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定远舰”,致敬甲午英雄(上)

博物影苑 2024-03-17 22:50:39

甲午海战清政府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被日本联合舰队击败,相信每一个国人都不会忘记。踏上停泊在威海湾畔的“定远”舰,感慨颇深,它是全亚洲第一艘按原型1∶1完整复制的清代军舰,其外观与历史原舰完全相同,昔日定远舰的悲壮历史不仅浮现眼前——更多精彩,欢迎加个关注,点赞评论。

北洋水师“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全长:94.5米,水线长:91米,最大宽:18.3米,功率:6000马力,航速:14.5节,属于一等铁甲舰。其设计以德国“萨克森”铁甲舰的舰体方案为基础,吸收采用英国最新式铁甲舰“英弗莱息白”的斜连式主炮布置法,融汇二者的长处,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新式的铁甲舰,被誉为“遍地球一等铁甲舰”、“亚洲第一巨舰”,是亚洲国家海军拥有的第一艘一等铁甲舰,也是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海军的旗舰,它见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就在这艘战舰上指挥战斗。

全舰分为上下五层,其中甲板上三层为武器装备,舱内两层为历史展厅。在军舰的内部,能看到当年海军官兵居住、工作的场所——还有西式军官餐厅、中式厨房、军医院以及军官生活区域等为游客一一再现,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一个多世纪前北洋海军官兵的真实生活——

李鸿章委托船政首届留学生华监督李凤苞在欧洲办理订造铁甲舰事宜,初期意在向传统海军强国英国订造,但因英方要价过高且态度冷淡,李鸿章最后决定与新兴的欧洲强国德国订造。1880年,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与德国伏尔铿造船公司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进行商讨,决定参照德国海军的“萨克森”级铁甲舰来设计中国铁甲舰。

“定远”舰于1881年3月31日在德国伏尔铿公司的第100号船台上开工建造,工厂临时代号“Ti 1 T”ieh Chien(第一铁甲),8月22日被李鸿章正式命名为“定远”。为了保证建造质量,李鸿章调派海军军官刘步蟾、工程师魏瀚等驻厂监造。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顺利下水。在“定远”之后,中国又订造了和“定远”同型号的“镇远”舰,在1882年下水,二舰统称“定远”级军舰。

“定远”和姊妹舰“镇远”完工后,因遭遇中法战争爆发而滞留德国无法交付,等到中法战争结束,于1885年7月3日从德国基尔港出发,由雇佣的德国海军人员驾驶回国,当年10月到达天津大沽,11月8日由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和津海关监督周馥接收,立刻成为北洋水师的主力。

“定远”舰具备坚实的防护和猛烈的火力。“定远”舰的防御采用新颖的铁甲堡式,由最厚达355毫米的钢铁复合装甲在军舰中部环绕出一个坚实的堡垒,蒸汽机、锅炉、弹药库、主炮台转动装置都被遮护在其中。“定远”的武器采取多层次集体复合布置,中远程火力由4门305毫米口径巨炮以及2门150毫米副炮构成,近程作战手段由哈乞开斯机关炮、鱼雷、撞角等组成。

这就是定远舰主炮,4门由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1880式305毫米口径后膛钢箍套炮(复制品),身管长7625毫米,为25倍口径,来复线72条,长4364毫米,药膛1406毫米,单炮炮管重31.5吨,上炮架重6.15吨。每门炮备弹56发,用的弹药包括开花弹、实心弹。定远舰主炮放置在舰中部的2座露炮台内,露炮台上安装了类似炮塔的穹盖式炮罩,采用的是右前左后的对角线布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发扬火力。

 

您觉得北洋水师海军实力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宝贵看法,一起交流探讨。

0 阅读:12