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提起“烂漫”,我脑子里一下子蹦出来的,是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史湘云娇憨的脸,还有那个春花缭乱、落英缤纷的场景。她喝醉了酒,枕着芍药花在石头上露宿,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绡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忙过来推她,她的口内依然还在嘟嘟囔囔地说着酒令。红楼女儿,生得美丽的多,但生命旺盛的不多,一大半病病怏怏的,但湘云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全不当一回事,醉了直接睡在青石磴子上,也没见她感冒,生命力如此热烈。她是鲜活生动的,有蓬勃的生命力,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兼之纯真懵懂的性情,实在是淘气又可爱。史湘云醉卧芍药裀,是大家公认的《红楼梦》里最美的场景之一,仿如走进了梦幻的乐园,整个花园春深似海、红香烂漫,是人间最纯净的色彩。
《红楼梦十二曲》中说湘云“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我认为这句判词属实。湘云对黛玉确实有时候酸溜溜的,但是换个角度看,从前是她与宝玉跟着贾母住,有一种儿童妒忌新生弟妹夺宠的心理,耍点小情绪的心态是发之于自然。个人感觉湘云并不是对宝玉有什么私情的想法,只是亲如手足的兄妹之情,加一点点青梅竹马小伙伴要被抢走了的危机感和占有欲罢了。她与宝黛的早熟刚好相反。这种心直口快,不拘小节,不是天真烂漫又是什么?发现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时,国人的审美还是很健康的,女演员不会是纸片人、锥子脸、开了十级美颜滤镜也掩盖不住眼神的世故沧桑。彼时整个剧组都是青春少艾的少男少女,个个都有着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的清澈眼神,完全承载得起大观园儿女们身上的一派纯真风韵。
也许因为那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少女向外发射的生命力是那么美好,它代表了生命最本真的力量,能够轻易击中人心,从此,一想到“烂漫”这个词,我的眼前就是漫山遍野的芍药花,硕大饱满有如云霞一般,开至极盛,花瓣忽然散开,扑簌簌如静夜雪落,落在醉酒而卧时铺展开的少女衣襟上。
我觉得《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的画面,再现了《诗经》里的春风,春光,春雨,春水,春花,春草,春歌,春梦,绘出了曹雪芹对于遥远的诗经时代的向往。湘云宛如《诗经》中的少女,娇憨无邪,真率天成。这是在中华民族的青少年时代、在民风烂漫的远方诸侯国、在仲春之月的郊野环境里才可能有的女性形象。她天真烂漫,清新纯朴的个性美,使《红楼梦》全书熠熠生辉。
后来,大观园废弃了,春花凋零了,一朝春尽红颜老,瓣瓣残损的花和片片蜷缩的叶落满山坡。少女的清纯气质是极易损耗的,生活的艰辛、苦难、肮脏和各种名利竞逐,使少女的蓓蕾之美很快被消蚀和破坏。只在梦里回望时,还能看到花园中繁华千花,依旧灼灼,日光透过云层照下来,青山碧水中的一丛丛芍药花,犹如九天之上长明不灭的璀璨烟霞。可凭吊处,一切只是过往云烟,这是回不去的烂漫时光啊!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有一张天真烂漫的脸,眼神闪亮,心灵扑腾。感受春天的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我该如何来形容“烂漫”呢?词语的天空,容纳不下它的绚丽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