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斩杀明朝使臣5人,朱元璋一怒要攻打日本,刘伯温:万万不可

君墨谈史书 2024-11-06 18:54:34

大唐盛世 万国来朝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杨载出使日本,谁料一场外交使命却演变成了血腥悲剧。日本南朝权臣怀良亲王不但拒绝明朝称臣纳贡的要求,更是以"使臣无礼"为由,将包括杨载、吴文华在内的五名明使斩杀。消息传回,朱元璋震怒,欲兴师问罪,征讨日本。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代谋臣刘伯温挺身而出,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政治智慧,用五个充分的理由,说服了这位"胜者为王"的开国皇帝放弃征日计划。这一历史抉择,不仅体现了明初统治者的理性决策,更为后世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深刻启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汉代开始,便有不少日本使者和学者踏上漫漫求学路,横跨汪洋,来到这片神州大地。

大唐盛世,更是迎来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团浩浩荡荡,十六次成功访华,平均每二十年就有一支使团抵达长安。

这支使团规模庞大,堪比一个完整的行政机构。使团中既有专门负责公务的行政官员,也有记录见闻的文史学者,还有精通汉语的翻译人才和负责后勤的杂役人员。

他们来到中国,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使者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的文字、制度、科技、艺术,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带回日本。

日本对中国的学习热情持续了数百年之久。他们不断吸收和消化中华文化的精华,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日本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开始走上强国之路。这个曾经虚心求教的学生,渐渐对昔日的老师产生了轻视之心。

十三世纪后期,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元朝两次征讨日本。忽必烈汗派出庞大舰队,意图将这个岛国纳入版图。

可天意弄人,两次东征都遭遇了巨大的台风,史称"神风"。强大的元朝水师全军覆没,这让日本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

他们开始认为,连强大的蒙古大军都无可奈何,这片岛国就是"神国"。日本武士的骄傲与自负开始在内心滋长。

十四世纪初,恰逢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与中国五六世纪的历史何其相似。

就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一些失意的南朝封建主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他们纠集武士、商人和浪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

这些海上暴徒,就是明史中记载的"倭寇"。他们从辽东、山东一直闹到广东,给沿海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建立的大明王朝不得不在沿海修筑十六座城池,组织民兵进行防御。这场旷日持久的海防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朱王兴朝 百废待兴

大明王朝的建立,宛如一轮旭日冉冉升起。这个由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

然而,新朝初立之时,内忧外患依旧存在。北方局势尚未平定,西南地区也不太安稳,整个国家可谓是百废待兴。

朱元璋深知,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尽快恢复经济、稳定民生。但沿海地区的倭寇问题却像一根刺,不断困扰着这位新君。

倭寇们打着游击的旗号,在沿海地区四处流窜。他们或劫掠村庄,或抢夺商船,无恶不作,让沿海百姓叫苦连天。

朝廷不得不在沿海地区加强防御,调派重兵把守要塞。这些举措虽然遏制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但也耗费了大量军费。

更让朱元璋不能容忍的是,日本对大明的轻视态度。在他看来,作为天朝上国,理应受到四方来朝的尊重。

朱元璋决定派出使团前往日本,昭告天下大明已立。这支使团由杨载担任正使,吴文华为副使,随行还有数名朝廷官员。

使团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求日本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建立朝贡关系。这在当时的东亚秩序中,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安排。

然而,日本此时正处于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南朝势力虽然在衰退,但权臣怀良亲王依然把持朝政。

怀良亲王接到明使到访的消息,并没有按照外交礼节接待。他不但拒绝了明朝的要求,还指责明使态度无礼。

在怀良亲王看来,日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仰望中土的蕞尔小国。元朝两次东征的失败,让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况且,南朝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权力斗争。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向明朝称臣,必然会影响到他在国内的威望。

于是,怀良亲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下令将杨载、吴文华等五名明使斩首,并且传回一封挑衅意味十足的回信。

这封信中写道:"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吾何惧哉。"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战。

消息传回大明,如同一记晴天霹雳。自古以来,斩杀使臣都是国与国之间最严重的挑衅行为。

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勃然大怒。在他看来,日本这种蛮横无理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大明的国威。

刘贤献策 皇恩罢征

朱元璋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征讨日本之事。在他的设想中,大明水师远比元朝更为强大,足以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收入囊中。

殿内群臣正在各抒己见之际,刘伯温从人群中走出。这位在大明开国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谋臣,向皇帝深深一拜。

"陛下,臣有五点见解,恳请陛下三思。"刘伯温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群臣纷纷侧目,等待这位智者的高见。

刘伯温展开分析,从军费开支谈起。远征日本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而大明刚刚建立,正是用钱如流水的时候。

光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就需要耗费大量钱粮。征战海外,补给线过长,后勤保障的压力会让国库不堪重负。

刘伯温接着谈到了战争伤亡的问题。元朝两次东征的教训就摆在眼前,海战风险极大,将士们的性命比金子还贵重。

一旦战事不利,伤亡过重,必然会引起民间反战情绪。百姓们刚从战乱中喘过气来,可经不起新的战火摧残。

第三个理由涉及到治理成本。日本民族性格刚烈,就算攻下来了,治理起来也是个大问题。

语言不通,文化有差异,再加上岛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治理成本恐怕会超出预期。想要真正统治日本,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是打不住的。

刘伯温还特别提到了日本的地理环境。这个岛国地震频发,自然灾害不断,即便是打下来了也是个烫手山芋。

"陛下,此地就算是白送,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去当官。"刘伯温的这句话引来了群臣的会心一笑。

最后,刘伯温总结道,日本不过是弹丸之地,得之无益,失之无害。与其耗费国力去打一场没有意义的仗,不如把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

朱元璋听完这一番话,陷入深思。刘伯温确实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御座之上的朱元璋缓缓点头。这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开国皇帝,最终被刘伯温的理性分析说服。

征讨日本的旨意就此作罢。朱元璋不但放弃了报复计划,还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这道旨意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更是在为子孙后代定下基调。朱元璋告诫后世,切不可轻易对日本用兵。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虽然性格刚烈,但在重大决策上并非不讲道理。当刘伯温提出这些中肯的建议时,他能够理性地权衡利弊。

这一历史抉择,体现了明朝开国君臣的战略眼光。他们没有被一时的冲动和愤怒冲昏头脑,而是从长远的国家利益出发做出决定。

明亡倭寇 历史轮回

朱元璋的深谋远虑并非没有道理。到了明朝后期,这个决定的智慧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内乱之后,逐渐走向统一。到了十六世纪末期,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枭雄崛起于东瀛。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并不满足于一隅之地。这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家,打出了"掠朝鲜,取明国"的旗号。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派遣大军渡海侵略朝鲜。朝鲜王朝面对强敌,向明朝发出了紧急求援。

作为东亚地区的宗主国,明朝不得不出兵援助属国朝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抗倭援朝战争。

明军在1593年一度占据上风,但战局很快陷入胶着。双方在朝鲜半岛上展开了持续数年的拉锯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七年,明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十万大军伤亡,数百万两白银消耗,国力大为削弱。

更让人遗憾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明军不得不在万历二十六年撤退到汉城。

主帅杨镐因为战争失利,被朝廷革职查办。就连推荐杨镐的内阁大学士张位,也受到了牵连。

就在明朝朝野上下为战局焦虑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日本主帅丰臣秀吉突然驾崩。

丰臣秀吉的死讯,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日军群龙无首,纷纷扬帆返回日本。

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画上了句号。正如《明史·日本传》所记载:"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

明朝虽然摆脱了战争的泥潭,但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这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反观两百多年前朱元璋的决定,不得不说是明智之举。如果当时贸然出兵日本,恐怕会给刚建立的明朝带来更大的损失。

刘伯温当年提出的那些忧虑,在抗倭援朝战争中一一应验。远征所需的巨额军费、漫长的补给线、惨重的伤亡,都成为了明朝难以承受的负担。

这两段历史形成鲜明对比。朱元璋时期因为有刘伯温的谋略,避免了一场消耗战;而到了万历年间,明朝却不得不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当年朱元璋放弃征讨日本的决定,被后人称赞为明智之举;而两百年后的抗倭援朝之战,则成为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一。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国家决策既要有维护尊严的勇气,更要有理性权衡的智慧。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实力、时机和战略考量缺一不可。这或许就是朱元璋和刘伯温给我们留下的千古wisdom。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