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期,丽水地方党史人员在搜集当地文史资料的时候,一位名叫朱大修的离休干部,曾向大伙儿讲述了解放前武工队内的一则斗争趣闻。
1949年3月底的一天,曳岭区(位于现位于宣平、丽水交界的曳岭一带)武工队奉上级命令,前往武义县麻垟村与兄弟部队会师,共同反击敌十一师的围剿。
时任武工队司务长的朱大修,与二十余名武工队队员,白天行军一百二十余里,从宣平的安凤后山紧赶慢赶,赶到了武义的麻垟。
在麻垟短暂休整之后,武工队内,人手配备了一支长短枪。随后,上级领导再次要求,让曳岭武工队返回丽水老区,尽速拔掉敌军安放在当地的特务情报站,并伺机袭击敌军的留守机关。
启程的当晚,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水淅淅沥沥地一直下个不停。众人走到下半夜之时,天黑路滑,行进十分困难,不少同志们累得闭着眼走路,一不留神便滑倒掉入了路边的水沟之中。
朱大修跟着队伍一起前行,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前面有人低声喊了句:
“小心,前面有敌情,暂停前进!”
随后,队长周一平将大伙儿聚在一起,指着不远处的村庄,对大家说,前面的那个村儿就是后林畈村,咱们回丽水,最近的路就是穿过村子走。
周一平停顿了一下,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但先前有消息,这个村儿住有敌军,人数估约莫有个三四百人。”
一听前面村儿内有这么多敌人,队员们不禁面面相觑,默不作声。周一平继续说道:
“咱们要是不穿这个村儿的话,就要改道,必须绕弯路多走十来里地,这样的话,还没走出这个地区天就亮了,咱们不仅赶不到原定的目的地,还会立即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下。”
周一平将大伙儿面临的局面说罢,便与大伙儿一起研究对策,短短五分钟之后,众人便作出了决断——冒险穿村儿而行。
周一平随即下令,全体人员持枪而行,众人趁夜强行通过后林畈村,随时准备战斗。
夜雨之中,所有武工队员们默默地取下枪,将子弹推上了膛,大伙儿目光坚毅地看着不远处的村子,等待着队长周一平的最终命令。
“待儿会儿咱们就摸进村儿,”周一平扬了扬枪,补充道:“大伙儿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弄出声响,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惊动敌人。”
夜雨凄迷,众人随后拉开距离,悄悄进入村内,村口没有岗哨,大伙儿沿着泥泞的土路悄然前行。
村子之内,寂静无声,因为已经到了下半夜,敌军上下基本都已睡熟了,只有个别地方还挂着一两盏灯笼,在夜风中不断地摇曳着,灯下偶然闪现的哨兵身影,因为隔得较远,在夜雨中甚是模糊。
大伙儿脚步放轻,尽量避开村民房舍密集的地方(当时,敌人驻扎在村儿内,分散住在村民的家中),在周一平的带领之下,屏息凝神,悄然前行。
走了不多时,大伙儿来到了村东的一座祠堂附近,这座祠堂规模较大,当时里面住了不少的敌军士兵,大门口站岗的那个哨兵与上半夜的哨兵换了岗后,便一直强打精神站岗,此刻正拄着枪,不住地打着盹。
周一平向后摆了摆手,止住了大伙儿的脚步,大家想要穿村儿而过,必然要经过祠堂门口,想要不惊动那名哨兵,非常困难。
怎么办?
有些队员出主意,悄悄摸过去,干掉这个哨兵,但风险较大,一不留意,便会惊动整个祠堂内的敌军士兵们,届时惹动整个村子的敌军,大伙儿可就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周一平环顾了一圈,随即下令,所有人手持枪支,枪口对着那名哨兵,随后直接列队,从祠堂门口径直走过去。
当时的他,赌的就是那名哨兵,惜命不敢吭声。
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由远至近,那名哨兵被脚步声惊醒,他揉了揉眼睛,看向脚步声传来的方向,下一刻,他便如遭雷击一般,呆立当场。
只见一支地方游击队正手持长枪,从黑影中走了出来,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对方看样子并不准备搞突袭,而是沿着门前的土路,向着村外行去。
下一刻,这名哨兵便判断出了对方的意图,这是要借路过去呀!
这?!
这名哨兵顿时犹豫了,但看清武工队员手中枪口的朝向之后,下一刻,他的眼神便立即清澈起来,当即便作出了让朱大修多年之后,依然难以忘怀的举动——这名哨兵将身子轻轻一转,虽然依旧挺直身子站岗,但目光却一瞬也不瞥向朱大修他们这边。
雨夜之中,祠堂下的敌军哨兵,缩在那盏灯笼之下,恨不得能有一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当时,对方是明显发现了我们,但大伙儿在那一瞬间,就好像早已签订好了互不侵犯条约似的,我们走我们的路,他站他的岗。那个哨兵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我们全都穿过了后林畈村,对方也没有任何动静。”
就这样,一众武工队员顺利地穿过了后林畈村,赶在天亮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后来,周队长跟我们讲,他当初之所以敢让大伙儿列队过去,就是认为那名哨兵一定是怕死的,他看大家举着枪通过,自己但凡有任何举动,便会立马被打死,才不会去惹麻烦呢,也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朱大修回忆道。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674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丽水文史资料》,朱大修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