,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开始自暴自弃。

懂的都懂,这种婚姻基本无解。

琼瑶痛不下决心,觉得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她愿意放逐丈夫,做一个安心在家等丈夫回家的女人。

袁行恕却不这么认为:一个苹果,吃到一半发现已经烂了,难道还不丢掉吗?

她鼓励女儿放弃不适合的婚姻,专心搞事业。于是,60年代,琼瑶成功离婚,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

袁行恕有很多直觉,时间和结果一直在证明她是对的。她不看好师生恋,也不看好自视甚高的庆筠,更看不起“别有用心”的平鑫涛。

1965年,袁行恕跟随丈夫,去了新加坡。“母猫不在”这段时间,有两段恋情自由生长。一段是小妹和阿飞的校园恋情,一段则是琼瑶和平鑫涛的婚外情。

如果袁行恕还在台湾,那么这两段感情,一定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小妹那对还好,原本就势均力敌。而琼瑶,又让母亲失望了。

袁行恕洞察一切,她认为女儿完全可以跟平鑫涛公事公办,不能掺入任何感情。

这个世界对男女的评判标准向来双标,这样的感情对于平鑫涛只是风流韵事,但对于琼瑶,是万劫不复。

“出轨的男人都让女人来背黑锅,你现在能够独立,也会赚钱,年纪轻,根本不需要任何男人!你如果够聪明,跟他之间,公事公办!别让他占了便宜还卖乖!”

袁行恕有很多清醒的发言,看透平鑫涛既要还要,想要“人财两得”。

她一向知书达理,但只要触及女儿的事,她便成为一个“泼妇”。考大学是这样,拆散女儿初恋是这样,所以到了平鑫涛这件事上,越陷越深的琼瑶已经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琼瑶对母亲的感情,从文字就可以感受到她挣扎。又敬又爱又怕。饶是如此,一个坚强、遇境而当、坚持自我的半新半旧女性形象,力透纸背。

这辈子,她信赖的爱情,带给她的欢愉不过几年。琼瑶说,母亲个性倔强,父母经常吵架,不是她离家出走,就是父亲被她锁在门外。

后来琼瑶和平鑫涛结婚,袁行恕也对平视而不见,丝毫不给面子。

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性原因,等到晚年,她开始有被害妄想的症状后,大家才后知后觉白,袁行恕患上抑郁症已经很久了 。

琼瑶对母亲,字里行间,是有埋怨的,即使后来她功成名就,母女依旧相爱相杀,远观还好,凑近了一定会擦枪走火。

但是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琼瑶生长在林婉珍那样的家庭,可能也会成为另一个林婉珍。父母的确会决定孩子的起点。

林婉珍的母亲是一个旧时妇女,围着大家庭每天都在做饭,甚至亲自照顾生病小妾的“伟大女子”。她家重男轻女,林婉珍读小学才有自己的名字,书读到初三,父亲宁愿钱拿去赌桌,也不愿意拿去交学费。

她的母亲没有任何话语权。

林婉珍长在这样的家庭,自小沉默寡言,软弱没有主见。

袁行恕呢,家里再穷,也没有催女儿去干活养家,而是劝她考大学,一次不中就考第二次、第三次。琼瑶后来能逆袭,古典文学素养扎实,也少不了幼年时,母亲让她背的几百首唐诗。

她自己,在最难的时刻,可以狠心放下孩子,自己去隔壁城市上班养家。袁行恕一直是个有底气的独立女性。

后来,琼瑶即使是第一段婚姻,一度也靠丈夫养家,她始终是有底气的。她的认知中,不会为男人妥协,结婚这件事,也是由琼瑶主导,结不结婚,要不要离,话语权一直在她那里。

于是她碰到了慕强的平鑫涛,甘之如饴也好,别有目的也罢,几十年如一日地给她提供情绪价值。说到底,也是这对母女之间的因果。

琼瑶的自卑敏感,没有被妈妈看见并得到回应,最终是在平鑫涛这里寻求到了灵丹妙药。

袁行恕在琼瑶笔下,越强势,便可以越为她的叛逆行为找到解释。在琼瑶眼里,母亲并非毫无保留,而是发生在自己足够好的时刻。

但看完她的自传,我却对袁行恕产生极大的共情。扪心自问,若自己的女儿爱上大25岁老师,不考大学,执意做白日梦,我会采取什么行动?可能也不会比袁行恕更高明吧。

都说母女一场,往往是宿命的轮回。站在母亲角度,目睹悲剧重演,还能保持心平气和,追求道法自然,怕是寥寥无几吧。

纵使有些因果还是无法干预,该来的总归回来。琼瑶一生还是幸运的,某种程度上,她也算是替袁行恕活了一遍。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