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衰败,中国的渔场舟山渔场,为何会“富极而衰”?

霸苍笙客栈 2024-07-09 05:10:14

舟山渔场是中国渔业的骄傲,被誉为"东海鱼仓"。但不过是短短数十年,这片曾经繁荣的渔场却陷入了生态危机的泥潭。

从年产量占全国1/5的辉煌,到如今"死海"般的凄凉,舟山渔场的变化让人唏嘘不止。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催生了这一令人震惊的转变,让我们就此来揭开舟山渔场兴衰的面纱。

海洋宝库

舟山渔场的繁荣并非偶然,这片位于东海的渔场,占地约5.3万平方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它坐落于浙江东北部,杭州湾以东,恰好处于台湾暖流与沿岸寒流的交汇处。这种独特的水文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舟山群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群岛,由2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形成了复杂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滩涂资源。

这些岛屿和滩涂不仅为鱼类提供了产卵场所,也成为了海洋生物的天然庇护所。暖流与寒流的交汇,更是搅动了海底的营养物质,为鱼群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在这片得天独厚的海域中,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这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平衡的海洋生态系统。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海洋食物链,使舟山渔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洋宝库"。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渔业技术的发展,舟山渔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化捕捞技术的引入使得渔获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到了60年代末,大黄鱼的年捕捞量突破10万吨,小黄鱼和乌贼也分别达到了近3万吨,而带鱼的产量更是高达20多万吨。

这一时期,舟山渔场成为了浙江、江苏、福建和上海等沿海省市的重要作业区,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2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渔业之都"。

在北京的市场上,每10条带鱼中就有7条来自舟山,这一数据生动地展现了舟山渔场在全国水产供应中的重要地位。

渔业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沿海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生态警钟

随着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渔业需求的持续增长,舟山渔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统计,1985年舟山渔场周边的渔船数量仅为6000多艘,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3万多艘。这意味着在短短25年间,渔船数量增加了近5倍。

与此同时,捕捞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现代化的捕鱼设备如声呐定位、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渔民能够更精准地定位鱼群,大大提高了捕捞效率,但是这种高效率也意味着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破坏性的捕捞方式开始盛行。底拖网捕鱼法虽然能够大量捕获鱼类,但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海底生态环境,摧毁了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栖息地。

而雷达网捕鱼法则利用电磁波诱捕鱼类,不分大小一网打尽,导致大量幼鱼被捕获,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衍。

除了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也成为了威胁舟山渔场生态平衡的一大杀手。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中造成赤潮现象也频繁发生,每年的发生次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左右。

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许多鱼类无法正常繁衍。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打击,最终导致了舟山渔场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曾经繁盛的"四大鱼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产量急剧下降。

以大黄鱼为例,其年产量从巅峰时期的10万吨骤降至几千吨,甚至一度濒临灭绝。

这种生态失衡不仅体现在某些物种的数量减少,更严重的是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崩溃。

顶级捕食者的减少导致了中小型鱼类的泛滥,而这些鱼类又过度捕食浮游生物,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这种连锁反应使得舟山渔场的生态修复变得异常困难。

保护与重生之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政府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救舟山渔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休渔制度的全面实施,2017年,农业部宣布将东海伏季休渔时间延长至4.5个月,这一举措旨在给海洋生态系统一个喘息的机会,让鱼类有足够的时间繁衍生息。

为了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政府加大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同时对渔民实行专门的补贴政策,以缓解休渔期间渔民的经济压力。

除了休渔制度,建立海洋保护区也成为了舟山渔场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2018年,浙江省宣布在舟山群岛设立多个海洋保护区,总面积达到了3000多平方公里。

这些保护区不仅包括了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还涵盖了珍稀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在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捞和开发。这些措施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科研人员发现,在保护区建立后的短短几年内,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就有了明显提升,一些濒危物种的数量也开始回升。

在舟山渔场的生态修复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如海藻床修复、珊瑚礁重建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还能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的选择性渔具,能够有效减少幼鱼和非目标物种的误捕。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则帮助渔民更精准地定位鱼群和探测周边环境,避免误伤。

但是生态修复从来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舟山渔场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帮助传统渔民实现转型。随着捕捞限制的加强,许多渔民面临着生计问题。

为此,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渔民转产转业。

一些渔民选择转向海洋养殖业,开始尝试养殖海参、鲍鱼等高值水产品。还有一些渔民则投身于海洋旅游业,将自己的渔船改造成观光船,为游客提供出海体验。

这些转型不仅帮助渔民找到了新的生计来源,还为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

舟山渔场的兴衰史,不仅是一个地方性的渔业发展故事,更是人类与海洋关系的缩影。它警示我们,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舟山渔场的未来,关乎着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关乎着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我们期待,通过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舟山渔场能够重现昔日的繁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信源

极目新闻:2023-02-16 《舟山渔场:从“赶海”到“养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