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选魏延镇守汉中,魏延到底什么地方强过张飞

悲欢离合三味评 2024-04-27 06:04:58

刘备为何弃张飞而选魏延来镇守汉中?

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经过近两年的鏖战,终于击败曹操,夺得汉中,为了能保全这块来之不易的战略要地,刘备准备在众将之间挑选一人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以为此人必定是与刘备亲如手足的张飞,就连张飞自己都认为汉中太守非他莫属,但刘备最后却将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魏延提拔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使之一跃成为众人瞩目的封疆大吏

按理说,关羽和张飞皆是万人敌,都是当世名将,又是跟随刘备最久的人,一人坐镇荆州,一人镇守汉中,再合适不过,那为何刘备没有选择张飞呢

其实,张飞的性情一直都是刘备的心病,当年陶谦将徐州送给刘备,刘备让张飞防守徐州重镇下邳,但张飞与陶谦旧部曹豹闹矛盾,打算除掉对方,结果曹豹趁刘备与袁术对峙之时,勾结吕布袭取下邳,搞得刘备进退两难,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块地盘就这样被张飞丢了,连家眷也陷于吕布之手

如果将汉中交给他,一旦出现意外,那么这次就不仅仅是汉中失守的问题,搞不好刘备毕生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从此万劫不复,再加上史书中说张飞为人“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而且酒品奇差,喝醉后动不动就无端打骂士卒,如此乖戾的性格,刘备岂能将镇守汉中的大任交给他

而魏延虽然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其身世和担任汉中太守之前的事迹,史书中也是一笔带过,只是说他以左将军部曲的身份,随刘备入川,之后因功被升为牙门将军

但我们并非那段历史的亲身见证者,后人不知道魏延镇守汉中之前的表现,并不代表刘备也不知道,随刘备入川时,魏延的身份还只是刘备的部曲,没有任何职位,但仅仅7年之后,就晋升到了蜀汉武将的第一梯队,因此,以刘备的知人之明,这份任命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十足的考量,其中有两点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个原因是,汉中的战略地位要低于荆州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两个北伐方向分别为秦川和宛洛,秦川方向是以汉中为跳板,蚕食雍凉,进而攻取关中,但汉中与曹魏的关中地区中间隔着茫茫秦岭,如此崎岖复杂的地形,对进攻一方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补给线也是个非常大的难题,因此,从秦川方向北伐只能步步为营,不但见效慢,也会给曹魏留出充足的应对时间,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屡次北伐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而宛洛方向就不同了,从荆州向北,只要拿下襄樊,曹魏的许都就会暴露在北伐大军的眼皮底下,进而可挥师向西直取洛阳

而此时刘备已年过六旬,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宏愿,刘备必然倾向于见效更快的宛洛方向,用重兵从荆州北伐,而秦川方向则可作为偏师,牵制一部分曹魏兵力,因此,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才不顾群臣劝阻,坚持伐吴,目的就是为了夺回荆州,方便北伐

而汉中的战略意义不在于进攻,而在于保全西川,丢了汉中,则益州不保,因此,荆州需要的是一把尖矛,能轻易撕开曹魏南线防御,为北伐大军打开缺口,所以刘备让关羽镇守,而汉中则更需要一面厚盾,所以刘备才选择了比张飞更稳的魏延来镇守,另外魏延接下来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刘备没有选错人的想法

第二个原因是,魏延对汉中的防守策略得到了刘备的青睐

据史书记载,刘备在庆功宴上问魏延对镇守汉中有什么想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话乍一听有点口无遮拦的感觉,但实际上,恰恰是这句看似吹牛的话更加坚定了刘备把汉中交给魏延的想法,一个“拒之”一个“吞之”,充分体现了魏延对汉中独特的理解以及对刘备战略意图的清晰认识

所谓的“拒之”,是魏延很清楚刘备北伐的战略重心在荆州,而自己的任务就是保住汉中,因此刘备不会在汉中投入太多兵力,一旦曹操亲率大军来犯,自己跟曹操硬碰硬的打野战,几乎没有胜算,所以只能在曹军来到之前,坚守各条通道上的险关要隘,利用地形优势让曹军无法进入汉中,拒敌于国门之外

而“吞之”则是说假如曹操派一个偏将来犯,则可把他放进汉中,然后封锁曹军退路,并利用漫长不便的补给线拖垮这支孤军深入的曹军,最后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歼灭来犯之敌

因此,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魏延不但对汉中的战略位置有充分的了解,更对防守汉中的策略有明确的规划,来多少敌人,干多少活儿,所以,当魏延说完这句话后,刘备非常满意,史书中用了“先主称善”四个字表达了刘备对此的认同,而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在他担任汉中太守期间,曹魏丝毫没有染指汉中的机会

0 阅读:106
评论列表
  • 2024-04-29 19:32

    魏延是大将之才,刘备比诸葛亮会用人

  • 2024-04-27 10:10

    张飞丢过徐州,让刘备伤透了心,现在还怎么敢让他守汉中,再丢咋办?

  • 2024-08-25 21:46

    刘备为何不用魏延,而选张飞镇守阆中,张飞到底什么地方强过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