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被混淆的银锭品种——北京松江银3

龚博钱币 2024-10-11 10:43:19

整体而言,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北京松江锭实物虽在外形上类似江苏地区的苏砣,但铸工则普遍粗糙而远远不及后者。苏砣由于长期作为税锭上缴之用,在制作工艺方面要求较为规范、严格,所见大都锭面平整,边缘平滑柔顺;相比之下,松江银的铸造工艺则显得较为随意,锭面相对粗糙,乳丁亦不规整(多数呈现出不规整的扁平状态),不同实物之间有时差异明显。宫下忠雄在《中国幣制の特殊研究》中提到:“私炉虽也有铸造重五十两的银锭,但多半是重十两左右的足银及重二、三两至五两,形状、重量不定的松江银”。另外服部宇之吉在其于1907年10月完成的《清未北京志资料》中描写当时北京市场上流通的银锭时称:“银块之形状除五十两,十两之马蹄银外,还有一两至五两左右之馒头形银及碎银等。其中,五十两、十两之马蹄银为足纹,市场上使用最多者为五两以下之松花银(应即松江银)”。这些资料中对松江银的描述与目前松江银存世实物较为吻合,重量方亦然。在现存的实物中,除了少数大致达到了满足五两的标准以外,大部分是不足五两的,之间重量差别甚大。

清代北京五两银锭(京砣) 公博评级AU58

在成色方面,宁寿堂《银谱》中对当时大多数的地方银锭多是以传统纹银为标准基础作了高低不一的“申水”评价,而对“京都撇子”的成色描写,则是从“去一二色”至“去五六色”之间不等,显示出这种乾隆早期的北京圆型锭不仅在成色上显得较为低劣,做为同一类型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成色上也变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清中期以后,松江银已发展成为北京商用银锭的主流,其成色也可满足本地行用的标准。在此之后,随着珠宝市官炉房的出现,10两元宝形十足银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不过由于松江银在北京习用已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为商民所接受。服部宇之吉在记录1907年北京银锭成色时描述:“关于银之成分,足银为纯银之意,当然实际上亦难免含有少许混合物,但总算可视之为纯银。称高银子者,意为成分优良之银,据称纯银之含量为千分之九百八十以上。通常于北京市场之所谓松江银,即此高银子之谓也。至于此银以下者,既无特种名称又无一定之常例”。清末,“北京还在使用的银两主要为十足银和松江银;十足银系公估局估定十两重之银锭,市上最为通用,作为十足行使。如实际化验,尚不足纯银九九;松江银在当地通用作次九七六成色,实则九七二"。作为京师本地银两的松江银何以成色偏低,确实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推测这种现象主要与其长期作为商用通行而非官方正途税锭的实用背景有着直接关系。

清代北京五两银锭(京砣) 公博评级AU58

相比之下,南方的苏砣由于多用作税锭的身份,其较高的成色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存世的松江银锭实物大多品相较差,不少存在着乳钉被敲扁,边沿遭锤平,以及锭底/面被多处凿砍等情况,这是松江银这种周行银两长期流通于市场,频繁过手于银钱业与商家之间但成色向无保证的生动写照。光绪三十二年珠宝市公议局设立以后,松江银并未纳入以十足银为主的公估体系,使其成直至清末少数一直未得到公估制度监督的主要清代银两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松江银在成色及铸造上的表现欠佳,亦是后来造成元宝形十足银大行其道盛行于世的主要原因之一。(未完待续)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