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比之于军事还要困难,因为干政治的要钻进污秽龌龊的社会里去。”这是蒋介石对于政治生活的感悟。
蒋介石
蒋介石一辈子结识过的人无数,信任的人却很少,其中有一个人,可谓先是深得蒋介石信任,后又两次对老蒋落井下石,此人是谁?老蒋又会如何处置?
命运的起点在蒋介石的一生中,对不信任的人常常“杯酒释兵权”,白崇禧、张学良等将领都体验过他的雷霆手段。
但有个人深得老蒋信任,此人位至国民党八大金刚,可以说是老蒋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国民党八大金刚
但这人却两次对老蒋落井下石,又一次次背叛他,他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手下统领着八个有力干将,人称“八大金刚”,而这八大金刚之首,便是何应钦,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让他得以担当这样的重任?
何应钦于1890年出生在贵州兴义,祖辈做过军人,后来又转去经商,过程十分坎坷。
何应钦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说是出身贫寒也不过分。但是因为家里人经商,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因此即使在困顿中也坚持让何应钦读书。
何应钦
何应钦也非常争气,小小年纪便已显示出傲人的才智和天赋,19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兴义高等小学堂,1907年,从全贵阳省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贵阳陆军小学征选名单中的一员。
后来,何应钦又参加了清政府陆军部举办的留日学生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并前往日本留学。
这开挂一般的人生剧本也将从这里开始转折,当时蒋介石也在何应钦所前往的日本学校就读,只比何应钦高了一级。
这些留日学生在海外接触了革命思想,又恰逢孙中山先生已经于日本东京创办了革命组织同盟会。
孙中山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组织的纲领,这十六字纲领与留日学子们的革命思想不谋而合。
于是这些学生们纷纷选择追随孙中山,决心投身革命事业,这其中便有何应钦。
何应钦明志之后,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他果断抛下日本的学业,选择回国参加革命。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中华民国的实质权力掌控在其领导的北洋军阀手中。
革命党人为推翻袁世凯统治,接连发动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何应钦彼时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积极拥护者,都亲身参与了这些革命,然而随着这些革命的失败,他也只能重新回到日本继续学业。
1916年,何应钦终于学成,再次归国的感受不同以往,犹如逆袭:以前他只是革命活动中的一个小炮灰,而这一次,他甫一归国,就在黔军中担任要职,成为了黔系军阀的一员骨干。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可谓是职位和经历都有了,这时,他与蒋介石再次重逢,两人的命运也从此紧紧纠缠在一起。
何应钦
命运的抉择之一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黄埔建立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
在招兵买马的过程中,他又遇到了曾经的校友何应钦,此时的何应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因此蒋介石极力招揽他到黄埔军校来任职。
何应钦也表示愿意追随孙中山和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副总教官正式加入进来,随后在一系列东征西打的战役中逐渐打出了名气,可以说是凭借实力得到了蒋介石由衷的欣赏和信任。
要知道,能得到老蒋赏识和信任的人并不多,如果何应钦能够一如既往,忠诚、坦然行事,也许他最后的结局和命运将会大不相同。
然而,随着1925年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何应钦想要上位、取蒋介石而代之的野心越来越昭然若揭。对他来说,国民党此时的内部混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在这个混乱当口,以白崇禧、李宗仁为首的桂系联合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等,一起逼迫蒋介石下台。
这时,何应钦面临着站队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是他和蒋介石分裂的开始。
何应钦分析认为,蒋介石此次已是无力扭转局面,不下也得下。因此,他明面上还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但实际上暗度陈仓,转与桂系相勾结,暗中支持他们逼蒋下台。
逼蒋下野的大会上,白崇禧当众在会上发言,要求蒋介石离职,此时场面一片寂静,蒋介石一言不发,缓缓扫视了众人一遍后,回眸将目光落在何应钦身上。
这是同他一起在日本留学的老同学,也是他一手挑选,一起亲历沙场的爱将。
年少时他们意气风发,志趣相投,认为革命需要知识,因此在日本留学时就互相赏识;回国后他们各自历练,又聚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的默契更胜从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心知肚明对方的意思。
他以为,共同经历了这么多,何应钦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然而,当炯炯的目光落在何应钦身上时,他竟然不敢抬头与蒋介石对视,而是垂下头一言不发。形势不言自明,这样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何应钦的内心不是没有过挣扎,他即使不抬头,也能感受到那两道目光如炬,好像要把他的胸膛烧穿一般,但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出身寒微,满大街乱窜的革命小跳蚤了,他要权力!
他知道自己背叛了蒋介石,但他还是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权力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蒋介石的眼神由愤怒变为失望,最后变为落寞,被自己信任的兄弟背叛原来是这样的滋味。
然而,正当何应钦以为大权在握时,蒋介石卷土重来,原来国民党内部始终矛盾不断,争端之下,无人可治。
此时,蒋介石带着力挽狂澜的本领重新归来,肃清了国民党内部,重获大权。
何应钦一时傻眼,他不知道的是,蒋介石非常记仇,睚眦必报,更不用说是被自己信任的爱将所背叛了。
蒋介石的报复来得很快,1928年,蒋介石趁何应钦因公前往南京时,将他所担任的所有官职统统撤销,另给他了一个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的职位。
何应钦
面对这样一套绵里藏针的组合拳,即使知道这是明升暗降,何应钦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也算是为自己的第一次背叛付出代价。
然而,何应钦自己大概也想不到,自己也算才华横溢、果断老练之人,竟然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命运的抉择之二1930年,国民党的派系争斗达到了高潮,中原大战一触即发,战事当前,蒋介石所率领的军队却士气不振,节节败退。
蒋介石
现在,命运的选择题又降临在何应钦身上,是发挥自己的所有力量,挺身而出帮助蒋介石扭转战局;还是听之任之,任由局势一颓再颓?
何应钦又一次做错了命运给予他的选择题,面对问题,他选择敷衍了事,对于行军布局的意见草草带过,如同走个过场一般,没有发挥出英明将领应有的实力。这样的操作怎能瞒过蒋介石的眼睛?
何应钦看着蒋介石节节败退,本以为这一次能够顺利夺权,但谁承想,蒋靠着拉拢人心的一套手段又成功扭转了局势、转危为安,何应钦再次夺权失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实际上是以此为借口趁机围剿中国共产党成员,何应钦作为曾赴日留学的亲日分子,对蒋的主张表示支持。但蒋介石下一步的动作就让他悔不当初。
1935年,蒋介石要求何应钦出面,与日方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众所周知,谁出面签订这样的条约,谁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民族之耻。
而蒋介石此举显然是想让何应钦替自己背锅,也是在报复何应钦。何应钦为表示自己对蒋忠心,明知晚节不保也只能答应出面签约。
西安事变后,何应钦想夺权的心思又死灰复燃了。事件爆发后,各方应对西安事变的方式不一,我党此时派出了以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次事变。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也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反观何应钦,他将此次事变视为自己从政路上的一次转机,顺势提出,要打着救蒋的旗号进攻西安,若是蒋在混乱中死了,自己就可掌大权,若是蒋没死,自己也能搏一个“英勇忠心”的美名。
西安事变
宋美龄听说此事后便立刻责问何应钦,是否是想借机取蒋介石而代之,何应钦则反唇相讥,说宋美龄只是一介妇人,不配谈此家国大事!宋美龄怒不可遏。
不得不说,何应钦的这个如意算盘打得是真好。然而,西安事变最终在我党的敦促下和平解决。
何应钦的“完美计划”算是落得了一场空!但是,宋美龄事后将此事告知了蒋介石,蒋介石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个曾经的同学,信任的爱将,蒋介石终于承认自己是看错了人!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何应钦又当上了第四战区的司令官,为什么蒋介石还要重用他,一而再,再而三背叛自己的人?
七七事变
从政之路彻底终结其实,蒋介石何尝不想让何应钦付出背叛自己应有的代价,但何应钦在国民党内资历很高,也颇有威望,在黄埔军校时也是左右逢源。
无论是在国民党内,还是面对黄埔系,何应钦都是一个重量级元老。因此,直接对他下手恐会引起国民党内外大乱。
但蒋介石的报复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他开始了他强大的绵里藏针打法,温水煮青蛙,让何应钦去做总司令。这个总司令听着权力很大,但其实是外强中干的空架子,能做的事极其有限。
何应钦
自此,一连串的政治调令接踵而至,何应钦的各种权力身份都被层层剥去。在何应钦失望之时,蒋介石“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的手段又开始了,他派何应钦代表中国去参加日本的受降仪式。
何应钦十分感动,参加受降仪式就可以一洗之前签订《何梅协定》的耻辱了,他认为这是蒋介石给自己当年替他背锅的补偿。
参加受降后,何应钦本以为自己与蒋介石的种种恩怨也算是就此了结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194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其中两个要职分别由陈诚和白崇禧担任。
而自己,竟然只落得一个重庆行营主任这样的虚职。不仅如此,蒋介石还派何应钦去美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长,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彻底让何应钦淡出了政治中心。
日本投降
何应钦被老蒋的种种手段彻底“整怕”了,即使是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后请何应钦出山,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长,何应钦都连连婉拒。
蒋介石看何应钦已经彻底被自己“治服”了,便秘密地授意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但渡江战役之后,何应钦就立刻辞去了身上所有职务,想去美国度过自己的晚年,
然而,蒋介石对他的控制永远不会停止,更不会就这样放过他,所以他只能带着家眷随蒋赴台。
果然,到了台湾后,蒋介石一恢复职权,就立即将何应钦排挤出国民党的中心圈层。到了这时,何应钦的政治之路就真的戛然而止了。
何应钦
这就是蒋介石想要的结局,那就是亲手给予、又亲手夺走曾对自己落井下石的人最渴望的东西:权力。
而这个曾经的国民党二把手、亮眼的风云人物对此已无能为力,就在与蒋介石的种种恩怨纠缠中,永远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