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或只有2个结果:近海中国无敌,远洋则是美国占利

南斋孤风中 2024-10-07 18:28:03

上世纪末,冷战后世界局势大变。

美国成了最强大的国家,开始在全球扩大影响力。

它特别关注东亚,尤其是台湾附近的海域。

那时候,中国正在改革开放,虽然在进步,但和美国比还是差得远。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常派军舰到南海巡逻,还穿过台湾海峡,想显示自己是海上老大。

这样做,一方面,是给刚起步的中国海军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也是在给台湾那些想搞“独立”的人撑腰。

但是,情况慢慢变了。

二十多年过去,中国强大起来了。

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决心和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海军,进步特别大。

有军事专家分析,在台湾附近的海域,中国已经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了。

但在远海作战方面,中国海军和美国比还是有差距的。

世界格局与海上力量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与海上力量的消长息息相关。

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海军它不仅是军事力量,更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英国,最先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它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在全球范围内开辟殖民地和市场。

这种模式,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其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成功,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榜样”。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崛起。

它吸取了英国的经验,大力发展海军。

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战后,美国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其海军遍布全球各大洋。

在亚太地区,美国通过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结盟,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

在亚太地区,美国逐步形成了“第一岛链”。

这条防线从日本列岛开始,经过琉球群岛、台湾。

一直延伸到菲律宾。

形成了对中国大陆的半月形包围,深度约1000公里。

这一战略构想,并非凭空而来。

它源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派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

斯派克曼认为,控制欧亚大陆沿海地区,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意图通过密集的军事和不断增加的导弹部署,对中国形成战略压制。

美国的远海能力

从兵力对比来看,美国及其盟友在这一地区确实,拥有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

据估计,美日联军约有30万,美韩联军达70万,美菲联军不少于10万。

这样超过百万的兵力,形成了对中国的强大压力。

一艘航母,通常搭载80余架各型飞机。

包括战斗机、预警机和反潜机等。

这种组合使得航母不仅能在海上作战,还能将军事力量投射到陆地。

例如,尼米兹级航母上的86架飞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空军基地。

当几艘航母组成战斗群时,威力更是惊人。

三艘航母编队,可携带200多架飞机。

这样的空中力量,已经超过许多国家的整个空军规模。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航母发展上起步较晚。

目前,中国有3艘航母下水,但仍处于磨合训练阶段。

在远洋作战能力上,与拥有丰富经验的美国海军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美国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军事基地。

相比之下,中国的海外补给能力还有待提升。

虽然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拓展海外补给点,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美国存在差距。

中国海军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当时的中国海军,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那时的中国,连一艘像样的军舰都难觅踪影,仅有几架从苏联引进的老旧战机。

这种状况,与美国庞大的海军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中国海军从最初的小型巡逻艇,到后来的驱逐舰、护卫舰,实力在逐步增强。

新世纪,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如今,三大舰队的舰艇总数,已突破800艘。

空中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歼20隐形战斗机的服役,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超过200架的数量,为中国空军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歼16等各型战机近千架的规模,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空防能力。

从最初的“以陆制海”,到如今的“近海防御,远海护卫”。

中国海军的发展经,历了巨大变革。

现代化的舰载机、精密的近防武器系统,以及各类先进导弹,构筑了一道海上防线。

这些武器装备,不仅在单体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互为依托、协同作战的整体防御网络。

美国的“窘境”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军事网络。

然而,这种军事存在开始显现出其弊端。

近年来,美国每年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支出。

虽然数字惊人,但却难以维系其全球军事存在的高昂成本。

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原本是美国投射力量的支点。

如今,却成为沉重的负担。

更为棘手的是,美国引以为傲的航母舰队,也开始频繁出现问题。

“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的故障率,居高不下。

不仅影响作战效能,还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这些庞然大物,建造时耗资巨大。

如今又面临高额的维护费用,让美国进退两难。

面对这种困境,美国开始调整其战略部署。

有迹象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远洋封锁,来遏制中国的贸易往来。

在美国战略家看来,中国在近海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海空防御系统。

但在远洋地区,美国仍然保持优势。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单纯的军事优势并不能决定一切。

18世纪末,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封锁了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大陆。

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法国的崛起。

同样,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遏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效果值得怀疑。

自古以来,海上通道就是世界贸易的命脉。

马六甲海峡和波斯湾,这两条重要的水上动脉,输送着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和商品。

控制海上通道,一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英国在19世纪,靠控制这些要道称霸世界,美国在20世纪也故技重施。

但世界在变,形势也在变。

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航母数量将大幅增加。

这意味着,中国在远洋的实力可能会有质的飞跃。

历史上,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都曾因为强大的海军而称霸一时。

中国是否会重复这个轨迹,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美国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困难。

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帝国一样,维持全球霸权的代价是巨大的。

从古罗马到大英帝国,无不如此。

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或许就是历史的重演。

更重要的是,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

就像古代的丝绸之路,那时的世界也是多元共存的。

如今,这种共赢的理念似乎更加深入人心。

真正持久的力量不是来自封锁和对抗,而是来自开放和合作。

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是友好和贸易,而不是战争和掠夺。

4 阅读:1239
评论列表
  • 2024-10-08 18:25

    大家都抛开令人恐惧的“核战”为前题只谈“常规战”那就让霉霸权主义试试?若核常均用就难预测而谁在北美地区有一个或多个军事基地就更难预测,这就看俄罗斯是否有所租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