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利·波特粉丝有了自己的下一代IP再次大热祖传粉丝“哈二代”现身

觅恬时光体验 2024-11-21 04:45:58

时光网特稿一共8部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目前正在中国内地的电影院中重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千万万的哈利·波特新老粉丝们,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活跃起来。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版海报

那些时隔多年再看意义大为不同的情节(詹姆·波特是否在校园霸凌?)、粉丝们争论多年得不到结论的话题(哈利和金妮为什么突然就“好上了”?)、对于电影改编的种种不满(《混血王子》里面为什么要拍那么多谈恋爱?)、甚至还有关于屏摄是否该被谴责的激烈争论……

“哈利·波特”这一IP,再一次热了起来。

没看过书的在补原著,没看全电影的在抓住重映的机会,更资深的粉丝们则在重温年少时候的梦。

《魔法石》初版书籍

对于初代《哈利·波特》的粉丝来说,这个系列承载了太多珍贵且难忘的回忆。

他们当初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一本接着一本地追随着哈利、赫敏和罗恩的脚步,一同在霍格沃茨的城堡中冒险,面对伏地魔带来的重重危机,感受着友谊、勇气与爱的力量。

自1997年6月26日,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出版以来(简体中文版2000年9月出版),它就以惊人的魔力席卷全球。

全球超过4.5亿册的销量,79种语言的翻译版本,足以证明其受众之广,魅力之大。

从2000年这个系列风靡全球开始,原著作者J·K·罗琳在以每2、3年一部的速度,发布新书——2000年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3年的《凤凰社》2005年的《混血王子》、最终章2007年的《死亡圣器》。

在总共历时10年的出版过程中,每一次新书的问世都如同盛大的魔法节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狂欢。

而从电影接踵而至的上映速度,也是专属IP的“魔法奇迹”——从2001年的电影版《魔法石》开始,2002年《密室》、2004年《阿兹卡班的囚徒》、2005年《火焰杯》、2007年《凤凰社》(这一年书出完了)、2009年《混血王子》、2010和2011年上下两部《死亡圣器》。

无论是原著书籍还是改编电影,都真正做到了让粉丝们“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从这一点来说,《哈利·波特》的粉丝比《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粉丝幸福多了,至少罗琳真的把书全写完了)。

每一次新书发布或新片上映前的漫长等待,都让人充满煎熬却又满怀憧憬,仿佛是魔法之旅乐章的前奏部分。两本新书间隔的时间,就如同哈利在假期与魔法世界暂时分离的日子,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等待的过程中,粉丝们仿佛和书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热衷于构建自己的理论,天马行空地去猜测后续情节,身体力行地在创作同人作品,剑拔弩张地在论坛和贴吧上争论……

这种参与感和想象的乐趣,是只有在庞大又扎实的粉丝群体中,才有机会实现的。

这是对那段独一无二青春魔法记忆的珍视,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情怀,是和《哈利·波特》紧密相连的成长印记。

当年那些曾经为魔法世界痴迷不已的粉丝们,如今有些人已步入成年,组建家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

时光流转,当这些粉丝们成为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接触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逐渐成为“哈二代”时,心情又是复杂中带着欣慰。

有一位海外粉丝很羡慕自己8岁的儿子能迅速读完整个系列,那种一口气读完,迫不及待开启下一本的热情,让她觉得孩子们的阅读体验或许更加酣畅淋漓。

《神奇动物》电影系列

毕竟,他们不用像曾经的粉丝们当年那样,被漫长的出版间隔吊着胃口,而是可以一次性地在魔法世界中尽情遨游,感受从霍格沃茨入学到最终大战的完整故事脉络,体会魔法世界里各种神奇生物、神奇咒语以及复杂人物关系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一切理论无需猜测,所有主菜均已端上桌。

唯一的遗憾也许是,一口气看完7本书、8部正传电影与3部《神奇动物》电影之后,这个IP暂别大银幕,转战美剧的小荧幕了——华纳目前正在开发《哈利·波特》系列剧集,这个项目正处于招募演员的状态中。

另一位中国粉丝在时光网发起的“魔法时光放映季”微博活动中,谈到了自己家的小小“哈二代”——他在孩子7岁生日那年,送给了孩子全套《哈利·波特》的书作为礼物。

“他的眼睛在看到那精美的封面时亮了起来,仿佛真的看到霍格个沃茨特快列车在向他招手。那一刻,我知道一个新的哈迷诞生了”,这位粉丝回忆道。

在这位ID名也很“哈二代”的“Siruis新一代”描绘中,他与孩子经常一起读《哈利·波特》,“每当读到那些紧张刺激的情节时,孩子总是紧紧抓住我的手,仿佛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们讨论哈利、罗恩、赫敏的冒险,争论各个角色的好坏,甚至在吃饭时也会用魔杖(其实是筷子)比划着,模仿书中的咒语。”

“哈利的魔法世界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我的孩子。我相信,这份对魔法的热爱和憧憬,成为了链接我们心灵的桥梁”——这位“哈一代”家长与“哈二代”孩子之间的互动,令人动容。

对于很多已为人父母的粉丝而言,曾经阅读《哈利·波特》时的关注点和如今也有着天壤之别。无论是近日在观看电影重映时,还是在阅读原著时,母亲们的角色尤其值得探讨。

曾经的“哈一代”粉丝们,或许更多地是和主角“救世主/天选之子”哈利产生共鸣,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心潮起伏,渴望像他一样在魔法世界中勇敢冒险,施展神奇的魔法,对抗邪恶的势力。

但如今,当她们以父母的视角重温故事时,却发现那些母亲形象以及背后蕴含的 “爱的力量” 主题——这也是罗琳一直最坚持的主题,变得格外突出,触动人心。

早早离世的莉莉·波特,始终是整个故事坚不可摧的根基。哈利本身并无超乎常人的特殊天赋,是母亲的牺牲之爱赋予了他保护,成为了贯穿故事始终对抗邪恶的关键力量。

曾经年少时觉得 “爱的力量” 作为解决诸多问题的答案,这一设定有些俗套的粉丝们,在成为父母后,会深刻体会到这种力量的真实与伟大。

看着自己的孩子,她们仿佛明白了当初J·K·罗琳创作时想要传达的深意——母亲的爱或许真的有着塑造命运、战胜邪恶、守护灵魂的强大魔力,即便自己不是时时刻刻都在,那份爱也依然会如影随形地守护着孩子。

除了莉莉·波特,像莫丽·韦斯莱这样的母亲形象也深入人心。她对哈利视如己出,接纳哈利成为自己家庭的一员,充当了莉莉之爱的传递者。让哈利这个孤儿能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在霍格沃茨的生活中有了家的依靠——最后还成为了哈利的丈母娘(mother-in-law)。

最后她强忍丧子之痛,杀掉法力看似远超于她的贝拉,可谓是罗琳对“母爱”呼应的神来之笔。

尽管纳西莎·马尔福在其他方面有着诸多让人难以认可的行为,但她对儿子德拉科的爱,让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救赎,并且在哈利的最终结局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不再关心伏地魔是不是胜利”——纳西莎的“危险谎言”,却是战胜伏地魔的关键法宝。

这些母亲形象的存在,让已为人父母的粉丝们在阅读时更能感同身受,也使得他们在和下一代分享故事时,多了一份别样的情感寄托,希望孩子们能从故事中领悟到爱的珍贵与力量。

《哈利・波特》对于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意义与启示,这也在代际之间呈现出多样的阅读体验与感悟。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世界,他们会惊叹于霍格沃茨城堡的神奇构造,好奇那些能让人飞天遁地、变换形态的魔法咒语,为铁三角一次次化险为夷而欢呼雀跃,也会因角色面临的危险和困境而揪心不已。

对于年龄小、阅历少的粉丝们说,他们并不在意为什么《阿兹卡班》电影中小巫师们穿上了牛仔裤,他们也许无法理解“一朵变成鱼的花“最终消失的伤感之处;

他们无所谓饰演秋·张的梁凯蒂是否真的是校花级大美女,他们更没有关注到”哈利·波特之母“罗琳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的种种风波。

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才是最吸引这个年龄段“哈二代”孩子们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成年的粉丝们,除了回忆青春岁月里的那份热爱,在重新阅读时,还能看到许多小时候未曾深刻留意的主题与内涵。

比如故事中所展现的道德模糊性,那些成年角色如阿不思·邓布利多、西弗勒斯·斯内普和小天狼星·布莱克等,他们的故事里都有着复杂的一面,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正如人生本身。

曾经年少时可能只是单纯地崇敬或者喜爱某个角色,可成年后再看,便能体会到这些角色在道德抉择、过往经历中的挣扎与无奈。

这种深度和复杂性,是成年读者更能咀嚼品味的内容,也让他们越发感叹这个系列作品的精妙之处。

《哈利·波特》不仅仅是属于某一个特定年龄段的故事,它有着能触动不同年龄层次心灵的特质,无论是孩子的童真幻想,还是成年人的人生感悟,都能在这个魔法世界中找到契合点。

尽管这个系列原本是面向青少年读者创作的,但它跨越年龄界限,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这个系列就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将老一代粉丝的青春回忆,与新一代的成长紧密相连。

老粉丝们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把这个魔法世界传递给下一代,看着孩子们在其中收获快乐、感悟成长。

而《哈利·波特》也在这种传承中不断续写着它的传奇,继续在一代又一代粉丝们的心中,施展着它那永不消逝的魔法魅力,成为了跨越时空的文化瑰宝,影响着更多人去探索爱、勇气与魔法的真谛。

作者 | 甄子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